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蓬蒿人
在古代,能谋求公职的人员毕竟属于少数,不过,古人倒也不用太为找工作发愁。历史上的很多工作都是父子相承。一般来说,古人家里祖辈干什么,自己也能干什么。
明代的户籍划分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明初,朝廷将户口划分为民户、军户以及匠户。
民户,除了为政府提供田赋、力役,被视为根本的农民以外,也包括业儒的士子或行医的医户这类城市居民。
明代的军户,除了充任卫所为明帝国戍边服役的军人外,皇帝的侍卫、地方巡察等武装人员,以及大名鼎鼎的锦衣卫同样隶属军籍。对明代隶属军籍的民众来讲,相比民户,在职业的选择上就多了一些限制。
军籍子弟当有一丁继承军职,充任在卫军士,也就是卫所正军,除了他之外,这户军籍人家中的其他男性被叫作“余丁”或者“军余”,选择其他职业或者参加科举不受限,明代有很多高官便是军籍出身。卫所将官的嫡长子弟则被叫作“应袭舍人”,被视为武职的世袭者。
《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一记载:“武职应袭支庶,在卫所亦称舍人,仅供台使监司差遣。既猥贱不足齿,而公侯伯子弟称勋卫者,为带刀散骑舍人,其秩八品,在试百户之下,而出外则皆僭系金带、衣麟蟒,体貌甚盛。”
虽然有应袭制度,但并不代表将官的子嗣可以轻易继承父亲的军职。想要继承职位,首先要经过明朝廷组织的特殊考试。早在洪武年间就有规定,“凡袭替官舍,以骑射试之”,如果“初试不中,袭职署事,食半俸”。不过,在第二年,第一次没合格的应袭舍人们还要再参加一次考试,考中者即袭父职,如果还没有考中,那就只能被充军处理了。
至于匠户,则是被官府组编的民间手工业者,以及长期在政府下属机构从事的铁匠、裁缝、厨子、马夫等。
在当时,政府对于匠籍人员的管理也有类似于军籍的规定,虽然昔日的“匠不离局、匠役永充”现象仍然存在,却不是被编入匠籍的工匠及家属世代不得脱籍,只是要求家中必须有人习匠。继承家中工匠手艺者,自然不发愁工作问题,而余丁也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
明初对匠户规定,入匠籍者一丁服役,可免家中二丁之役,可以通过科举除籍入仕。而到了明晚期,即便是服役的匠丁,也可以银代役,此时的匠户制度已经名存实亡。直到清中叶以后,匠籍被彻底废止。
古代人口流动性小,信息传播闭塞,职业的选择范围比起现代人要窄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要么继承家里的行当,延续着祖辈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要么一头挤进科举之路,终其一生以暮登天子堂为目标,达则走上仕宦之路,穷也可以教书业儒为生,不至于穷困潦倒。
而无论从事哪一行当,古人对文化都有着敬畏之心,这种敬畏并不仅仅是对四书五经的推崇,而是千年来不同行业里涵盖的万千知识,各行各业的“祖师爷”也因此备受行业后继者的尊崇。这种令人尊重的特质,也随着时光流转、岁月变迁烙入了民族的血脉中,不断引领着我们向前。
正是“士欲宣其義,必先读其书”。
(摘编自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年出版《古人这样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