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
随着消费者对商品的了解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网络配镜的繁荣发展,眼镜产品的真伪问题成为热议话题。讨论中不乏高质量的准确内容,但也有一些来源于个案的片面观点,或者干脆就是错误的信息。其中,镜片防伪标记的讨论度很高。线上线下都有消费者在收到成镜后因找不到防伪标记,或防伪标记“货不对板”,产生客诉,甚至差评。加之部分眼镜自媒体和营销号为博取流量,扭曲事实,为行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镜片防伪标记是镜片厂商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强化品牌形象与信任度额外做出的努力,消费者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镜片防伪标记,眼镜零售企业在经营中又该如何应对关于防伪镜片的那些事呢?
单从外观来看,不同厂商、不同价位段的镜片产品很难直接进行区分。即使是最有经验的从业者,单纯通过底色和膜层顺滑度来判别也可能“翻车”,更遑论消费者。因此,厂商们在镜片包装袋防伪的基础上,又加上了镜片防伪标记这一新的辨识方式。其主要作用有:保障消费者权益,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增强品牌形象和产品信任度;帮助消费者区分不同品牌和型号的镜片。防伪标记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激光镭雕、夹层标记、雾显标记等,其图案包括品牌标志、子系列标志、镜片参数。
目前,市场上主流品牌基本都有防伪标记:第一种是激光镭雕,在镜片加工完成后通过激光打上,在特定的光线角度下可以被看到;第二种是雾显,即在镜片的膜层上烧灼或喷涂出防伪标记,因其与本身膜层的不同物理特性,对着镜片哈气后就能显示;第三种是镜片生产过程中在基片上进行刻印,刻印完成后再进行镀膜。这三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如激光镭雕美观度较高,但成本也是最高的;雾显标记的成本最低,效果最明显,但其对镜片本身的膜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基片刻印不会影响镜片本身的膜层和光学性能,但不如前两种明显,消费者寻找起来需要花费一些功夫。
不同品牌的防伪标记的图案五花八门。比如,蔡司光学的镜片通常采用“Z”字形的防伪标记,部分系列的新品又会打上品牌Logo的盾形标记,旗下的一些车房定制产品既有普通防伪标记,又有定制信息的特殊标记。依视路光学镜片没有采用品牌Logo的防伪标记,而是将旗下经典膜层钻晶的“Crizal”作为雾显标记。凯米光学的普通款镜片会有“CHEMI”字样的雾显标记,而采用特殊膜层如U2、U6则会打上对应膜层的“U2”“U6”字样的标记。万新镜片同样采用雾显标记,根据新老款的不同,分为“WX”和“WR”等字样。豪雅光学的防伪标记为品牌名首字母H,采用膜层下刻印的方式,相对不明显,旗下的精工镜片同样也采用这样的刻印方式。明月镜片的防伪标记可谓种类最多,按照产品系列的不同分为多种,可以对应产品手册详细查阅。也有一些国外品牌没有做防伪标记,或是只在车房定制片上做了防伪标记。据笔者了解,欧美国家的镜片市场更多采取处方制,网络配镜不发达,一般消费者对于单光镜片也没有膜层、系列的讲究,厂商没有做防伪的需求。可以说,中国市场的巨大体量和复杂的竞争态势,是镜片防伪标记成为行业通行标准的动力。
为了不影响中心视野,镜片防伪标记通常被打在靠近镜片边缘处,这就导致在加工过程中有可能被磨掉,这也是实际经营中产生较多客诉的原因之一。通过网络留言可以看到大量消费者提问:“我购买的XX镜片加工后找不到镜片防伪标记了,是不是假的?”镜片防伪标记在加工中被磨掉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可能:第一种是镜框较小,镜片原片的直径通常为70mm,如果镜架宽度在45mm以下,立高在35mm以下,加工过程中就有可能无法保留防伪标记。第二种是有散光,单光镜片不区分角度,只要镜片光学中心对准瞳孔中心,加工时可以旋转镜片角度,避免磨掉防伪标记,但散光镜片要对准轴位,只能选取正反180°两种方向进行加工,磨掉防伪标记的可能性更大,如果镜框框高较小,就更难保留。
为了避免加工完成之后顾客产生质疑,零售店员除了熟练掌握所售产品信息,了解各品牌的标记内容、查看方式以外,在加工和沟通环节也要多加注意以下几点:
·沟通环节:在购买过程中,向消费者明确指出镜片上存在防伪标记,展示标记位置,指引消费者自己查看标记。
·加工环节:注意调整镜片角度,选取不会磨掉防伪标记的角度;如果由于散光轴位原因无法避免,可先与消费者沟通是否要更换镜框,利用图示向消费者说明原因,有条件的还可拍照保留证据。
·保留镜片包装袋、质保卡,做到几证合一,打消消费者的疑虑。
·售后环节:有的消费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可能获取了不准确的信息,或者不信任零售店,一定要备好各种物料、证据,积累经验后耐心应对,做到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