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学反思

2023-04-29 00:44田敏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3年24期
关键词:爱鸟灰雀列宁

田敏

《礼记·学记》中有“教学相长”的精要论述,相信老师们一定对此深有体会。一堂好课,必需有老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匠心设计,才能有恰到好处的感觉。不过,再满意的课也有缺憾,也值得反思。因为课堂不是平面设计,它是师生共同建构起来的殿堂,是老师、学生、文本和作者融合的四维空间,它包含课前老师的美好预想,更孕育着学生出人意料的临时生成。当我们捕捉到了这些珍贵的瞬间,一定要记录并反思。这样,才能酝酿出更充分、更自信的授课。在这里,我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三课《灰雀》为例,谈一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小男孩之间的感人故事,内容和学生生活距离较近,情感方面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教学本课时,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文为载体,采用自读、合作朗读、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课堂效果令人满意。现将本课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一、导课

这个环节我主要借用几张可爱的小鸟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孩子们对动物生命的热爱之情,为学习课文铺垫情绪。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一)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二)说一说,课文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谁和谁的故事?检查自读效果。(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人物回答:列宁、灰雀和小男孩)

(三)同桌先练习,合作朗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再选代表展示朗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并评议朗读效果。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列宁着急、担心、惋惜和故作疑惑,如小男孩紧张、犹豫、被触动和鼓足勇气、下定决心等。

三、探究问题,深入理解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一)读课文后,你觉得列宁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列宁爱鸟,爱小动物,爱大自然中的小生灵,具有博爱的美好品质。)

(二)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去了哪里了呢?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猜一猜,议论议论。

学生们有的说那只灰雀给小鸟宝宝找食物去了,有的说它找新朋友去了,有的说它可能受伤了,被猎人打了,还有的说被其他人捉去了,被小男孩逮住了,关在鸟笼子里了……(众说纷纭,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大胆发言)

(三)小男孩知道灰雀的去向吗?为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小男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和灰雀第二天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的情景点拨引导,向学生明确是小男孩捉走了灰雀,但丝毫没有伤害它。

四、升华感悟

(一)小男孩爱鸟吗?(讨论交流)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点拨:小男孩爱鸟,列宁的话感染和触动了他,他最终放归灰雀。

(二)小男孩和列宁比,谁更爱鸟?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升华小结:小男孩爱鸟,是把鸟占为己有,让鸟儿失去了自由。列宁爱鸟,是让鸟在树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所以,列宁更爱鸟。正如一朵花开在枝头,娇艳可人,有人爱花,便去折花,让花的美丽和芬芳装饰自己的生活;有人爱花,只是在内心赞叹、欣赏,从不采摘、玩弄,让花儿开在枝头,让生命之美绽放在本该属于它自己的境地。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爱的表现。后者是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一种爱。让我们像列宁一样热爱生命,也尊重生命吧!

(三)列宁看到灰雀回来,问了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为什么没有问小男孩呢?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列宁没有问小男孩,不想拆穿小男孩,给他留面子,呵护他,尊重他。列宁不光爱鸟,也爱小男孩,关爱下一代的成长。

五、课外迁移

同学们,你们平常是怎样对待小动物的呢?说一说。

许多学生讲述了自己怜爱小猫、小狗、小兔子等的事情,但也有学生诚实地说了自己伤害小动物的事情。对此,教师要及时给予严肃的教育引导,回归文章人文关怀的主题——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总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和文本对话,和文中的人物心灵碰撞,让学生和学生对话,学生和老师对话,激发他们的想象和联想,让他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找到自我价值感、成就感,这样的学生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课堂本就不是老师的一家之言,而是发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让课堂焕发出活力,迸发出思想的光芒,碰撞出灵魂的火花,滋养出情感的沃土。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你的课堂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猜你喜欢
爱鸟灰雀列宁
我们都爱鸟
《灰雀》读后感
《灰雀》读后感
小白云和小灰雀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我想有个爱鸟节
爱鸟的人
爱鸟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