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观小和小中见大

2023-04-29 12:59唐晓渡
万松浦 2023年4期
关键词:小中见大新诗诗学

刚刚偕几位朋友完成了一次“致敬之旅”。所致敬者,是偏居浙江临海、现年九十一岁的前辈洪迪老人;致敬理由是他于近七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在人文学术尤其是诗歌理论和批评领域的孜孜劳作和杰出贡献,又尤其是他历时四十年,殚精竭虑成就的皇皇巨著《诗学》。

称“巨著”不只是指其近六百页的体量, 更指其内部浩瀚思想空间的质量,指其对当代诗学的重大建设意义。在我看来,此著最显豁的特点,就在于根植并对称于诗的创造本性,直探现代诗学要义又反身包容传统诗学;其汲古纳今、吞吐中外,且发散且综合的运思方式,恰与其全覆盖式的系统性宏伟建构互为表里,彼此生成。由本体 / 主体论、语言论、功能论而批评论、传播论、接受论,由诗美结构而语言艺术而文体可能,作者既据其“大诗歌”“大继承”的理念以大观小,又举以精当的文本分析和个案研究小中见大;其意沉雄笃敬,其势恣睢踔厉, 其言清朗超迈,其旨貌远实近,其一以贯之者,则是融合了深湛的哲学思考与审美眼光的道/ 艺/ 技体用不分。在我的阅读视野中, 如此体大虑周、宏博精深的诗学著作,不但为新诗有史以来仅见,而且足与南朝刘勰之《文心雕龙》、清人叶燮之《原诗》,各擅其美,相映生辉。

讽刺的是,这样一部兼具拓展和集成之功,且独创精气弥漫,足令包括我在内的众多业内同仁引为“梦中之书”的专著,面世五年来虽不无识者,但总体而言,相较于诗歌界殊途同归的汹汹舆情,却几近毫无反响,连“死水微澜”都算不上,直让人感叹无地。当然,“书有书的命运”,包括忍受寂寞的命运;洪迪先生不会在意,我自也不会借此为他鸣冤叫屈,就像不会借此反做广告一样。无论遭际如何,《诗学》就在那里, 其自身的价值就在那里;高岳耸峙,富矿深藏,有谁会认为它们耐不住岁月的等待或磨洗呢?这里说到,无非是引为某种启示。所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那“光焰” 固然标示着其巨大的质量和成就,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其中蕴含的启示。

《诗学》构成启示的所在多多,其中荦荦大者,似恰可与我在第 1 期本栏目《主持人语》中所涉问题相互照映。在那篇文字中, 我从追问堪称“中华文明之母”的汉字“一” 何以横写入手,考辨其源起“无中生有”的审美创生原理;再围绕以此为磁心而形成、以共用韵母 i 为特征的一整个“词族”,通过对彼此关系的辨析,突显“诗”自获名之初即因与“一”存在元生关联,或更直接的血缘传承而获具的特殊地位;复据其与“一” 共享的“无往而不复”的内在演化逻辑,揭示其作为一以贯之的核心要素,在与传统中国社会—文化相互塑造的演变生成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所形成的独有表征,并以此“场效应”的整体支持,解释古典诗歌何以能达致其难以企及的辉煌成就。承蒙一位朋友看顾,读到后致电不吝褒赞,以为思路正大清奇,虽言前人之未言中多有臆测,却不乏说服力,令我深受鼓舞。不过,真正有意思的却是通话结束前的那一阵笑声。当时他正在隔空评说拙文中有关“诗”与“一”自我相关的观点,我却耐不住遽然打断,问他怎么看我在文末的尴尬场景中,为应新诗渡劫之策而不惜擅改老子一字,倡言“抱一而为天下试”的做法?他立刻回怼:“新诗尤其是当代先锋诗不是一直在试吗?问题是, 你说的那个‘一如今在哪里,又怎么抱?” 我叹了口气,幽幽道:“看来那个有关地平线的故事算是白讲了。”朋友愣了愣,随后两边同时爆发出一阵大笑。

肯定不止是两个人在笑。我分明听到, 那些自认从“自由”或“现代性”中免费获取了合法性的新诗人笑得最为欢畅——诚所谓“不笑不足以为道”也。

新诗,尤其是当代先锋诗确实一直在“试”。其实何止新诗,被称为“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各领域莫不如此;至于这是否表明“一”的阙失,则取决于怎么看。说五四标示着传统中国社会文化的“断裂”或许有点武断,但这并不妨碍据此由表及里, 对“一”的历史运程做两重观。表者谓“既成”,里者谓“待成”。前者其时在传统中华文明语境中已发育得极其充分,以至熟滥,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主流到亚种, 支持其作为单一形态存在的内部有机性、自洽且观念化、制度化的整体性,早已在近现代西方文明持续的“降维打击”下分崩离析, 破碎不堪;然而,以“生生不息”“无往而不复”的创生基因为底蕴的后者,却从危机降临的最初一刻起,就从苦难中认出了生机,而迎向全球化敞开的新的地平线:虽在以血与火为背景而急速切换、不断更新的历史场景中,在致力文明形态的持续跃迁和反身包容所引发的种种混乱、冲突和坎坷曲折中屡经方生方死的“薛定谔时刻”,但从未缺席,正如从未忘怀化身为孕育和催生未来的活力种子一样。在我看来,后者才是“试” 的主体;而只有着眼后者,才能理会新诗何以要不断重临其起点,进而回答“怎么抱” 的问题。

一个再天才的诗人也只能在被给定的历史条件下工作;一个对诗与文明运程的关联无多意识的诗人,技艺再精湛也将行之不远。这就是聂鲁达为什么会说“一个真正的诗人必具自己的世界观”的原因。诗人的世界观就是活在肉身具在中的“一”。尽管如今人们更多感受到且更乐于谈论的,是世界的“碎片化”,但对那些足够自觉的诗人来说,其世界观中碎片充塞却更像某种耻辱。

这不是说他更难以忍受一个碎片化的世界, 而是说,他更清楚所谓“碎片化”不过是危机叠加的产物(信仰的危机、价值观的危机、文明冲突的危机、信息泛滥的危机, 如此等等),而他的天性、他创造性劳动的职责所在,都要求他尽可能地穿透、消解形形色色的碎片,重建在碎片的尖叫声中倾向分裂再分裂的天 / 地 / 人 / 神之间的内在关联,并经此源自又复归沉默和不确定的审美言说,揭示人类存在及其文明演化在种种矛盾乃至悖谬中愈趋鲜明的整一性。不能以大观小者亦不能小中见大,这既是洪迪先生的《诗学》,也是本期推荐的两部诗作所蕴含的启示。

2023.6.18 初稿,6.27 删定

(唐晓渡,诗歌评论家,现居北京)

猜你喜欢
小中见大新诗诗学
背诗学写话
小中见大,下笔有神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
新诗画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论书法小品之美
浅谈中学生“小中见大”型作文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