丁利娜 寻找都城起点

2023-04-29 00:44:03
北京 2023年10期
关键词:考古学城墙考古

人物简介

北京文化守护人丁利娜,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金中都考古项目负责人,从事北京地区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主持过北京延庆西屯墓地、金中都城墙遗址等重要考古发掘项目。她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在《文物》《考古与文物》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 0余篇,专著《北京考古史·金代卷》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偶然的缘分

2019年8月,丁利娜和考古队员们正式走进金中都城墙遗址考古工地。之后的两年中,他们首次发现了城墙、马面、护城河、顺城街道路等外城城墙体系,实证了金中都城的建置沿革,一度引发关注,为北京“何以为都”找到了更多考古学实证。

丁利娜是河南洛阳人,高考那年,她被吉林大学录取,并被调剂到考古专业学习。“第一年的时候,班里同学都懵懵懂懂,甚至想换专业,大三时,学校安排下工地实习,大家的心开始沉了下来。直到毕业,班里也没有同学转专业,大部分人毕业后都在从事考古相关工作。”

此后,循着兴趣,丁利娜又读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考古学硕士、博士,并进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工作。丁利娜回忆,2008年她刚到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时,院里正好在做金代的课题。“辽金元时期是北京考古研究的一个特色,辽金元墓葬的研究相对较多,而金中都很少有人做,于是我就选了相对空白的领域来找突破口。”后来,这也成为她博士论文的选题。2019年,金中都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再次启动时,院里把任务交给了丁利娜。

“当时还是比较激动的,终于可以亲手去挖金中都了,但也很紧张,想着尽量不要留遗憾,把主要遗迹完整揭露出来。”丁利娜说。

城墙现世

上世纪40年代至今,金中都遗址经过了多次考古勘探和发掘,然而,确定城市位置的最重要依据—城墙,从未被考古正式揭露。“870年前的金中都,城墙到底长什么样,夯层有多厚,谁也没有真正见过,这次就一下子清楚地揭露了出来。”

金中都城墙遗址现存南城墙万泉寺、凤凰嘴和西城墙高楼村三处地上遗迹。“由于之前保护条件有限,作为土遗址的城墙遗址被雨水冲刷,流失严重,变得越来越小。”丁利娜说。

契机出现在2019年。“当时,丰台区要对金中都城墙遗址进行加固、再保护,于是报请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做出批示—先进行‘考古。”令她惊喜的是,正式进场发掘后不久,队员们在清理渣土时,就发现了大大小小的夯窝。随着清理,出现夯窝的面积越来越大,十分壮观,她瞬间激动起来。“城墙夯完后会留下一层层的夯窝,看见夯窝,就意味着城墙找到了。”

这次发掘,丁利娜和队员们基本厘清了金中都外城城墙的保存状况、形制结构,及其与城外护城河、城内道路的关系,首次正式确认了护城河、城墙的宽度及营建方式。

此次发掘出叠压在南城墙下的唐代墓葬、辽代墓葬,也为金中都城在唐幽州、辽南京城基础上改、扩建的史实,提供了直接的考古学证据。

风雨无阻的考古

在往返考古工地的日子里,丁利娜每天开车经过西二环,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北京建都纪念阙”。那是在金中都核心宫殿大安殿基址上设立的北京建都的标志。

今年是北京建都暨金中都建都870周年,能亲自参与金中都考古工作,对丁利娜来说是莫大的荣幸,与金中都的默默对话总能让她不自觉地涌起神圣的使命感。她说,用心呵护金中都是心中最坚定的考古梦想。

这几年,公众考古发展迅速,为配合相关考古工作的宣传,丁利娜开始在公众面前露面,有时会举办一些讲座、参与直播等。但她坦言,自己对这些事情还不太适应。“考古发掘、科研需要沉下来,但我又觉得有责任、有义务让公众知道你在做什么,也让大家及时了解金中都考古的新收获。”

未来,在西二环菜户营桥与西三环丽泽桥之间,将建设占地约15公顷的金中都城遗址公园。该公园以金中都城墙遗址发掘区为核心,将成为彰显历史、融入自然的主题城市公园。“L形的公园走向正是金中都外城的西南拐角区域,对金中都来说特别重要,将来如果能预留一定的考古空间会更好。”她说。

文/展圣洁 摄影/浦峰 燕雨生

猜你喜欢
考古学城墙考古
“何以广州”的考古学观察
广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1:32
十大考古发现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52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46
认知与传承:东西方考古学理论差异比较——以新考古学为例
三星堆考古解谜
辽代圹墓的考古学初步观察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残破的城墙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
华人时刊(2016年19期)2016-04-05 07:56:04
考古学是知识创新的科学
大众考古(2014年8期)2014-06-21 07: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