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芮玮
【摘要]20世纪的最初十年(1901-1911),是清王朝的最后十年。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期。内忧加外患交加,危机与生机并存。当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并存着三股重要的政治势力,他们各自设计了不同的政治方案;革命派主张民主革命,立宪派宣扬君主立宪,清政府推行新政改革。正是这三股势力的较量与消长才决定了近代中国政治的新走向。
【关键词】张之洞;清王朝;特点;改革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80-01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人。张氏一门虽非显宦贵族,但至高祖而下,四世为州县官,也可谓仕宦之家;又累世多有举人或贡生的科举功名,或可谓“家世以儒学显”。
张之洞一生中,为清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登上历史舞台时是翰林院以敢言著称而又不无迂呆气的请流派;几经历练成为影响力巨大的封疆大吏和推行自强新政的重镇。内政、外交、军事、经济、文教都在其视野之中。其成败得失一一刻上历史的纹理,在武汉、广州、南京等处,其政绩,遗泽至今历历在目。这宛如一部当时晚清王朝的侧影。
一、摆脱清流意识,参与东南互保
张之洞外交活动的最高成就就是作为主角之一参与东南互保,使由于中国义和团运动对外宣战使中国的半壁江山免受外来侵略者和国内暴民的蹂躏。
东南互保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东南各省的地方官员保证外商,外侨和外国传教士以及他们的企业、医院、教堂等安全,而各国领事馆则负责保护租界,并保证外国武力不入侵東南地区。这是当时的中央政府由于自己的举措乖张和极度反常,导致丧失统治的正当性和权威的特殊情况下,地方官员为保护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安全和列强达成的妥协。
东南互保是当时五位有远见和敢作敢为的地方大臣同心协力的结果。这五位大臣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山东巡抚袁世凯以及挂着太常寺少卿,督办铁路事物等职衔,掌握着铁路、钢铁、电报等众多企业的盛宣怀。在五位大臣的通力合作下,他们抵制了慈禧的乱命,制定东南互保,保护了半壁江山。
19世纪80年代以前的张之洞就曾是著名的清议派。直到1882年出任山西巡抚至升任两广总督之初,清流习气仍不时流露,在中法战争中不顾得失一味主战就是很好的例证。甲午战争后,经过十多年的磨练,他成长为有丰富经验的重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东南互保就是他几经历练摆脱清流意识的束缚后的重要成果。
二、戊戌维新中的表现和遭遇
史学界多数人有个共识:洋务运动和维新及新政的主要差别,在于有没有自觉的把制度改革作为重点。张之洞是清末改革的重要支持者。他在维新运动中也有贡献和失误。
戊戌维新运动中他以两个举措显示了自己的特性:
(一)他是强学会和《实务报》的有力支持者
强学会是1895年11月维新运动发轫时期开明士大夫的结社,翌年1月20日被封。尽管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它是近代中国图谋革新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实务报》则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主要舆论阵地。两者都得到张之洞的强有力支持。
(二)他提出的《劝学篇>成为有别于康有为主张的另一纲领
戊戌维新期间,张之洞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行动是,1898年4月戊戌维新高潮到来前夕写成《劝学篇》,并与同年7月25日通过其学生黄邵琪呈交给光绪皇帝。这个纲领以其稳健而又有所前进,在统治阶层中获得较高的认同度。包括慈禧在内都赞赏他,各方刊印不下200万册,并先后被英、法等国翻译出版。
《劝学篇》不但总结张之洞思想的重要文献,而且成了与康、梁激进维新思想有重大差别的改革纲领。
张之洞在《劝学篇>表达的观点,显示了它与康、梁的根本分歧在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
1.变法是当务之急,一切反对变革的论调都是错误的。
2.首先要了解外国和世界的基本情况,为此必须办报、翻译外国图书。
3.培养清朝的人才是当务之急,因此要大办学堂、改革科举。
4.妥善处理农、工、商三者关系。
5.大胆和善于利用外国资金。
三、张之洞政治改革及其影响
(一)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
为了挽救各族危亡,争取国家富强,从鸦片战争失败时起,先进的中国人便开始坚持不懈地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开始睁眼看世界,了解西方,继而以西方的富强为参考系,比照中国,提出维护民族独立,改革社会弊端,调和地主阶级顽固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把前辈的思想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一个口号,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二)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意义
1.“中体西用”思想起了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
2.“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促进了洋务维新运动的发展,对于中国向近代化国家转型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3.“中体西用”给人们思想以新的启示,即学习外国的东西,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
4.“中体西用”思想坚持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前提条件,同样带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张之洞的西学态度在不同的时期内存在差异,而内在的连贯性则是始终如一的。引发其西学态度产生变化的因素来自于当时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大背景的变化,而其内在的连贯性则体现在对西学认识扩大和内涵理解的深入。张之洞在始终强调“中学为体”的前提下,对西学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其“兴学育才”的观点为晚清的发展和中国迈向近代化的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2]张建安.张之洞传奇[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3]张之洞.劝学篇[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4]苑书义,秦进才.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M].中华书局,1999.
[5]袁伟时.晚清大变局[M].线装书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