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
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师既要重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又要将家国情怀课程资源进行深挖,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民族自信心得到滋养。教师要力求从科学化、多元化等方面,推动家国情怀理念的教学实践。
一、家国情怀的教学理念,要从生活里来又走进生活
家国情怀的教育理念,要以生活为基础展开,最终也要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思想中去,这才是对家国情理念教育实践的真正落地,同时,也是对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深层次拓展。以生活为基准展开的应用实践,是对高中学生历史观教学的有力抓手。所以,教师在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实践时,要善于结合学生们的感受,来提升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当代中国的外交》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我国古代的朝贡外交,到近代屈辱外交,以及当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介绍,纵向梳理我国的外交政策,以及我国外交方面的变化,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了解。让高中生能够感受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体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外交政治也呈现出了巨大变化,给我国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空间和显著成就。随着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增多,国际合作与交流也在增加,由于中国国际地位日益突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强烈,使家国情怀理念的教育润物细无声。
二、把握家国情怀情感,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来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文素养,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团结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将家国情怀根植于学生的内心。家国情怀不是一句口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里,自身要投入真挚的感情,才能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要力求为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更深入的理解,搭建良好的平台。
比如,在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时,教师要投入自己的感情和体会,为学生讲解中国特色社会道路一路走来的艰辛,感悟作为中国人坚韧不拔和勇往直前的品格。就是这样一种不畏艰难精神,才让多灾多难的中国不断发展壮大。未来的中国,需要新一代秉承老一辈的足迹和优秀品质,继续开辟新的天地。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教学理念的研究与实践,对于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历史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和知识的讲述,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和优化。以丰富教学的资源,为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养以及民族自豪感的形成助力,让教育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