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技术逐渐被应用到课程教学当中,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模式,还为课程提供诸多的教学资源,而思政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是其重点改革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就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特点和教学现状以及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意义,探讨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为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思政课程;线上线下;实效性
引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扩展到我国的教育领域,逐渐进入到“互联网+”的时代。高职院校作为重点培养学生技能的院校深受互联网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推动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课程特点以及教学现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与高校思政课程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融合,但是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课程特点
就高职院校的实际而言,必须要将党的教学方针切实地贯彻其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高职院校虽然以培养技能为主,但是仍旧要将育人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将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使得育人能够贯彻教学的始终。而作为育人主要阵地的思政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育人的效果,因此要对主战场的模式加以构建,使得其起到推动德育建设的作用。
(二)教师主体的强势状态
现如今的教学课程,采用的形式仍旧以教师在讲台上讲为主,教师掌控整个教学的节奏、是整个课程的主体,学生只要跟随着教师的节奏即可,这种状态将持续整节课程,以至于学生不能在课程当中应用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感知能力。这种强势的教学状态显然不能听取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也不能接收到学生的真实反馈,因此不能与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因此,在现今的教学大纲中尤其注重思政课程的改革,以便使得思政课程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课程对象的感受
传统的教学当中,将尊师重道作为其优先的标准,因此教师一直掌握着课堂的“话语权”。但是随着00后进入校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进一步加大,相互之间的想法天差地别,而有些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心态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在课程当中不愿意表达自身真正的想法,在教学时就如同教师自己唱独角戏一样。另外,教师与学生接收信息程度的不同也使得其具有不同的关注点,造成了思维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即便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教室当中也不能形成有效的沟通。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意义
高职院校在思政课程当中使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得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还能打破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局限。
(一)提升思政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以及设计者,所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引导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成为了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成为了评判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混合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还要使得教师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资源进行最大化地应用,从而保证教学进度。因此,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使用不仅能够成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的手段,还能够帮助教师转变自身的角色,将自身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激励者[1]。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多数的高职院校都在对线上课程进行开发以及利用,不仅在青年教师中展开,还对中老年教师也提出了要求,促使其能够在思政教学中应用新技术。
(二)打破以往思政课程模式的束缚
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本质上是信息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其思政教育课程能够焕发新的生机以及活力,在理论课程中也能展现科学技术的魅力。网络时代的到来加深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因为在网络平台当中,学生可以浏览以及搜索大量的信息,同时信息的传播也已逐渐跨越了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为思政课程的实效性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信息平台下,教师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成果的跟踪,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对思政课程的重点能够及时地变革。
三、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提升教学课程的实效性不仅要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还要转变教学思维,对教学环节进行拓展和实践,利用线上线下的资源库对其进行改善。
(一)转变思维方式
教师的强势状态以及学生的弱势状态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经年累月地积攒,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形成的默契度,不仅达到了相互理解的程度,还使得其教师与学生对这种模式逐渐认可。但是随着网络平台的介入,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上的变化,还尝试着对学生的喜好特点进行理解,以便能够借助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学生在课堂当中也能逐渐意识到自己也是被尊重以及热爱的主体,更加勇于表达自身的想法,进一步提升对教师的认同感。另外,教师如果能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清晰地解读,那么学生也会表现出对于教师的关注,从而使得教师对课程的掌握能够更加地自信,双方都对彼此有良性的影响,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例如在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当中,充分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学生作为课堂当中独立的个体,不仅要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还要展现自身的特点,从而形成新的突破[2]。作为教师,要对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与学生之间能够构架有效沟通的桥梁,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当中感受到平等感,能够畅所欲言、表达真实的意见;教师要或明或暗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形成与学生之间的共生关系。
(二)构建混合式的教学模式
云平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服务于课堂教学当中,形成了多个线上教学与互动的平台,使得线上学习成为教学的新模式,学生可以边吃饭边学习,也可以一边走路一边享受高质量的课程视频[3]。身为教师,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对备课以及经典理论的讲解也可以应用多样的教学资源,为获取知识提供极大的便利,而学生本身对于互联网技术的熟悉程度就要高过教师,因此这种教学方式更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前、课后以及课中的三个环节中都可以使用互联网技术,学生可以在上课之前看到教师分享在班级群中的影像资料,以便达到预习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对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教师可以通过后台数据查看学生的观看情况,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及时地提醒。另外,思政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概论课程,所以在讲授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讲授的效率,利用网络平台查询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对教学进行改革,在各个学习环节中都能应用技术,从而满足课程的需要。
(三)重视教学环节的实践与拓展
实践是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环节,也是理论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主要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方式,课外实践以及课内实践,这两种实践方式涉及到不同的类型,使得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习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就课堂实践而言,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作为切入点,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比如辩论赛以及演讲赛等,亦或是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发表自身的感想,模拟法庭也是目前教学活动中较为常用的方式,归根结底主要是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使得学生在课堂当中能够具有更多的参与度,改善课堂枯燥单调的氛围。就课外实践而言,其相较于课内实践来说,形式更为丰富,在校内外都可以开展实践,校内实践主要以征文、文明班级的创建以及勤工助学的形式等[4];而校外的实践主要是以开展社会调查、义工活动、志愿者等等,学生能够借用校外实践切身地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对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对于思政课程的目标更加明确。
(四)创新思政课程的考核模式
高职院校中思政考核的方式主要是以期末考核,这种考核方式看似起到了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作用,但是还是过于片面以及机械,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不能完全地掌握。而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则可以设定阶段性的考核,将其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一则是对于平时表现的评判,例如学生的交作业情况,以及在线学习的时间,或是出勤签到的情况等;其二是在课堂当中的考核,主要分成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上主要是学生观看视频的进度以及观看视频的积极性,线下则是学生能否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当中,结合学生两方面的表现给予学生综合性评价;其三则是对于实践考核的部分,对于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能否认真完成、贡献以及表现给予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使得对于学生的评价较为全面以及客观,进而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为清晰地评估。
(五)建设思政课程的线上线下资源库
建设线上线下的资源库不仅能够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还能成为教师获取资料的途径,一方面,要建立各类的教育平台,以便教师能够实现云教学的目标,将用于教学的教案以及课件上传到平台上,以便学生用于学习以及查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师通过线上平台的资源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定期向学生分享有关学习的网站或是链接,使得学生在课外也能较为容易地查找到资料。就线下资源库的建设而言,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资源,让抽象的理论课程回归到生活当中,成为塑造学生三观的养料,尤其是在生活中可以倡导学生践行文明行为等。另外,教师还应当为学生提供社会化的资源,带领学生进入到红色社区或是乡村等地,将其作为学习基地,通过亲身实践将知识融会贯通,为进入社会提前做好准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对于提升思政课程的实效性,不仅需要教师明确自身的教学目的,学生也应当配合教师对教学进行改善,以便达成思政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航.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36):54-57.
[2]卢琳,陈文坤.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基于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1):100-101.
[3]李明运.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品位·经典,2021(08):141-144.
[4]韩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5):134-135.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党的二十大精神阐释”专题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塑造职教本科思政的道术话术技术(项目编号:GS[2023]GHB0039)。
作者简介:叶婷(1984.1-),女,汉族,甘肃兰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政信息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