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济强
小学科学是一门非常注重实验的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小学科学中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动手操作、实验论证与分析,并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中有许多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带有“魔力”的趣味实验才更能够吸引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有趣味性的实验,才能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印象更深刻,掌握才更牢固。
小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未知事物抱有强烈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喜欢探索未知事物与知识的天性,增强科学实验内容与形式的趣味性与神奇性,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趣味实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小学对于趣味化学实验的研究有所欠缺,设计合理的趣味化学实验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使化学实验更具魅力,从而受到学生的青睐。
化学趣味实验,实际上就是以魔法般神奇的变化来吸引学生。最近几年国内开始举行各种实验活动,如“争当小实验家”,学生们可以自已动手做一些化学小实验,在充满乐趣和神奇的化学实验世界中体验化学知识的无穷奥妙。
但是,化学实验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有些经典化学基于物理、数学,起点较高,不适合小学生;化学药品大多有腐蚀性,危险性较高,小学生不能自主使用,需要加强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化学实验需要仪器较多,且多为玻璃器皿,使用规范性要求较高;一些从事科学教学的教师虽然依据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但只是简单地演示,不能充分体现实验的趣味和教育价值。
小学科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升他们的动手探究能力。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亲自体验探究学习活动的过程,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效果,提升小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教师在开展课堂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小实验,使学生在动手探究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小学趣味化学实验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师借助趣味化学实验形式开展科学教育教学,让学生们通过实验活动学习如何去观察、询问、实验、归纳、分析,使他们获得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活动,了解到探究过程中认真细心、耐心与准确性的重要性,同时体会到化学这门科学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逐渐培养了热爱生活、热爱化学的意识。
小学科学教师要注意有效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课内知识,有效促进小学生科学生活态度和能力的形成。鉴于许多趣味小实验内容都源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可以通过演示与操作这些趣味小实验深化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科学知识的效果。
通过情境化的描述和问题把实验活动归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并使其产生重要的影响。若教师只是单纯地做一个演示实验,即使实验非常生动有趣,小学生也不会体会到实验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对实验进行改造,用故事、新闻、生活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融入到整个探究过程中。在实验结束后,再通过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积极思考,用实验中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切身体验实验带来的乐趣和神奇,维持他们的兴趣点,是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取材生活化是趣味化学实验应用于科学教育的可行性保障,不但可使学生更有兴趣,让他们在实验中感到探究知识的乐趣,更利于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自主探索和发现。
趣味实验教学可促进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将趣味实验引入和应用于小学科学课中,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升动手探究能力和形成科学的生活态度,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教学效果。趣味化学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通过趣味化学实验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使化学知识学习更精彩,从而更受学生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