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2023-04-29 20:48彭云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4期
关键词:体系建设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

彭云

摘要: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国企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变化。然而,各行各业中不断涌现具有创造力及发展潜力的新兴企业,这些企业也在不断向国企发起挑战。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具备忧患意识,认识到国企的生存压力与沉重责任,积极推进改革。就改革的具体内容而言,国企不仅要健全公司的资产经营体制,还要不断完善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从而创造更高的效益,促进社会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国企改革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然后明确了现阶段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难点,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良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国企是我国经济的“顶梁柱 ”。在新时代的考验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需要通过改革提高整体的经营管理能力,从而在竞争中获取更多优势。就深层次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是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内部管理机制,对国企全局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巨大。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要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作为起点,积极发挥财务管理及预算控制机制的驱动作用,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对企业而言,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以未来某一时期为尺度,分析与总结企业的运营行为,然后运用科学、合理的预测手段,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发展状况,包括企业收支状况预测、投融资预测等,企业管理层可以借用预算分析的数据支撑,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经营策略及发展方针,从而为企业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企业整体发展的关键机制。

从商品经济的视域来看,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不仅要革新产品的生产,以提升品质、优化生产等形式维持生产工作的平稳运行,还要在内部的经营管理方面投入一定的精力。考虑到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运营的重要影响,企业应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改良工作,以财务信息收集的全面性、财务状况分析的深刻性作为重要原则,将全面预算涉及的众多因素纳入分析范围,进而以全面预算管理调整企业的运营模式及方向,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实际的经营状况是否运行有效以及内部组织架构设置是否合理。例如,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掌握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资产结构、经营情况、项目投资计划和企业融资需求等关键财务数据。因此,在全面预算分析数据的支持下,企业得以落实经营策略及管理方针的调整,以更具前瞻性、科学性的经营策略与经营方式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通过全面的预算分析与管理,企业的决策层及管理层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与了解企业的组织架构,进而提升企业业务经营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而从企业员工的视角来看,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往往需要各层级、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由财务部门制定预算工作标准,各部门、各子公司结合企业实际效益编制预算数据,财务部门汇总与分析各预算主体编制的预算数据,从而取得精准的预算成果。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拉近了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各层级之间沟通的有效性,促使后续的经营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也为企业更加全面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及经营计划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二、完善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一)实现国企资源的配置与优化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企业资源的高效配置是决定企业获得长效发展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效率的资源配置能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转效率,为企业生产、收支循环增速,促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始终保持在健康水平;低效率的资源配置不仅提高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难度,会阻塞资金循环的渠道,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往往处于“枯竭状态”,从而造成严重的财务风险。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要想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只能以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方式进行。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能有效提醒国企的领导层发现资源配置的弊病,为企业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及经营策略打下基础。与此同时,优化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能使一众国企摆脱“浪费资源”的现状,切实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国企可持续发展。

(二)支持国企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求国有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系统分析和研究各种经营管理的具体数据,通过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参与到预算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制定符合当前国有企业发展状况的全面预算方案,确保全面预算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除此之外,高质量的全面预算分析工作强调国企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各部门得以在工作中深入交流,不仅有利于国企的内部团结,还能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三)提高国企预算控制能力

在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不仅可以准确把握企业运营情况,还可以监督和评价各级预算责任主体。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各级预算责任主体的数据信息得以被集中汇总,财务部门可以依照企业发展的需求,系统分析与统计各级预算责任主体,从而实现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的目的。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将绩效与发展相结合,制定有利于国企长期发展的战略,从而加强企业的预算控制能力,在降低国企经营风险的同时,也能保障国企在市场竞争环境中行稳致远。

三、现阶段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难点

(一)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在我国,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应是一项完整的制度。由于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国企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内部制度,仅有财务部分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导致国企内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系统性、全面性运作不足。而在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分析时,往往缺乏对现实经营活动的深入分析,导致无法及时掌握影响因素的变动,再加上各层级、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参与,信息传递不通畅,还会影响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效果。

(二)预算监管机制落实不足

在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往往只注重制定预算,而缺少对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规范,也正因如此,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效果难以得到真正体现。在预算编制工作中,相关部门在规划预算管理工作时,应更加关注预算的实施投入,充分发挥各层级、各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收支与预算不符、投融资计划实施受阻等。对此,企业应依照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减少不确定因素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这种立足现实、及时止损的经营管理思路是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总而言之,预算监管机制不仅是国企机制上的“保险”,更是管理层管理理念上的“闸门”,只有监督意识深入人心、监督机制深刻落实,才能保障国企稳定发展。

(三)预算考核制度不够健全

部分国企预算考核工作的效果不甚理想,主要由于国企缺乏专门的评估部门,也尚未划分预算考核的相关岗位。在评估员工时,容易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如果没有专业的员工监督,容易导致考核工作浮于表面而难以发挥实际作用。除此之外,有些国企内部也缺乏对预算考核制度形成制约的明确规定,导致国企内部的考核往往定义模糊、内容随意,标准也不能深得人心,从而削弱了考核工作的实效性。

四、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在我国,国有企业一般都是在政策支持下成长起来的,这也说明我国有些国有企业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并未充分接受市场的考验,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也往往由于资源的倾斜而处于欠发展阶段。因此,要实现国有企业的迅速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需要不断改革,打破舒适的环境,为其注入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

首先,国企要主动融入市场环境,摆脱舒适圈,充分适应市场竞争机制,将全面预算作为探究市场的工具,依靠各预算责任主体分析与思考未来市场环境和经营目标,结合当下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做好预算工作。

其次,在实现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后,新的优化重点应放在预算执行的监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管理层要还需监督各预算责任主体,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与调整,促使预算执行始终与公司的战略发展与经营方向一致。

最后,制度的革新归根结底是人才革新,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需要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才支持,需要具备开创性思维模式的人才,为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革新打开思路,同时也能以“身体力行”的实干性促使该项工作全方位落实,从而提升国有企业预算执行能力。

(二)提高全面预算执行的实效性

在开展全面预算工作时,首要任务是进行预算编制,预算编制的科学与完成程度是影响整体预算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往往会对预算编制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但对于预算执行环节的工作,企业也应提高重视程度。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突发情况,企业应设立机动部门,及时应对风险,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从实际角度出发,强大的执行力也意味着更高的觉悟与责任心,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与基层工作者必须清晰地认识到预算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观念,由内而外形成强大的执行能力,与外部的强制性约束制度相辅相成,共同为国企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落实提供支撑。总而言之,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工作中,执行力与专业素养将成为制度之外的重要发展方向,无论多么精妙的体系,如果缺乏精准、高效的执行,也将成为“无根之水”与“空中楼阁”,难以发挥实际效用。

(三)完善预算考核机制建设

从根本上来看,预算考核制度是确定维持预算平衡“红线”的关键机制,是决定国企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效果的关键。因此,国有企业要更多关注内部考核制度的革新,建立能与现行预算管理工作相匹配的考核制度。在进行预算考核的过程中,公司应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与未来的发展前景,分析各预算责任主体指标的完成状况与指标设定,科学、客观地评判各预算责任主体的工作完成情况,继而依照预算工作的考核结果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第一,国企应在内部设立独立的考核部门,在年度考核时,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人员共同参与考核,从而确保考核结果公正客观。

第二,国企应围绕实际情况建立配套的考核机制,以机制的强制性全过程监督考核方法的实施及考核结果,尽量降低考核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发挥预算考核机制的激励作用,为国有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内部管理工作的优化带来实际的促进作用。

仅有预算制度的“兜底”只能确保国有企业经营收益,并不能实际激励员工,因此,国有企业也应重视考核机制的建设,以经营收益上限的提升实现整体经营能力的提升,为国企带来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

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力量,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前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场上诸多私有制企业的发展为国企的改革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实践也证明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完成度,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应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缺陷、预算监管机制落实不足、预算考核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以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高效的预算执行力、有效的预算考核机制为国企全面预算体系的建设打开前路。

参考文献:

[1]胡伟静.国企财务预算战略体系构建的路径分析[J].市场周刊,2021(06):102-103.

[2]刘宝荣.国企经济管理中的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分析[J].品牌研究,2021(07):206-208.

[3]赵兵.提升国企财务管理效能的策略分析[J].财经界,2021(11):122-123.

[4]邓云.我国地方国企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首席财务官,2021(17):76-77.

[5]常仕华.关于加强国企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研究[J].品牌研究,2022(17):259-262.

[6]赵坤.全面预算管理在国企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首席财务官,2022(05):88-90.

[7]王佳悦.基于财务风险防控视角的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22(16):145-147.

猜你喜欢
体系建设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若干思考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