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兴来参加《天津文学》组织的改稿会。我这次授课的题目是“基层作家创作的优势和劣势”。我主要讲这样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基层作家”,想分析一下基层作家是怎么来的;第二个问题是“基层作家的优势”;第三点谈一谈“基层作家的劣势”;第四部分就要谈一谈应该怎么来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长处,然后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
下面我们就来谈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基层作家或者是何为基层作家?基层作家这种说法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但是它具体指的是什么?可能大家还不是很清楚,就是说我们基层作家是相对于什么来说的呢?也没有高层作家,也没有中层作家,也没有顶层作家。那么,为什么有基层作家这样一个称呼?基层作家的叫法应该是中国作家协会成立以后才有的这样一个称谓,它应该是借鉴了我们国家机关组织的语言,我们有基层工作经验、基层队伍这样的说法,但是“基层作家”的含义是很丰富的。
我觉得至少有这么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基层”是相对于作协体制来说的,就是说我们有省作协的会员,有市、区、县作协的会员是吧?市、区、县相对于省作协的会员便是基层作家,这是一个层面。另外一个层面就是我们以前有专业作家的体制,现在虽然专业作家是越来越少了,但是还保留了这种称谓。第三个层面,是对作家的受教育程度来说的,比如说,相对于基层作家还可以有知识分子作家、学院作家等,所以简单的这样一个词,它其实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含义。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作家协会的这种体制,它其实是有助于或者是想要更好地发挥文学的作用才发展起来的。比如说,新中国成立前的识字率全国都不超过20%,翻一翻教育史的资料,就能看到我们新中国成立前文盲率占全国人口的80%。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家想想,别说成为作家,就是能够成为一个简单识字的人,在一般的老百姓里面都很少见。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教育,成立夜校、冬学,让老百姓识字,使得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更多的人可以识文断字,其中有的人后来就拿起笔来写自己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作家协会这种基层作家体制的建立,是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的,也有利于我们整个国家的人文素质的提高。这是关于基层作家的一个简单的界定。
另外,我觉得基层作家和非基层作家是相对而言的。刚才我也谈到,比如说,相对于省里的作家,我们县里的作家,他可能就是基层作家;相对于县里的作家,我们村里的作家可能就是基层作家了。基层作家虽然是一个称谓,但面对不同对象的时候,它包含的意思也不相同。
基层作家和非基层作家都能写出好的作品。虽然大家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所在的写作环境不一样,但是都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曹雪芹曾经是贵族,所以在《红楼梦》中他所描写的生活是一般老百姓没有经历过的。书中所描写的做一个菜就用多少种材料;穿的衣服,王熙凤是什么样的衣服,林黛玉是什么样的衣服,一般老百姓没有这种经验,没有这种观察,就写不出来的。只有经历过贵族生活,才能够把这种特别的生活细节写得真实、细致的。大家都知道普鲁斯特的经典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也是一个法国的贵族,他写的那些贵族生活的细节,也不是我们一般老百姓所能接触到的,他有了这样的生活经验才能转化成文学作品、艺术作品。
出身于社会底层的作家,也有可能写出来好的作品。最有名的例子是高尔基,大家都知道高尔基小时候流浪,过着比较贫苦的生活,但他后来也成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在我们国家,左翼时期、延安时期就提倡文艺的“大众化”,新中国成立后更注重从穷苦百姓中发现文学人才,像浩然、高玉宝等都是,高玉宝从不识字到在部队里接受教育,后来成长为作家。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我觉得不论是基层作家或者是非基层作家,都能够写出来好的作品。
基层作家的作品可能更具有普遍性。无论是《红楼梦》或者是《追忆似水年华》,它都是写的少数人经历的生活。我们能够欣赏,但它其实很难唤起我们内心的那种感同身受。当然因为他们写得比较好,我们会向往那样的生活,但你仔细地去感受的话,那样的生活离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确实还是有很远的距离。
我最近又重新读了一遍《红楼梦》,看到了很多以前我没有发现的问题,比如说,里边有“主”与“仆”的关系,里边涉及“妻”与“妾”的关系,也涉及“嫡”与“庶”的关系,这些关系处理的都是当代社会已经不存在的关系了,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讲究人人平等、男女平等之后就消除了这样的社会关系。但是我们现在重新去看,就可以发现在这些作品里边有这些关系、这种不平等的机制。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更认同小说的主人公宝玉、黛玉,我们习惯于从主人公的角度去看小说中的世界,但如果联系到实际生活,我们大多数人处在那样一个世界,可能只是一个仆人的角色、一个被压迫者的角色,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贾宝玉或是贾政、贾母那种统治阶层的人物,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可能就是焦大的生活、刘姥姥的生活,或是那些伺候少爷、小姐的丫鬟的生活,但为什么我们读小说的时候更认同小说中的主人公呢?是因为主人公更多地代入了我们读者的视角,并且作者主要从主人公的角度去写,这就有效地同化了我们认知世界的经验和情感,所以我们读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更认同小说中的主角,而不是我们称为仆人、丫鬟之类的角色。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才能更多地唤起我们普通人的情感和思想上的认同、认知,关键是作者有没有很好地把这些东西写出来。比如说,《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作品,就能够把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写出来,小说中虽然也有省长、县长、村主任等等这样的人物塑造,但是作者是从普通老百姓孙少平、孙少安的视角去写这个“平凡的世界”的,所以它带给我们的是更广泛的对普通人生活的认知。
下面我谈一谈基层作家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对于在基层从事写作的人来说,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然后才能更好地发挥我们的长处。
第一点,基层作家的优势就是“有生活”,有具体的生活经验。我们现在经常会听到有一个说法叫深入生活,作家为什么要深入生活?因为一个作家、一个专门从事写作的人,除了表现自己所能接触的生活之外,他还需要去了解别人的生活,还要了解时代的整体的生活。所以,对一个专业的作家来说,深入生活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去深入了解别人的生活,观察和记录时代的变化。而对于我们生活在基层的作家来说,将每日身边接触的记录下来就是我们生活、这个地方的经验及其变化。对于基层作家来说,这是最有优势的一个地方,能够把自己的生活直接转化成文学作品。基层作家的生活与那些专门去深入生活的人不一样,基层作家对生活本身有直接的感知,有情感上的体验,也有对生活内部那些皱褶和肌理不为外人所知的独特感受,这是专门去体验生活的作家所不具备的。我们的作家如果能把这一点充分地写出来,就会是一个好的作品。这是我说的第一点,就是我们相对于专业作家来说的“有生活”。
第二点,基层作家有根基。什么叫“有根基”?大家都知道,沈从文有他的写作的根据地“湘西”;鲁迅笔下是他的故乡绍兴;新时期以后的作家,莫言集中写他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写他的商州,这些作家是真正能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转化成文艺作品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创作根据地,基层作家也是有自己的根据地的,是作家自己生活创作的这样一个环境,要把它充分地转化成自己创作的根据地,当然这也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但我们有这样一个生活的根据地,就有转化的可能。
大家可以仔细地想一想,鲁迅小说里面写的也不过就是他所在的生活年代中故乡绍兴的那几个人——祥林嫂、孔乙己、阿Q,在鲁迅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他就凭借自己思想的穿透力与艺术的表现手法,把这样的人转化成了艺术人物,转化成一种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的“人物”。这些人物当然都是经典的艺术人物典型,但是如果还原到鲁迅创作的年代,其实就是鲁迅发现了这样一些人物,然后用他的创作方式进行了人物的塑造。创作的过程很复杂,鲁迅曾说过“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不是说在生活中就有一个孔乙己就写一个孔乙己,孔乙己这个人物身上是有很多人的影子,鲁迅就把这些人物特征综合成这样一个人物。大家在生活中平常也会接触很多人,接触的人与已经被写出来的那些典型的艺术人物不一样,怎么能够把这些人物转化成艺术人物?这是我们需要在丰富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思考的。所以,我们有一个生活的创作根据地,可以使它实现艺术上的转化,我觉得这是基层作家的一个长处。
另外一个长处,也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点优势,是我们“有传承”,什么叫“有传承”?就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地方,可能祖辈、父辈都生活在这个地方,可能我们的子女也生活在这个地方,你对这个地方有感情。现在这个时代的变化这么快,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往往日常的生活经验会特别丰富,生活变化也会特别快、特别剧烈,但是拥有这样一个自己生活和创作的根据地,就可以在这样一个地方观察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变化。举一个例子,大约10年前我们才用上智能手机,大家可能都看过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手机》,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电影里面用的还是翻盖手机,那是2013年的一个电影,当时流行的手机就是那样的手机,还没有智能手机。再往前,我们的移动电话还没有普及,那时候安装电话还需要有月租费以及这种那种比较复杂的手续。再往前的20世纪90年代甚至80年代的时候,我们没有电话或者手机,所以这种简单的我们常用的一个工具,它的变化其实也跟时代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如果你生活在城市里,这些变化往往会被淹没。如果在我们自己相对熟悉的生活领域里边,可以根据这个时代的一些小的生活细节的变化,看出哪些经验有变化、有传承,我觉得这是特别值得我们观察和思考的一个角度。
第四点,就是我们“有文化”。这种文化可能是地方文化,可能是民俗文化,它不是城市里的文化,或者说不是“现代化”的这种文化。我是山东人,山东有“齐鲁文化”,河北有“燕赵文化”等等。以前我总是觉得,对于中心城市来说,我们那个地方可能是落后、偏僻、闭塞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这个地方它是有文化的,但它不是现在的主流的“城市化的”文化,而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可能浸润在我们的性格、气质里边的地方文化。地方文化以前可能会被贬低,提到某些传统文化往往会觉得落后,现在提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换一个视角来看,城市文化真就比地方文化高级吗?我觉得也未必。尤其从创作的角度来说,这些地方性的文化,跟地域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也是跟生活在这个地域上的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们的创作能够把这些文化充分表现在自己的作品里,对创作势必是一个提升;对国家来说,各种地方文化也是对整体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不是只有主流的城市文化,也有来自各个地方的、带有自己特点的、体现不同地方待人处事风格的文化。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老舍是京味儿文学,他的风格确实有着自己老北京的风俗特点,“京味儿”作家还有邓友梅等等;在天津,有冯骥才、林希等“津味儿”作家。但无论是“京味儿”还是“津味儿”,若仅仅是外在的一个层面,也就是作品的语言特点展现地方特色是不够的,如果能够充分地把地方的性格、气质、跟别的地方不一样的风俗特点凸显出来,像上面提到的几位作家一样,这才是展现一个作家最核心能力的地方。
“有生活”“有根基”“有传承”“有文化”,我觉得这是基层作家所具有的长处和优势。接下来再说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基层作家可能存在哪些劣势,我们要客观地看待,思考现在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我认为第一个方面是信息和敏感性。基层作家处在基层,离文学艺术的中心比较远,对文学界发展的最新信息掌握得不够及时,所以它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20世纪80年代曾流行的“寻根文学”,如果是地方的基层作家,他可能就掌握不到这个信息,就不能够很敏感地判断文学界正在怎样的一个文学发展潮流里边,就会落后于这个时代文学发展的潮流。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如作家王安忆当年在鲁迅文学院上学,那是80年代中期,跟她同时学习的很多是参加过革命工作、有着丰富经验与阅历的老一辈作家,他们的视野、生活的经历、经验都特别丰富。虽然王安忆当时还是一个很年轻的作家,刚开始写作,但是相比较其他有着丰富生活经历的作家,她能够更及时地把握文艺创作的总体潮流,所以很多人虽然经验积累优于她,也未必可以很好地将这些经验转化成文艺作品。像王安忆这种当时比较年轻的作家,能够及时地跟上、判断出时代文艺发展的趋向潮流,所以能够不断地创作出优秀作品。她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的每一个潮流里边都不是特别突出,比如说她也参与过“寻根文学”,也写过“先锋小说”,但是她总是在这个潮流里边,她不是最先开始的,却能够创造出特别重要的作品,所以王安忆后来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有成就的一位作家。所以,我希望大家要对文艺发展的整体潮流要有敏感性,要分析出或者说要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基层作家处于相对于中心来说是边缘的这种位置,如果能够掌握文艺最新变化的风向,就能让自己处于一个有利的创作环境。
第二个方面是见识。虽然基层作家对文学有一些自己的理解,但还要看是不是真正地有见识。我觉得这与前面一个问题是相关的。如果不能掌握文艺界变化的信息潮流和总体的变化,包括自己对各种问题的深入思考,就不会有比较深刻的见识,或者说你的见识只能是通常的主流的见识。我们怎么增长见识呢?一方面,像刚才提到的要具有那种关注文学动向与潮流的敏感性和能力;另外一方面,需要多读一些书,多读一些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还有一些经典的理论著作,我觉得这种相互结合,才能够真正地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识,这种见识能够让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会让你看得比别人更深、更远、更独特。
第三个方面就是艺术修养。虽然我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在艺术修养方面,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可能相对专业人士还是缺乏的。再举一个《红楼梦》中的例子,《红楼梦》它不只是文字好,书中也涉及绘画、诗歌、美食甚至园林知识,可以见得作家所掌握的知识,他的修养会有多高。他不只是一个领域的专家,而是各个领域的专家。《红楼梦》书中不只有诗、词、灯谜还有诔文,涉及各种文体,作者都很娴熟。所以,对于作家来说,尤其是没有专门受过文学创作专业训练的作家来说,需要在不同的方面去提高艺术修养,不管是基层作家还是专业作家,都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把对文学、艺术的理解不断地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这是我们一辈子都需要坚持学习和完善的过程。
最后一个方面是创作的技巧。技巧是很重要的,怎么来写故事,怎么来写对话,怎么来写环境,这都是需要作者去不断训练、不断提高的。这个技巧是没有别人的现成经验完全可以帮到自己的,只能自己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学习,才能让自己的创作技巧更加精湛。我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个学习的方法。大家可以在读经典作品的时候,停下来想一想,比如,读《白鹿原》时要停下来思考一下第一章写的是什么,《白鹿原》的故事基本上是一章以一个人物为中心的,作者还要整体性地把握人物的变化和转折。第一章写白嘉轩,作者是怎么写的?白嘉轩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出场的?又是怎么完成人物性格塑造的?这是应该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思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经典作品,我们可以试着拆解这些自己喜欢的经典作品,拆解后看看作者使用了怎样的写法。比如,我们可以把《红楼梦》所有关于贾琏的部分串联起来,因为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基本是分散在不同的章节里边的,贾琏的部分、贾政的部分、贾雨村的部分等等都可以来作分析,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处事方式,他们的命运走向,以及作者如何体现。我们需要不断地把一些经典作品拆解开来,然后再用自己的方式看能不能够把这些散落的情节重新组合起来的,思考作者用什么样的方式把它组合起来的。拆解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学习方法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有效的方式。这就是我说的第三个问题,基层作家可能存在哪些劣势。
现在我来说最后一个问题,如何取长补短。我们前面分析了基层作家的四个优势、四个劣势,对于每个作家来说,可能具体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当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充分发挥长处,扬长避短,因为文学说到底是个人的事业,我们要把最独特的这种生命经验书写下来。每个人的生命经验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人生、生活经验、生命体验都不相同,对艺术的敏感点也都不一样。在如此丰富复杂的时代,我们要把自己真正最独特、最珍贵的经验充分表达出来。比如我是从山东农村到北京的,我小的时候家里困难,能吃上饭,但还是吃不饱,从吃不饱到能够吃饱,从吃饱到能够吃好,然后又到上大学,充分经历了这种飞速发展的大时代。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很少有的一般老百姓也能够吃饱饭的时代,即使是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很多的普通老百姓也吃不饱饭。我们应该在自己的体验中写出时代的经验。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这个时代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进而向信息文明转化的一个特殊时代。我们读西方文学,读19世纪作家的作品,就能够发现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时,会产生很多社会现象和问题,比如像狄更斯、哈代、劳伦斯等作家的笔下都呈现了这样的社会现实。中国现在是处于三种不同的文明体系相互交织错杂的阶段,就人类文明的经验来说,或许还真的没有过这样的阶段。我们如果可以充分地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写出来,把这个时代的矛盾、问题相互冲撞的那些瞬间写出来,在这个年代是有可能出现新的经典、新的大作家的。所以,我也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能够把这个时代真正需要表达的东西充分地展现出来。
李云雷,1976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小说选刊》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著有评论集《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重申“新文学”的理想》《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等;著有小说集《父亲与果园》《再见,牛魔王》《到姐姐家去》《沉默的人》等。曾获2008年“年度青年批评家奖”、“十月文学奖”、《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论文奖、冯牧文学奖、茅盾新人奖、鲁迅文学奖理论批评提名奖等。
责任编辑: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