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龙
摘 要:近些年,我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优化生态环境对于各部门来说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山区植树造林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山区植树造林技术为研究核心,分析出技术要点,并结合山区植树造林实际情况,在关注周边生态环境基础上提出养护森林的措施,在提升山区植树造林成活率基础上为山区林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山区植树造林;技术要点;养护措施
山区地形地貌复杂且特殊,在山区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技术人员要来到现场深入研究周边的土地特点,实施合理科学的造林对策,并参照整地环境有效改善山区造林的立地条件,在顺应山区自然发展规律基础上优化造林环境,所以,为了提升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加大造林技术完善力度,实施针对性的养护措施至关重要。下面将研究重心集中在山区植树造林技术要点上,希望可以为林业人员提供借鉴。
1山区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分析
山区植树造林工作是推进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保障林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基于山区植树造林角度,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山区植树造林是优化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对于山区地段来说,做好植树造林工作,不但可以优化自然生态环境,也可以防范山体灾害的出现,对丰富资源、优化自然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有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发展利用自然资源,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第二,山区植树造林工作是推进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完善生态文明系统的主要形式,在山区开展植树造林工作能改善山区的生态功能,有利于构建山区区域生态文明。第三,山区植树造林工作是保障山区林业经济不断发展的主要措施。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可以在产业发展、资源分配、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提供扶持,也是山区林业经济不断发展的保障。在新时期,山区林业部门要调动自然资源,优化技术要点,协调发展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推进我国林业的经济发展。第四,山区植树造林能净化空气污染,优化大自然空气质量,也能巩固河床。总的来说,山区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丰富山区林木的资源储备,推进我国山区林业的稳定发展。在崭新的形势下,我国山区林业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林业系统越来越重视植树造林的技术,在林业发展中要发挥植树造林技术的高效性特点,帮助林业部门获得更多的效益,植树造林人员也要在遵守林业发展规章制度基础上完善各项造林技术,掌握技术要点,结合山区地质特征来推进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2山区植树造林技术要点分析
2.1整地造林
在植树造林中最核心的一道工序即整地造林,对可以改变造林的立体条件加以修整,清理杂木、杂草,让阳光可以照射到地面上,并提升白天地面的温度是整地造林的目的,同时,在整地造林过程中也会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加以改变,保障土壤温度可以朝向利好的方向发展,实现提升造林质量的目的。全面修整、带状清理以及块状清理是修整造林地块的三种方式,应用化学药物、火烧和人工清理是清理的几种方法,在山区整地造林上,一般会采取局部整地的方式,为优化土壤环境,要翻开带状地块的部分土壤来达到整地的目的[2]。
2.2技术分析
2.2.1栽苗造林法
此种技术方法是借助根系完好的幼苗来进行植树造林的技术手段,树木具备较高的成活率,在山区恶劣的环境下,树木抵抗力较强,对外部环境要求不高是此种技术的特点[3]。因山区植树造林环境恶劣,所以此种技术手段非常适合大范围的应用。除了技术优势之外,栽苗造林法也存在其弊端,如在搬运树木过程中可能会损坏苗木的根系,在造林期间,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苗木根系失水严重,进而降低树木的成活率。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土壤的水分含量、植树造林的技术手段以及成活率之间关系密切。高质量的整地是栽苗造林法的核心技术,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要选择适合的幼苗,为了保障造林工作的顺利实施,要完善栽植技术,也要选择适合栽植的时间。在栽苗成功后,要保障苗木本身水分达到平衡,以此来保障幼苗的成活率,技术人员也要加大对其的管理力度,不论在种子、起苗、选苗,还是在后续的包装、运输以及修剪过程中,都要关注苗木的状态,为后续成功栽植提供保障。
2.2.2分殖造林法
此种技术方法是以树木的树枝和树根为造林原材料,并对其直接栽培的一种方法,成活率较高、成本低廉是此种技术手段的优势,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此项技术大多在植树的根、枝、干等部位应用,以此实现造林目标。分根造林以及地下茎造林都属于此种技术的种植方式,技术人员在现实操作中,要分析周边的自然和种植环境,在因时制宜原则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种植工作。分殖造林法对周边的土壤和环境要求和标准较高,因此在植树造林之前,人员要开展全面调查,保障土壤有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为后续植树造林工作打好基础。同时,种植人员需要系统考虑树木品种,尽可能选择繁殖力强的母树,如枣树、刺槐等。
2.2.3插条造林法
此种技术方法在其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为提升树木的成活率,要选择适合的时间,一般可以在春季和秋季来进行植树造林工作,春季的造林时间为树木发芽之前,秋季的造林时间为土壤解冻之前。技术人员也要选择性能优良的枝条,可以选择1~2cm粗的枝条,同时,也要剪去枝条上多余的部分,在造林上要按照特定的行间距,在固定的地块处进行扦插,并踩实土壤。技术人员也要及时观察土壤的湿度,如果发现土壤过干,要在土壤上覆盖细土,也可以覆盖塑料薄膜作垄作处理,其流程和步骤如下:地块的修整、作垄、湿地、覆盖塑料薄膜,技术人员参照固定的行间距在垄中插入枝条,在薄膜上的插孔处覆盖细土,等到枝条成功长出叶子后,就可撤除塑料薄膜。
2.2.4播种造林法
此种技术方法特指直接播撒树木的种子来进行植树造林,此种造林方式更加顺应自然更新的造林发展趋势。在山区植树造林工作中,工作人员在应用播种造林法期间,要选择适合的环境气候条件,对土壤的营养物质含量作出适当的调整,以此顺应苗木的生长需求。同时,工作人员也要关注外部气候和土壤环境,尽可能选择环境优越的地点。再加上苗木无法二次起苗,因此,工作人员在造林中要关注完整苗木的保留。人工播种和机械播种是播种造林法的两种模式,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是此种技术方法的优势,此种技术手段应用频次较多,但是也存在其弊端,如对周边林地要求较高,造林地的环境条件要顺应此种技术方法的需求,在播种之后管理的时间较长,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后期成本。在植树造林过程中,种子发芽时间以及播种技术关系密切,工作人员要选择优良的种子,也要完善播种技术,让种子和土壤可以融合在一起,在这样的播种环境下,种子会对土壤中蕴含的水分及时吸取,加速萌发效率,最后出土,播种人员也要控制种子在土壤中停留的时间,停留时间较短,不易腐烂,也能让种子免受飞鸟的危害,有效地提升造林的成活率。
3山区森林养护措施分析
3.1做好造林地的整理和整地工作
在植树造林之前,要改善造林地的环境,为后续苗木的健康生长奠定基础。在山区植树造林期间,林地上会掉落很多落叶,工作人员可以应用化学药剂集中清理,也可以应用火烧的方式将落叶枯枝处理干净,为了减少有害病菌的产生,工作人员要定期清理林地,并将养护重心集中在整地工作上,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温度情况加以调整,在满足苗木生长需求基础上推进造林工作的顺利进行[4]。与此同时,在植树造林期间,可以应用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的方式,前者是直接翻耕整个造林地,后者是翻耕部分土壤,前者的优势是提升土壤的质量,但因前期投入的资金较多,再加上会破坏地形,所以应用的范围不太广泛,后者的优势是土壤免受侵蚀影响,苗木成活率较高,建议造林人员要结合整地环境和造林需求选择适合的方式。
3.2加强幼林抚育工作
幼林生长速度在植树造林工作后会逐渐放慢,而入土的根系较浅,所以容易产生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成林的效果,因此,造林人员要实施有效的对策,将关注重心集中在幼林抚育工作上,为提升林木成活率奠定坚实的基础。造林人员要将发展重心集中在除草松土、施肥灌溉以及病虫害的防护工作上。对土壤水分蒸发加以抑制,杜绝杂草争夺水分和养分,推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活动是除草松土的目的,造林人员在抚育过程中要同步进行除草和松土工作,也要关注周边的林地环境,在植树造林的近两年可以增加除草的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除草的次数,需要特别注意,造林人员针对可再生能力较强的树种可以适当深松。在施肥灌溉上,造林人员要做好环境的调查工作,关注山区林地的土壤环境以及蒸发的速度等,合理控制灌溉和施肥的频率,为幼林的快速生长提供保障。在病虫害防控和管理上,造林人员要定期监测幼林的生长情况,采取防控对策,如借助种子处理,或者可以加大田间管理力度,提升植株的抗性,同时,可以借助害虫的生物特点进行人工诱杀,保障幼林免受病虫害的影响,以此可以正常成长。
3.3做好封山育林工作
作为一项有效的森林养护措施,封山育林不但可以扩大森林面积,也可以提升森林自身的更新能力,造林人员要掌握封山育林的几种模式,以此建设完善的森林生态环境。第一,全封闭模式,工作人员可以在封禁区域外添加围栏,禁止非林业人员随意进入,设置围栏也能将牲畜阻拦在外,也可以完善巡逻制度,加强对封禁地区的保护和管理力度,第二,半封模式。所谓半封是封禁林木的生长季节,在此时间内禁止农事活动,也要加大对幼苗的保护力度,林业人员也可以组织群众对林木资源做出合理开发,提高林区的自动修复能力。第三,轮封模式,划分整个林区,将其分为较多个区域,借助轮流封育的方式开放其中一个区域,林业人员组织周边群众开展放牧、采摘等农事活动,剩余区域选择封育。作为一项可以恢复森林修复能力且保护森林资源的方式,封山育林不但可以完善森林生态系统,自身也具备省力省时的优势,林业人员在山区森林养护中,要勘察地质地貌,选择适合的方法,推进植树造林的开展。
3.4退耕还林,完善林业立法
退耕还林特指针对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耕地,参照耕地作物实际种植情况停止耕种,在此基础上作出针对性的植树造林活动,通过退耕还林可以赋予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也能在源头上解决土地流失的问题,同时,还能逐渐恢复耕地上的树木植被。林业人员在植树造林期间要科学地选择树种,为了保障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要选择适应能力更强的树种。此外,为保障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完善森林养护力度,有必要完善林业立法,基于整体角度来分析,在养护森林资源上要自上而下地加大管理力度,构筑健全的林业法规和制度,为山区植树造林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各地政府也要参照山区林业植被情况,构筑具备山区林业特点的管护对策。为保障植树造林工作的进行,政府也要出台监督管理机制,针对违反森林管护标准的行为要第一时间制止,告知负责人及时整改。也要向群众大力宣传森林养护的重要性,引导群众可以积极参与到资源保护工作中去,在壮大森林保护队伍的同时,有效推进森林管护工作的开展。
此外,也要构筑林业资源法律管理机制,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部门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破坏了森林资源,为杜绝上述现象的产生,林业部门可以尽快出台资源管理法律制度,惩治违规造林的行为,在制度完善期间,林业部门要对各项资源加以整合分类,完善审批流程,针对背离生态环境发展趋势的林业管理模式,要参照实际情况及时整改,让林业资源管理法律制度可以在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的各个环节加以落实,在提升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同时,将森林资源的发展特征呈现出来,以此推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5做好林火管理工作
山区植被众多,林业管理部门应将关注重心集中在山区林火管理上,并做好防火工作,如林业管理部门可以参照现有的管理方针,结合林火动态来作出工作调整,推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同时,管理部门也可以分析林火的发生原因,深入剖析林火的潜在强度,完善林火管理方案,制定管理策略,结合林区的可燃物种和林区的现有结构,完善与其对应的等级条件,为林业管理梳理方向,全面优化林火的管理工作,丰富林业管理政策内容,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同时,林业部门也要关注人才对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可以提升招收植树造林人才的门槛,并革新林业部门人才培育模式,对人才定期培训,培训重心从木材加工生产类人才过渡到复合型人才,在培训中提升他们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林业管理部门除了对山区林地加强养护力度外,也要积极拓宽林地的经营种类,以期提升其在林业市场中的竞争实力,推进森林资源的应用发展,为林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山区植树造林和森林养护工作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分析植树造林技术要点,提出森林资源养护措施,可以让林业人员了解发展方向,反思在植树造林中存在的不足,并在对山区地质地貌和气候特征作出勘察后,实施合理科学的造林技术,参照林业管理政策和制度,实施针对性的森林养护措施,在提升山区植树造林效果的同时,推进我国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晔晔,张旭.探析子午岭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养护措施[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1):73-74.
[2]姜桂萍.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养护措施探究[J].种子科技,2020,38(23):77-78.
[3]齐倩.北方地区林业种植模式及养护措施[J].种子科技,2020,38(10):46+48.
[4]黄进球.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养护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20,14(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