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强化办法

2023-04-29 14:06贾晓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1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贾晓

摘要:民营企业作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优化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已成为社会各界积极讨论与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以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为研究视角,对其内部控制优化原则进行了分析,提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强化的建议:在加强企业管理者培训,全面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及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并设立科学的控制活动,建立高效、统一的企业信息系统,畅通沟通渠道,同时在企业中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以此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全面革新及优化。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优化

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下,我国社会市场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中,民营企业逐步进入市场,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经营阶段,具有私人投资、经营、投资及承担经营风险的明显特征,在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如何保证自身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及财务规范的保障措施,通过建立健全、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提升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同时,可有效识别企业市场运营中存在的风险,以此促进企业发展。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优化原则

从本质来看,民营企业较国有企业而言,产权较为单一、清晰,生产经营决策与调节也比较快速,政府直接介入程度较低,通常是按市场需要进行生产经营,具有较强的市场弹性。通常情况下,民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同时,民营企业具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及激励能力,可充分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及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对此,财务管理过程中优化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应结合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管理需求、内部控制要求、处理方式等制定内控体系。同时,在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中,应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成本效益原则。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应衡量执行费用及期望利益,以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民营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影响范围广的活动。至于部分局限于范围内的控制要点,只需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就可以,无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控制。

第二,适应性原则。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应与民营企业的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风险程度等密切相关,并适时进行调整。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及要素并非一成不变,应符合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此外,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在不同阶段的控制措施及方法也存在差异,如企业内部控制中,要根据民营企业的规模、市场等变化,确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及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改变,如恒定内部控制制度,势必会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枷锁。所以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市场环境及业务范围改变,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也要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如民营企业内控制度能适应民营企业的发展,那么它就会对民营企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则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制衡性原则。在设计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时,应对涉及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深入分析,而控制措施过程、机制及氛围应与所处环境相匹配,并针对不同的控制方式,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如项目招标、审查、签订合同、审计、验收、财务付款、审批、付款等,应由多部门、多人负责,各部门之间应互相监督,防止舞弊。

第四,全面性原则。现代化财务会计理论提出,加强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融合,以财务思维对企业的运营及市场战略进行分析,通过内部控制的方法识别企业运营与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风险,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民营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目标,需要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并自觉维护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二、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强化内部控制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企业管理者培训,全面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

全面加强企业管理者培训、切实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强化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提升员工素质,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并在制定经营目标、核算机制设置、经营活动等过程中,都要依赖特定员工,如民营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较高,哪怕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企业员工也会积极调整,以免出现损失。与之相反,民营企业员工的总体素质相对较差,完善的规章制度也很难对其进行规范。对此,如何从整体上提升员工素质,已成为民营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阶段,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通过提升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及法律法规意识,使控制者及受控者的主动性及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是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以民营企业资产为主体,为避免被挤占、挪用、贪污,应要做好以下七点:一是严格控制与实物资产接触,界定相关权限,避免资产流失。二是对资产进行经常性的盘点,确保与账目相符。三是要建立、组织计划控制机制,使各个组织职能及职权都能被授权,每个经济活动都要尽可能地通过各个部门相互监督,经济活动不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四是强化预算控制机制,民营企业经济活动要由员工进行预算编制,报上级批准后才能实施,预算要反映出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职责。实施后,要将执行结果与原有预算进行对比,若出现重大偏差,要找出问题根源,并追究相关方责任。五是要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分工,即各部门、各岗位、各员工各有各的责任,互相制约。在每一项经济活动的整个流程中,都要有内在制约机制。也就是说,不能只由部门来解决,而要由两个或多个部门在相互协调及制约的基础上进行,尤其是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会计记录,保管、业务经办及业务审计、授权批准、监察等职能分开。六是要强化实际监管。在财务工作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资产进行实物盘点及资产清查,确保账目相符,真实地反映会计信息。因此,要建立规范的物权流转流程,以保证物权凭证的真实性及财产完整性,如增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分析及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日常经营工作由财务部及各业务部门共同完成。首先,要跟踪及分析应收账款,对目前的市场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其次,要对应收账款账龄进行定期分析,并及时回收。因民营企业应收账款在不同时期内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坏账也会越来越多。因此,财务部要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将应收账款账龄及比例提供给销售部及业务部,督促业务部收回拖欠账款。当然,在市场经济中,坏账损失是无法避免。所以在财务审慎原则下,应对坏账风险进行评估,并建立呆账准备金体系。如果出现坏账,则用提取坏账准备金弥补损失。最后实施滚动收付。通过应收账款的先后顺序,及时掌握顾客赊购商品销售情况及其财务资金情况,及时处理相关业务,减少对账工作量。七是建立高效、统一的企业信息系统,畅通沟通渠道。民营企业建立高效、统一的企业信息系统,畅通沟通渠道,可使民营企业财务活动与采购、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功能活动透明化。同时,要加强信息交流,交流的前提是渠道,这种渠道应该是机制,民营企业可以设立相关系统,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接收及反馈。

(三)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COSO理论指出,内部控制环境主要由员工诚信、职业道德、人员能力、管理理念与经营作风、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组织机构、权力划分、人力资源政策与实施等要素组成。内部控制环境对保障内部控制效率及实施规范具有促进意义。诚然,目前我国多数民营企业都没有真正建立环境氛围,究其根本,在于缺乏环境依据内部控制。对此,可通过如下措施予以完善:一是健全民营企业法人治理。民营企业要按照现代民营企业制度运作,特别是当前,要从观念上转变,健全民营企业治理,使民营企业的权力及责任更加清晰。股东、监事会、经理三个层面要互相制衡,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导致体制上的漏洞。二是民营企业董事会、管理人员及一般员工,应转变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认识。没有强大的领导,很难在组织中实施一些措施,这会对整个民营企业员工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其思想意识出现偏差。三是为解决目前我国员工素质低下的问题,在民营企业推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将民营企业战略目标与内部控制相融合,以此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民营企业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市场作用,选择有资质的金融人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对财务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及持续教育,使其能够不断地了解新会计准则、新审计准则及新法律法规;制定适合的财务工作计划,以保证其工作积极、主动。

(四)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民营企业运营与发展过程中,除了市场环境变化等外部因素外,内部产生的危险因素导致的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对此,企业如何在市场经营过程中识别潜在风险,并有效地规避、化解各类威胁,是确保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会偏离正常轨道、避免风险对民营企业发展造成损害的重要基础。对此,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通过梳理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规范的风险评估机制,以全面提高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具体如下:一是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全面的防御风险的观念。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民营企业缺少风险意识。对此,民营企业应综合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全面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将规避风险、识别风险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素。二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无论是被动承担的风险,还是人为创造的风险,民营企业都应努力避免。民营企业经营者在做经营决策时,应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并利用一些技术方法引导经营活动。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民营企业应建立各类财务指标,在发现危险后及时上报管理层。三是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监控是确保财务工作按照规范进行、发现及预防会计舞弊的关键工作。民营企业内部监督的范围将扩展至组织结构、管理制度、预算控制及各级管理人员的表现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内部控制可实现对民营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并增强外部的竞争能力。本文认为,民营企业首先要建立现代化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其次,强化内部控制对执行国家或民营企业政策具有保障作用;再次,强化内部控制,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及准确性;最后,在我国目前的内控制度建设中,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黄强.基于内部控制导向理论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9(18):112-113.

[2]高涛.小议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强化办法[J].中国市场,2019(27):151-152.

[3]郭晓丽.民营企业税务管理问题的探析[J].纳税,2019(18):6-7.

[4]刘芳,曹巍魏,边瑞.探析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强化办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1):215-216.

[5]宋文卫.探析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强化办法[J].经贸实践,2017(24):231.

[6]韩伟.新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华北金融,2016(7):48-50.

[7]郭朝嵘.浅谈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J].财经界,2013(35):219.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