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铭劼
人们常用水比喻世界上的万物,更有甚者,如古希腊的泰勒斯,将水视作万物的本原。水之所以获得人们的青睐,大概是因为它温柔、坚毅、生生不息……在我看来,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不仅需要火焰般的热情,也需要如水一般的品性。
坚韧如水,拥有水滴石穿的毅力。
火是热烈的,却也是短暂的;而水看似柔弱,日积月累,却能穿石。“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许多人都曾有过间歇性的励志,却鲜少有人能够做到持续拼搏。追求理想矢志不渝如爱迪生,经历三千多次失败后终于让光明照亮黑夜;又如袁隆平,迎着质疑在田间钻研数十年,终让饥饿远离神州。反观一些青年,看了几个励志视频,便豪气干云准备大干一场,却难以静下心来一点一滴地积累微小的进步,终难取得收获。因此,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须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塑造高山峡谷的绝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河流千万年的冲刷。因此,追求理想,离不开如水般的坚毅。
平和似水,不被外界的喧哗所扰。
水不在乎生于何处,无论是宽阔的江海或是一洼水坑,水都是水,也终会在阳光的照耀下化作蒸汽,变作云,再落到新的天地。人也应如此,无论外界如何变换,我们都应如水一样,坚守自己的初心。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环境影响人的成长,但它并不排斥意志的自由表现。”水的这种智慧并不是无欲无求,随遇而安,而是在认清自我后达到一种如余秋雨笔下的成熟——“一种终止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青年当做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用自身的清来应对世间的浊,如苏子之豁达,宋濂之淡然。
包容若水,海纳百川融他人之长。
水并不排斥污泥,它将糟粕沉淀、分解,将养分储存,孕育自己的生态。正是有了这样宽广的胸怀,流动的水才不是没有生命的死物。在不断的循环中,水不断地接受新的养分,从而使自己永远流动不腐。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应如水一般,积极地接纳、吸收,做鲁迅笔下的“拿来主义”者。当然,这种包容也不是不加辨别的接纳,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前进之路,我们需要这种有选择的包容。
水优点无数,可正如老子所说,“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青年人若想成功逐梦,便应将水的品性化为自身的实践准则,以水的姿态,向理想进发。
点评
这篇议论文读来给人一种大气磅礴之感。这种气韵不仅来自于横向展开议论层次分明的结构,更来自于作者对分论点层层推进的严密逻辑。文章思维清晰,思考深入,充满理性之光。
(指导教师:黄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