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座蕴含无穷智慧的宝库,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同时也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的自信。只有洞悉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内在逻辑,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路径,才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在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中提高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新思想、新观点彼此交流、碰撞,让信仰的争夺变得更加激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方面要保持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决不能故步自封,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坚定“四个自信”,尤其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实践性有机统一,从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切实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思想层面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正确指引,从实践层面上确保新时代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的稳步开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理论依据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实践情怀和精神魅力。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除了早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外,后来的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也都以实际行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成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伟大的理论家、革命家,不仅终生恪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宗旨,而且还能在社会实践中遵循这一宗旨,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付诸实践,从而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成功引领全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正是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才能使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打败了国外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最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正是有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指引,才能向世界展示“中国速度”,在短短几十年里,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走过的路,并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路;正是有了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才能使我党站在时代与历史的高度,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实现方式
(一)在指导社会实践中证实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是共产党人以清醒理论自觉为前提、以实践经验为依据、以理论创新发展为保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独有的先进性、科学性和人民性,成为理论自信的三个主要来源,这三个特点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为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提供了底气。
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历程来看,它之所以能够从欧洲传到俄国,再从俄国传入中国,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彰显其优越性,主要还是源于其先进性。马克思主义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其他主义思想,它不仅符合人类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而且也符合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因此才能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得到持续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马克思主义能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并且根据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调查研究,准确预判了资本主义不能克服解决两者之间的根本性冲突,这是其科学性的直接体现。当然,马克思主义不仅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缺陷,而且还提出了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机统一的构想,即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或改变社会生产方式,从而容纳不断增长的社会生产力[1]。这样一来,就能保证生产关系始终满足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这一基础上,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具体的个人,都能享受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红利,从而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风格,同时也是其理论自信的来源之一。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可以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更加深入地与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相联系,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精神财富的积累。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人民性,它的先进理论成果才能被人民内化和掌握,并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运用这些科学的理论去改造自身、改造社会,在自身受益、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二)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自鸦片战争以来,一大批有志之士前赴后继地探求救亡图存道路,但是由于晚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和封建社会的固有局限,这种脱离国情、想要直接照搬西方制度的方法,最终均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在推翻清政府后,尝试以美国为模板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家,但是随着革命胜利的果实被窃取,以及再次陷入军阀割据局面,导致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历史目标难以实现。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马克思列宁主义随后传入中国,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从此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踊跃地参与到革命斗争中,最终打败了国外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先后尝试了各种理论、主义和思想,最终还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顺利完成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目标,坚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以昂扬的姿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期间虽然也不可避免地走了一些弯路、遇到了复杂的挑战,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未发生动摇和改变。而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向指引,才能在面对各种挑战和矛盾时,能够让共产党人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的立场与观点,从而在不断的探索中曲折前进。即便是受到“左”的或“右”的思想干扰,共产党队伍中的绝大多数,也没有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和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2]。苏联解体后,国际和国内均出现了对社会主义质疑甚至是否定的声音,面对理论困惑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迷茫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再次提供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方法、汲取经验,在丰富理论成果、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破解了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心。
(三)在世界比较及选择中验证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评价一种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取决于它能否合理解释和妥善解决当今世界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能否增进民众的共同福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将文化、宗教、价值观、意识形态等作为“软武器”,从思想和精神层面上侵略第三世界国家;他们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规则,实现对发展中国家的压制;他们通过经济制裁、技术封锁、结成联盟等非正当手段,打压对手的正常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也有不少人出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理论的盲从和迷信,进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产生了动摇。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一方面要充分依托制度优势,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增强在政治、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等领域的话语权[3]。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彰显中国特色,突出中国风格,运用中国题材,讲好中国故事,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内涵得以丰富,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在中外对比中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则出现了经济增速放缓、区域冲突持续等一系列问题。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复杂动荡的格局必然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冲击影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才能继续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真正做到改革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就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将成为现阶段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至关重要的战略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新方法,解决了以前因为各种原因想要解决但是没能解决的问题。并在不断的探索、大量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项理论成果,将为新时期中国各领域的深化改革和深入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四)在批判中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纵观马克思主义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它不仅能够鞭辟入里地批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而且能够在分析批判中发展自身,由此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并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既能客观地指出其他思想、主义、理论的错误与不足,同时又能从中汲取经验,让自身能够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从而趋近于完善,由此强化理论自信。从资本批判逻辑上,少数的资产阶级剥削和占据了大多数无产阶级生产的产品,使得劳动关系、资本关系相互之间的矛盾升级;与此同时,在资本关系内部,也会因为抢夺有限的资源而产生利益冲突并进入恶性竞争,由此反噬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通过批判资本逻辑下的分配法则,提出了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进而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4]。从科学批判上看,不可否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产力,但是其无法调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严重脱节后将会引发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在批判中不断进行自我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达到激发社会生产发展活力的效果,在重塑利益格局、改革利益分配机制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马克思主义批判广度和批判深度的增加,将会让其理论自信更加强大。
三、结语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是确立理论自信的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局势,必须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在坚定理论自信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实现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发现不足、完善理论的闭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趋于完善中凸显优势、发挥作用,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俞水香,娄淑华.边疆民族地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实践逻辑[J].学术探索,2021(11):8-10.
[2]唐土红,田艳媚.从“终结论”的幻像到理论自信的确证-基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理论自信的自洽性视角[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1):7-9.
[3]张天浩.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重要论述的四个维度[J].理论研究,2021(4):9-11.
[4]胡长栓.坚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J].旗帜,2021(10):45-46.
作者简介:崔巍(1985.04.25),男,山西高平人,研究生,银行行政经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