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主体性教学”的实施策略浅探

2023-04-29 00:44:03张春辉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3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生物情境

张春辉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提出了主体教育思想,其核心是: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地追求和实现个人在教育过程、自我发展中以及在未来社会的价值,充分调动积极性,能动地进行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

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学生主体参与和学习效果有显著的正相关。积极参与带来学业方面的积极性后果,良好的学业成就又推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积极参与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更充分的交往机会(与教师或同学),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也为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信息反馈,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新课改理念提出生物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积极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则是实现新课改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应该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生物教学应致力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的根本教学方法。本文拟就实施主体教育思想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创设情境,组合思维

教学不应是讲解式的,而应是假设式的,让学生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自己去体验、去解决。生物问题情境的设置能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这种以矛盾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将成为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的动力。所谓组合思维,就是启发学生提取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生物教学中,适当运用组合思维主,以旧知识或跨学科知识去学习、探索新知识、促使学生在学习、探索中开展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二、精心设疑,引导议论

宋代学者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带有创造性的学习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告终。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提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教师精心设计,抓住关键,突破重点,带动全面,适时把问题提出;(二)鼓励和提倡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教学“生态系统”这节内容时,可设疑:“从生物角度看,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只需做到没有分解者存在就可以了。”多角度的思考,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

三、反馈调节,评价激励

教学过程中是师生间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目的信息传递和调控过程,教与学双方均需在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基础上及时获得反馈、及时调控。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都是根据事先写好的教案进行教学,这样容易忽视或者无法预料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进度的快慢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根据学生参与状况来调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评价与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强化主动参与的意识。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氏克在他有名的“效果律”中也强调奖赏,认为奖赏可以强化反应。生物课堂教学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评价,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理,主动参与教学。

四、自主选择,自我管理

学生的学习是有差异的,学习的兴趣也不尽相同。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有一定的弹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教师的艺术在于让学生体验到“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要认真对待”。教学进度应快点还是慢点;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更好;单元测试由教师命题还是由学生自主命题等,均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如分组讨论)也可让学生自由组合,使性格、能力和兴趣相近的学生在一起开展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在作业练习的设计上,教师更要区分层次,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巩固题,又有面向学习有困难学生的预备题,还有面向学有余力学生的提高题,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层次的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例如,普利斯特利实验中,预先设置不同程度的日照,引导学生思考每一步骤会有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整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让学困生回答比较简单的题目,基础掌握较好的学生回答难度较高的题目,让不同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课堂气氛。

实施自我管理,主要是帮助学生在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制订具体适当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在某段时间内应该做些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使之产生积极持久的学习动力,获得成功和分享成功的喜悦,增强参与课堂教学的自觉性。

总之,生物教学活动其实就是师生互动的有机整体。一堂真正优秀的生物课,不仅应该有教师的精彩讲授,还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形成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融入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智慧、思维方式和学习热情等。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生物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生物多样性
天天爱科学(2022年9期)2022-09-15 01:12:54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生物多样性
天天爱科学(2022年4期)2022-05-23 12:41:48
上上生物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6:56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第12话 完美生物
航空世界(2020年10期)2020-01-19 14:36:20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