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事业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工程质量提升。因此,施工人员要把握水利工程施工的要点,积极了解影响水利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立足工程的实际情况,把握工程质量控制标准,全面做好工程方案的调整和优化,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和标准施工,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DOI:10.12433/zgkjtz.20232428
一、水利工程施工特征
水工建筑物的防渗、抗磨、抗冻、抗裂等性能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按照水利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来采取科学合适的施工措施,调整工作方法保障工程质量。水利工程对于地基的要求较高。水利工程通常处在地质环境比较复杂的区域,如果地基处理不好,会给后续工作留下安全隐患,无法保障最终的施工效果。因此,采取专业的地基处理措施来保障整体的工程质量。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大多在沿海、湖泊、河道等水域区域内施工,施工人员要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以及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进行施工导流和截流工作。
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一)人为因素
水利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工作人员实施,因此,在实际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人为因素十分关键。不同的工作人员有着不同的任务,有的负责统筹规划,有的负责图纸设计,有的负责施工监督,但无论在哪个工作领域,都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完善理论知识,不能够凭借自身的主观经验作出决定,而要综合各方因素来作出决策。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工程人员若按照固有工作方式工作,没有汲取先进的施工思想和借鉴科学的管理模式,不能紧跟市场发展潮流,影响水利工程施工效果。
(二)材料因素
材料是影响水利施工效果的基本因素,材料的好坏决定着工程的好坏。水利工程和人们的财产安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如水库、堤坝等工程肩负着当地的水利资源调配,保护一方不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材料出现了质量问题,所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全面做好施工材料的检查,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不同区域对施工材料的要求不同,我国地域辽阔,同样一座水库的修建,北方区域的防洪指标可以略低一些,但南方地区的防洪指标要高一点儿,同级水库及所承担的防洪标准在不同区域也会存在的差别。因此,在不同区域施工过程中,即使是同样工程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也会有所差异,而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考虑该因素,仅凭借着主观意愿选择材料,没有充分地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影响施工材料的应用效果。
(三)机械因素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机械因素也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由于水利工程通常比较复杂且规模较大,很多工作靠人工无法完成,施工活动大多由机械完成,施工机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整体的施工效果。施工机械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区域要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严格把握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因素,科学选择机械设备,比如,在水库大坝修建过程中,要夯实坝顶路面,就要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保障夯实效果,同时要避免施工活动对大坝造成损害。
(四)施工方法的因素
水利工程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的工艺水平,选择科学合适的施工方法,能够保障整体的工程质量。在制定水利工程施工方案时,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把握管理经济技术组织等各方面的情况,选择科学合适的施工方案,从而更好地保障整体的工程效果。
三、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一)质量控制流程
为了保障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科学开展,在施工前,要一一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把握工程的各项基本因素,熟悉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流程。一般来说,质量控制流程如下:填报开工申请表,监理工程师审查开工申请表,检查合格之后开始施工承包,单位完成每道工序之后需要自检,合格之后再填写工程质量检测单,驻地的监理工程师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认质量检测单。在质量控制流程中,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是质量检测的主体承包商,通过检测检验的自检行为来控制施工质量,而监理工程师通过抽样检测的方式检测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对于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各项问题,有关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工作,由项目经理统一管理,保障质量管理的高效性。
(二)编制质量控制计划
在编制质量控制计划时,可以从事前的角度出发,结合案例工程分析,在施工前不仅要明确质量控制程序,还要编制质量控制计划。计划涉及多项内容,主要有目标、内容以及方法等,施工人员要施工要点进行详细总结和罗列。以泵站施工为例,在设计质量控制计划时,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然后审查开工报告,落实施工放样和围堰上下游等工作,检测闸室、墩墙、泵室的施工原材料质量,同时要校对施工的各个步骤,检查水准点的闭合状况、平面位置以及结构尺寸等。在水下阶段验收时,施工人员既要注意泵式管理房中的问题,要落实水泵的安装、检测以及试运行等工作,又要考虑工作桥等的闸门安装,若是金属制造的闸门,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判断金属结构的质量。最后,还要验收和维护工程整体,判断缺陷的责任期。这样能够明确工程参数,优化图纸,在会审图纸时,审批要结合质量控制的要点,结合具体情况及时调整。
(三)施工质量控制
结合案例工程,质量控制的对象主要包含施工主体、材料设备、施工方法、施工环境等。首先,针对施工主体的质量,落实通过岗前培训,从而提高主体的施工水平,实现有效控制。主体包含项目经理、总工以及一线人员等。其次,针对设备材料的质量控制,一方面,要对材料的性能检验,严格把控采购、存储以及使用等环节,实现科学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定期养护设备,检测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并落实养护工作等,有效维护设备的性能。在工程中,需要使用加工机械、专项技术设备、测量仪表设备等。例如,需要在现场安装的设备,在安装前,要仔细审核安装方案,安装完成后交付使用前,要由专业人员验收,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行业标准。只有通过检验,才能正常投入使用,维护施工的稳定性。再次,施工方法方面要对工程特征、关键技术、环境条件等进行分析,制定科学施工方案。例如,在对浅埋段、混凝土、结构施工、横孔钻机等进行质量控制时,要针对不同的技术,制定科学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不确定因素分析,采取专门的应对性手段,实现质量的有效控制。最后,在对施工环境进行质量控制时,要仔细考虑地质水文、局部气候等情况。例如,人员要综合考虑软土地基、滑坡、混凝土裂缝等因素,严格掌握水文地质情况,把握施工期间的气候变化,科学分析施工环境因素,确定科学施工方案以及应对方法。
(四)施工质量验收方法
在工程施工后期,对于各个分项以及分部工程来说,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内外部的检查工作,还需要进行自检工作。由于水利工程的规模较大,涉及很多专业和很多分工,有关部门要制定科学合适的规范标准,把握整体的工程要求,全面做好验收工作。在质量验收过程中,根据承包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各项资料,全面做好工程验收工作,了解各个环节的开展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验收方式保障工程整体质量。
四、具体优化措施分析
(一)控制自然环境因素
复杂的自然环境可能会影响整体的施工效果,设计人员要科学利用地势的特点整体性的规划,保障整体规划效果。比如,在自流水的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要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积极采用“遇宽则宽、宜窄则窄、弯曲相宜”工作方法开展整体性的布局工作,进而实现水利工程的功能目标,同时凸显水利工程的美观性。在施工前,设计人员要充分地了解水文、气候,地形地貌等各种自然条件,对区域环境详细勘察工作,有效控制自然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提高工程质量。
(二)做好施工团队的培养工作
为了更好地增强施工团队的责任意识,相关单位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要强化施工团队的内在质量认知,积极完善监督体系,便于工作人员端正工作态度,合理利用各种方法帮助施工团队认识到不重视施工质量的不良影响。在出现质量事故时,相关单位要积极组织施工团队进行综合性探讨,了解工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建立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督促施工团队加强认识。根据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做好责任的明确性保障,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对应的权利和责任,都能够有明晰的工作任务。除此之外,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对于工作完成度较高、工作积极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消极怠工的员工,要进行相应的处罚,督促员工积极完成工作,勇于承担责任。
加强人才引进,对于一些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要安排工作认真责任心较强的员工;对于项目的带头人,开展各方面的筛选,保障各方面能力提升。制定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后,严格监督施工,要求施工人员按照工作方法施工,通过建立监督小组随时开展现场监督指导工作,同时可以引入末位淘汰机制,便于员工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制定完善水利施工方案
水利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要以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基础。设计人员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和单位能力后,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方案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执行力。
(四)建立先进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好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优化工作。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制定要求全员共同参与,领导要加强重视,同时全面做好监控工作,还需要保障监督方案的完善性,全面落实监控方案。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全面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五)保证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的科学性
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是保障水利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在材料和设备采购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要求开展采购工作,综合评估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确定机械设备的采购计划。在选择生产厂商时,要开展一系列的检查,保障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具有合格证明,避免采购“三无”产品,同时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必须符合施工方案的基本要求,并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做好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调配。除此之外,还需要全面做好施工设备养护以及施工材料储存工作,避免材料损耗。
(六)优化施工方法和施工流程
一般来说,施工流程可分为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大阶段。在施工前期,要综合审核施工方案,从施工材料的质量、组织的科学性、施工工艺的可行性、设计的完善性等多个方面考虑,同时还需要参考考虑人力、物力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对策。建立科学合适的监管组织体系,设计完善的管理制度,积极优化施工流程。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突发情况,管理人员要根据问题做好施工方案的调整,随时优化施工流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方案作出修正。施工结束后,还需要第一时间开展内部审核工作,找出问题并整改,再开展第二次验收,直至合格。
五、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关乎后续的正常使用,也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认识,全面把握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点,积极分析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各项因素,把握工程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合适的解决措施,更好地保障工程质量,推动水利工程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勇.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弊端[J].大科技,2019(14):141-142.
[2]高军,张胜,金晶.如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J].科技信息,2018(1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