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同步练习

2023-04-29 00:44:03李峰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民主

李峰

一、单项选择题

基础训练

1. 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主持党务和竞选工作。在1912年年底至1913年年初进行的国会大选中,国民党在参众两院均获得了相对多数席位,宋教仁准备以国民党党魁的身份出面组阁。宋教仁此举旨在()

A. 践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 贯彻孙中山训政思想

C. 组织各派反袁革命势力

D. 阻止袁世凯登基称帝

2.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1913年9月27日,他亲自拟定入党誓约,规定入党者须绝对服从其领导;甚至强调:“所以服从我,就是服从我所主张的革命,服从我的革命,自然就是服从我。”孙中山如此言行的首要目标是()

A. 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 结束南北对峙局面

C. 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D. 增强党内的凝聚力

3.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两人在国务院秘书长人选、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发生激烈争执,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史称“府院之争”。该状况的出现,源起于实施了()

A. 民主共和制 B. 三权分立制

C. 君主立宪制 D. 责任内阁制

4. 20世纪20年代,南方军阀热衷于打起“自治”旗号,如湖南督军谭延闿提出“湘人治湘”,四川督军熊克武号召“川人自主”,广东陈炯明则表示“粤人自治”。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 地方割据寻求法理依据

B. 北洋政府统治基本瓦解

C. 政治宣传推动全国统一

D. 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

5. 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民族企业信息表。这反映了民族企业()

A. 重视人才、发展教育

B. 内外挤压、经营困难

C. 关注民生、履行责任

D. 技术受限、轻重失调

6. 中国民族工业,在1912年到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 3亿元,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出现上述景象的有利条件是()

A. 南京国民政府推动

B. 无产阶级的人数剧增

C. 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D. 革命清除了列强势力

7. 1902年至1913年,全国共创办各种女性报刊50余种。这个时期的女性报刊其主流是以宣传女学和女权为宗旨,在当时中国产生了非凡的影响。这反映出()

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扩大

B. 大众传媒推动思想解放

C. 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普遍提升

D. 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共识

8. 史学界有人把新文化运动称作启蒙运动,并认为它和西方的启蒙运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形式上却相反。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相反”主要表现在()

A. 由资产阶级激进派领导

B. 是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反思

C. 以宣传民主科学为武器

D.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进阶训练

9. 北洋政府废除了中国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制,将除议员与军官以外的所有官员统称为文官。尽管文官仍有高等与普通之分,但从前从事具体行政事务的吏从此获得了文官的身份以及相应的地位、待遇与法律保障。这反映出当时()

A. 文官制的等级差别消失

B. 平等观念为多数人接受

C. 民主政治得到一定发展

D. 行政分工利于管理科学

10. 从1912年至1928年16年间的中国,国家元首换了12次,共有7人先后担任总统,每人每次平均在位不到16个月;内阁改组45次,有29人担任过政府总理,任期最长的为17个月,最短的仅有5天。这表明()

A. 民国初年政治民主色彩浓厚

B. 西方宪政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C. 北洋军阀混战影响政局稳定

D. 资产阶级政权更迭过于频繁

11. 20世纪初,中国商办银行相继出现,全国有15个省成立了商办铁路公司,纺织、采矿、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迅速。从社会发展进程看,它们对中国影响最深刻的是()

A. 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型

B.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民族经济发展进入繁荣阶段

D. 改变了中国经济附庸的地位

12. 傅斯年在《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中指出:“中国人如不真是革面洗心的改悔,将旧有的荒谬思想弃去,无论用古文或白话文,都说不出好东西来。就是改学了德文或世界语,也未尝不可以拿来做黑幕,讲忠孝节烈,发表他们的荒谬思想……所以我说,文学革命上,文学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却比第一步更为重要。”据此可知,傅斯年意在强调()

A. 倡导文学通俗性和国民性

B. 以思想改革助力国家革新

C. 反对风行一时的白话文学

D. 彻底摆脱封建旧文学束缚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社会的漫长发展历程中,由于封建等级制度以及传统礼教的压迫,女性在社会中处于底端。传统社会提倡的“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需要缠足、无受教育权、无参政权、无婚姻自主权,要“足不出户”,要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余瑶《〈中国女报〉对提升女性地位的呼吁及其社会影响》

材料二 1919年末《新青年》发表《本志宣言》宣称,“我们相信尊重女子的人格和权利,已经是现代社会生活进步的实际需要,并且希望他们个人自己对于社会责任有彻底的觉悟”。重塑妇女独立人格带来的不仅有空前的心灵觉醒和思想解放,而且直接推动着妇女在实践中反抗封建家庭和礼教的实际斗争,如剪发、争取教育平等、社交公开、赴法勤工俭学等一系列运动,这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妇女的意识觉醒和妇女解放的进程。

——摘编自刘红《新文化运动中的妇女解放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时中国妇女解放的出路。

猜你喜欢
新文化运动民主
楚怡学校与湖南新文化运动
新文科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美国的民主与尊严
立足教材知识,提升历史素养——近年高考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考点例说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探讨——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观察
好民主 坏民主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6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