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改革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

2023-04-29 05:12赵莉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30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事业单位

赵莉

摘要:自养老改革正式启动以来,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也逐渐展开。本文从养老改革的背景和事业单位的养老改革现状出发,研究养老改革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养老改革实际,通过推动人员结构调整、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财务管理体系、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强化组织文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帮助事业单位更加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人力资源

DOI:10.12433/zgkjtz.20233052

一、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现状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自201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该决定标志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式启动,该方案明确提出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基本养老保险费用。这次改革不仅统筹了全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而且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同时还削弱了身份属性,加强了权利义务的对等性,体现了社会成员的公平性。这次改革打破了身份限制,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促进社会公平、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并为未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做好准备。

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依旧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多头的管理而导致参保缴费进程缓慢;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增加转轨成本,养老金支付风险较高;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转移接续程序不够简化;改革所带来的待遇下降与福利刚性之间的冲突等。这些都需要事业单位继续改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更加高效的管理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平衡各方利益,为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障构建可靠、可持续的政策体系。

二、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意义

首先,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养老保险制度差异导致了养老待遇缺乏统筹性。而通过改革可以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不同单位和个人的养老待遇公平一致,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管理.其次,现行的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存在财务压力不均衡的问题,一些单位无法及时足额支付退休费用。通过改革,可以引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分散单位的退休费用负担,确保养老金稳定发放,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再者,现行制度限制了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劳动力的流动和合理配置。通过改革,可以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机制,为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提供支持,促进人员在不同领域的优化配置。最后,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将基本养老金待遇与缴费水平和缴费年限挂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可以更全面地体现工作人员在职业生涯中的劳动贡献,并增强激励机制的效果,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养老改革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一)人员结构变化

首先,养老改革削弱了事业单位的身份属性,使得工作人员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和流动性,他们更有可能在养老保险问题上做出个人化的决策,这就会导致事业单位之间的人员流动性增强。其次,定向招聘与竞争加剧。养老改革使得事业单位的招聘方式发生变化。原先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较为稳定,一旦加入某个单位,往往可以享受较高的养老待遇。但养老改革后,个人账户的重要性增加,个人在选择工作单位时更加注重对养老保险的考虑。而事业单位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可能需要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养老保险政策,并开展更为精细化的招聘工作,以满足人才的需求。再者,养老改革可能对事业单位的人才引流和引进产生影响。随着人员流动性的增加,一些有经验和能力的人才可能会选择进入事业单位工作,而一些事业单位的人才也有可能离开事业单位,转向其他行业或企事业单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单位人力资源结构的稳定性。最后,养老改革还可能迫使事业单位调整其组织架构和用人机制,确保人员结构的合理性和组织的持续发展。

(二)经济压力增加

首先,养老改革要求事业单位与员工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费用,这就会增加事业单位的经济负担。事业单位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务资源用于支付养老金,尤其是在人员流动性增加、离职员工较多的情况下,养老金支付的规模和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其次,养老改革要求建立个人账户制度,这意味着事业单位需要为养老金储备基金进行资金积累和管理。而建立和运作养老金储备基金就需要投入一定的经济资源,包括基金的建立成本、管理费用、投资收益等,这些成本会增加事业单位的财务负担。最后,为了应对养老改革后的人才流动性增加,事业单位不得不投入更多资源用于人才引进和留住,包括提高薪资待遇、提供更好的福利和养老保险政策、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等,这样也会增加事业单位的经济压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有待优化

《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提出,从2023年1月1日起,按照2022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8%的幅度上调。这一调整措施将直接影响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的福利水平,同时会促进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对岗位设置进行精简和优化,明确人才培养和晋升的路径,建立激励机制并提供更好的福利保障,保持相对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从实际情况来看,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职务晋升机制僵化的问题,一些岗位的晋升更多依赖于工龄和资历,而忽视了个人的能力和贡献。这种机制不利于激励员工积极进取和提升自身能力,也不利于组织长远发展。

四、养老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一)人员结构调整

首先,事业单位应对当前的人员结构进行全面审视。通过分析人员的年龄结构、技能组合和职位分布等方面的数据,了解员工的养老状况以及将来的变动情况。这有助于确定哪些部门或岗位需要特别关注,以及哪些人员可能面临离退休或转岗的情况。其次,根据审视结果,在充分了解了组织目标和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人员结构调整方案。方案包括增加招聘年轻人才、提供职业培训和转岗机会、优化团队组织和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等。同时,为了适应员工离退休和转岗的情况,事业单位可以考虑引入灵活用工方式。一般包括雇佣临时工、兼职工或采取弹性工作时间等方式,以确保在不同岗位上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并满足不同时期的工作需求。在人员结构调整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人才发展和绩效管理。通过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提供培训机会和指导,激励员工提升自身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人员调整和晋升的重要指标。最后,事业单位应特别关注员工的福利和保障问题,包括优化养老金、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制度,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单位可以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考虑提供额外的福利措施,如员工培训补贴、健康管理和灵活工作安排等,以提高员工的福利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优化和简化工作流程,减少冗余环节和不必要的复杂性。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和自动化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例如,引入电子化审批系统、自动化报表生成工具以及任务管理软件等,简化审批流程和减少手工操作可能造成的错误。其次,科学设计和合理分工岗位,确保每个岗位的职责明确,并与组织目标相契合,避免职责重叠或待遇不明确的情况。发生合理分配工作量和资源,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并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再者,需要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掌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通过提供的专业培训、软技能培训和领导力培养等来提升员工整体素养和能力水平,使其更加适应工作需求并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要鼓励和支持管理创新,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利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技术,如项目管理、敏捷方法等,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项目执行效果。

(三)优化财务管理体系

第一,制定详细的财务预算,还要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压力。预算应包括人员成本、福利待遇、培训开支等方面的费用,并围绕这些费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控制。第二,应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透明的财务管理能够减少资源浪费和滥用,提高经济效益。相关部门应定期公开财务报表,让相关人员了解财务状况和资源利用情况。第三,应加强成本控制,优化财务管理体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如优化人员编制和人力资源配置,减少非必要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合理控制培训和招聘费用等。通过合理地资源利用,降低财务压力。第四,积极寻求外部资源的支持,如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办学、开展社会公益项目等。通过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共享资源,减轻财务负担,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第五,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方式,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精确度。采用财务软件进行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而自动化流程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四)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首先,加强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注重挖掘、培养和激励高素质的人才。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提供培训发展机会、设立奖励制度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其次,单位可以重新评估绩效考核制度,将养老补贴与员工绩效挂钩。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激励他们提高绩效水平。通过引入更加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可以提高单位的绩效管理效果。再者,针对老员工离职造成的知识流失,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老员工的知识传承,并加大对新员工的培训力度。因此,可以建立知识库、开展内部培训计划、制定导师制度等方式,确保单位的业务连续性和人才储备。最后,还应该重新评估养老保障和福利体系,包括调整养老金制度、退休金计算方法等。这样可以确保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满足员工的养老需求。

(五)强化组织文化建设

在养老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强化组织文化建设,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一,可以确定事业单位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愿景,使其成为组织文化的基石。核心价值观应体现组织的使命和目标,如专业卓越、公正诚信、创新进取等,同时要激励员工实现这些目标。第二,建立开放、透明和双向的沟通机制,使员工和管理层能够畅所欲言、共享信息和意见。通过定期团队会议、工作讨论和员工调查等方式,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并及时反馈他们的意见。同时,管理层也需要及时向员工传达组织的政策、目标和变化,以确保信息及时传递。第三,可以建立正面激励机制,即通过奖励和认可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发展和展示他们的价值,包括奖励优秀工作表现、提供晋升和职业发展机会,以及公开表彰个人和团队的成就。正面激励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组织文化。第四,要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建立跨部门合作的机制和项目组,鼓励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还可以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如团队拓展训练、团队项目等,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和互动。第五,提供员工个人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和支持,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能力和技能。通过定期的培训计划、培训补贴和个人发展规划,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成长。员工在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时,会更积极地融入组织,并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第六,要营造积极、健康和友好的工作环境,关注员工的福利和工作条件。确保员工的工作负荷合理、工作压力可控,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五、结语

在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全面推行的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优化势在必行。人员流动性的提高、职务晋升机制的灵活化、养老福利的完善以及绩效考核体系的创新,都是改革的重点方向。而且通过这些改革举措,可以激发人才的活力,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未来,随着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更加注重养老保障和人才流动,提高福利待遇,增加培训发展机会。同时,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借助技术手段,提升管理的效率性和精准性。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持续改进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为事业单位提供稳定、高效的人才支持,推动组织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敏.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如何与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相协同[J].人力资源.2021(22):62-63.

[2]李洪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内涵、影响及对策[J].中国物价,2022,(12):121-124.

[3]江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下对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J].今日财富,2021,(02):194-195.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