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逊位诏书》

2023-04-29 00:44:03贲呈阳
关键词:清王朝疆域诏书

贲呈阳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清帝逊位诏书》颁布于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因宣统皇帝溥仪当时年仅六岁,无行为能力,故此诏书是在隆裕皇太后懿旨下拟成,清王朝267年国祚由此宣告终结。

诏书中言及,因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北各方势力也均倡导共和,清统治者认为共和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于是提出了:“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似是为了天下百姓的民心所向而宣布退位。不论如何,清统治者在内外压力的作用下,最终将“中华”交付于“公天下”意义上的天道与人心,宣布将国家体制改革为共和立宪国体。诏书对共和制的承认,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实现了政权间的和平交接。

隆裕皇太后希望袁世凯能在新旧鼎革之时,全权组建共和政府,使中华民国继承清王朝的完整疆域,避免分崩离析。合各民族领土为一中华民国,确认民国对于清帝统治权的完整继受,为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疆域提供了法理依据,在客观上发挥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对构建由多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意义重大。正如高全喜在《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中所坦言:“在此存亡危机之关头,清王室果敢地接受辛亥革命之事实,屈辱而光荣地退位,将一个偌大的帝国疆域,连同他们对清王室的忠诚、臣服,和平转让与中华民国,从而为现代中国的构建,为这个未来中国的领土疆域之完整和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诏书给予清帝退位以优厚的条件,体现了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承认袁世凯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袁世凯的篡权和复辟活动,给新生的中华民国留下了重大隐患。

总之,《清帝逊位诏书》这一实物史料,对于研究清末民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应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史料,不虚美,不隐恶。既要看到其以“和平统一”的方式结束了君主专制体制,维护“大一统”、建构“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也要认识其历史局限。

猜你喜欢
清王朝疆域诏书
拓展生活的疆域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2:42
大中国之中国疆域
汉文帝七年《朝仪》诏书研究
敦煌学辑刊(2018年1期)2018-07-09 05:46:42
农耕文明的科技历史呈现
青年时代(2017年35期)2018-01-09 19:33:30
清朝颁予杜尔伯特达赖汗之满蒙文承袭诏书(英文)
卫拉特研究(2017年0期)2017-12-07 00:35:12
试析辽朝的疆域观
西夏学(2017年1期)2017-10-24 05:32:28
韩雍换信救人
中国疆域内所见的丝绸之路(Ⅱ)
浅析张之洞与清朝的世代交替
两个历史落差的转换——清王朝的没落对当今中国发展道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