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就业是大学生毕业后的首要问题,也是大学生对自我实现和社会价值的一种追求。然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和就业难度日益加大,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本文将从就业形势、就业类型、就业能力和就业出路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分析
一、就业形势
就业形势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压力日益加大,这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挑战。从就业数据来看,2019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但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受到极大影响。根据教育部202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的数据,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874.4万人,同比下降了6.3%;毕业生就业人数为822.7万人,同比下降了5.6%①。另外,疫情期间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许多企业减少了员工规模,裁员情况普遍存在,这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从行业和地区来看,2020年我国就业压力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受到较大冲击。而新兴行业,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则受到政策和市场的重视,就业前景相对较好。此外,就业地区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东部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好,而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就业形势相对较为严峻。
就业形势不仅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就业状况的影响,还受到政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政策层面,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大学生村官计划”、“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计划”、“大学生创业计划”等,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1]。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就业扶持政策,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人才租赁计划”等,鼓励企业招聘大学生,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社会层面,大学生就业也受到社会观念和用人单位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而非只看重学历背景。此外,社会观念的变化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自主创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这些都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产生了影响。
二、就业类型
目前,大学生就业类型主要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和自主创业等。
在就业类型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一直是大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这种类型的工作具有稳定的薪资和福利待遇,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前景,较低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优点。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挑战性和成长空间、工作收益和成就感较低。在就业市场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的条件严格,竞争激烈。同时,随着国家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种类型的工作已经从单一的稳定性转变为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选拔。
企业就业相对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素质,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和竞争性。企业有较高的工作压力和风险、相对较少的福利待遇和稳定性、较为复杂和不确定的经济环境等。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企业就业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势。企业对个人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注重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与此同时,随着国家政策和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也逐步得到了改善。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新选择,它能够让大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自主创业具有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具备较强的管理和经营能力、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等。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培训、政府创业扶持等。这些政策和措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尝试创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积累经验和资源,为未来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不仅仅是拥有学历和学位,更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素质,才能够适应和胜任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任务。当前,很多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着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就业能力方面,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职业素养、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2]。
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在求职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是在工作中与同事、上司和客户交流沟通的基础。因此,大学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参加演讲比赛、辩论赛、写作比赛等,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也可以通过读书、写作、讲故事等方式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职业素养是指大学生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态度、行为和品质。在工作中,大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和要求,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公司的形象。此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公司的认可和赢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在求职中重要的一方面。实践能力不仅包括在学校里的实习和课外实践,还包括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竞赛活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技能,同时还可以了解更多的行业和企业。在实践中,大学生还需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管理时间等,这些都是成功的关键。
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在求职中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包括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等。在大学里,大学生需要通过参加课程、实验、科研、项目等方式,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3]。
创新能力是指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需要员工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需求。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科研项目、实验、竞赛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4]。
四、就业出路
就业出路是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方向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出路主要包括传统行业、新兴行业和跨国企业等。传统行业包括制造业、医疗、金融等领域,这些行业稳定性强,职业前景广阔。新兴行业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这些行业具有快速发展的特点,未来职业前景广阔。在跨国企业中,这些企业具有强大的资金和技术优势,职业发展机会多样化,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出路时需要考虑自己的专业背景和个人兴趣爱好,同时也需要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市场情况,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在传统行业中,制造业是一个广泛而稳定的就业领域。随着中国制造的不断发展,制造领域的人才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同时,医疗和金融行业也是人才需求较大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就业前景较为广阔。但是,传统行业的竞争也比较激烈,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才能获得优秀的职业发展机会。
新兴行业是目前就业市场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和投资。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市场的不断拓展,这些行业的职业发展机会也不断增加。但是,新兴行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获得优秀的职业机会。
跨国企业是一个具有多样化职业发展机会的就业领域。这些企业具有强大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同时也拥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和丰富的跨文化经验。在跨国企业中工作,可以获得与国际接轨的工作经验和职业发展机会,但同时也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和文化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跨国企业的工作环境和要求。
五、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和培训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点发展领域。在国内,政府和学校需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开设职业课程和技能培训班,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
建立健全的创业支持体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政府和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创业支持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政策扶持、融资支持等服务。同时,学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器,提供创业基地和资源共享,帮助大学生开展创业项目[5]。通过创业,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创造就业机会。
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就业指导和服务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和学校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咨询、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培训等服务[6]。同时,学校可以积极组织招聘会和实习机会,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趋势,提高自己的求职技能和竞争力。
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和学校需要积极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适应就业市场的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课程设计、教学实践和科研项目,帮助大学生了解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就业竞争力。
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政府和学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提供完善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等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和就业风险。同时,学校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应对就业和生活的压力。
六、结语
总之,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自身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行业发展前景和就业市场情况、地域和薪资等方面。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就。同时,政府和学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的创业支持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实现自我价值和职业发展。
注释:
①教育部举行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及成效发布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http://www.scio.gov.cn/xwfbh/gbwxwfbh/xwfbh/jyb/document/1688839/1688839.htm,2020-09-28.
参考文献:
[1]张兴建,李颖.高职展示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1,32(6):36-38.
[2]詹燕茹.D会展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研究[M].贵州:贵州大学,2022.
[3]顾明亮.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形成因素简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125-127.
[4]徐常颖.基于创新思维的师范美术教学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29-130.
[5]龚正宏.汉滨区多措并举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N].陕西:安康日报,2009-01-19.
[6]袁燕.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经济师,2022(10):167-168.
课题项目: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新时代中国青年成才路径及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2011903820008)。
作者简介:韩芸(1969.11-),女,汉族,山西大同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与青年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