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巧娣
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整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以支持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发展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这里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整体方案,以整体设计学习进程,构建高效课堂。
一、调整课堂教学活动结构,学习新知识阶段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和充分支持
实现“双减”目标,就要致力于减轻学生负担,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强化。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新知识环节时出现的时间不足、探索不充分、理解不到位的问题,避免通过课后和校外的反复练习、不断弥补课堂教学中学习投入不足、解决学习不透彻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已有知识出发不断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进行探索、参与知识建构,才能很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并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后面的巩固和深化都要建立在充分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给予充分的探索时间、探索机会,并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判断和提供适应性支持,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阶段能够充分学习。
二、优化作业设计,注重作业的巩固反馈与强化自主学习功能
“双减”背景下要保障教学效果和学生通过作业巩固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将作业与课堂上的学习统筹考虑,将二者统一到一个整体的、接续的学习进程之中。课堂学习重视学生的实际习得,作业更多发挥巩固和确认学习内容掌握状况的作用,而不再主要是为了补充课堂学习不足、解决掌握不到位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能充分参与知识体系建构,也可以从启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角度来设计作业,典型做法就是安排学生预习,比如提前阅读教材内容并主动提出问题,预先研究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等。如此,相应的课堂教学就有更多的时间支持师生互动和研讨,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开发基于自主学习的丰富课程,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
教学不仅仅要上学生学习教材和课程标准确定的知识内容,还要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去思考如何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使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校本课程和活动是常规教学的延伸、丰富和补充。在“双减”背景下,不能增加课程内容和学习任务,而是要因地制宜开发和实施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各类课程,包括各种选修课程。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课程实施要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开发基于自主学习的丰富课程,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