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助力高校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4-29 00:44李仲科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34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内部审计财务管理

李仲科

摘要: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而高质量的审计可有效促进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工作对内部审计促进财务管理并为高校带来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与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与优化路径,以期能够为领域内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审计;财务管理;高质量发展

DOI:10.12433/zgkjtz.20233409

在新时代高校治理工作中,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可以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并加强高校的各项管理,助力高校高质量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审计质量提升,可为高校教育事业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一、内部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一)节省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内部审计作用下,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及审计建议,能促进高校财务人员加强财务管理,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财务管理人员既包括高校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包括高校二级部门、学院、研究院、所属企业等单位中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在对高校的资产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中,通过数据分析、实地盘点、调查访谈等方法发现高校资产情况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教学科研使用的贵重仪器设备,购置成本高且后期维护费用高,该类资产的购置立项、论证、预算安排等方面需做好决策,一旦决策不当,重复购置或购置后闲置处理,将极大浪费高校的财政资金,也会降低资金使用的效益。而内部审计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监督作用,对浪费财政资金的问题提出相关管理建议,促进财务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全方位考虑预算下达与分配,从源头上避免财政资金浪费。

(二)消除风险隐患,加强风险防范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规范各种经济活动或行为,主要针对预算分配与执行的合理与有效性、资金使用的合规与效益性等层面开展工作,并定期整理财务报表,让高校管理人员充分了解高校的资金运转与财务状况,为高校管理者制定下一阶段高校的工作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此外,在高校财务管理开展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凭证、账簿、报表及其他档案资料,可为日后开展审计工作提供资料。

高校需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规避财务风险,而内部审计可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有效划分高校财务风险范围,全面评估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同时检查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效果,有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内部审计有助于识别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类风险,并促进财务管理人员防范风险,有效减少直至消除高校治理的内部隐患。内部审计工作能在财务管理的基础上从全局出发监管高校的资金分配和使用,辨别经济活动是否存在隐藏的财务风险,发现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细微之处的风险隐患,监督经济活动或行为,为高校管理人员提供风险预警与控制方法,并做好解决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工作,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二、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的受关注和重视程度还不够。一方面,高校管理人员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开展。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及其成效与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有着紧密关联。另一方面,高校其他人员对审计工作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也会影响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只有在高校管理者重视审计、其他人员了解审计并配合审计的前提下,审计工作才能有序、高效地开展。在实践中,有些高校管理者更重视教学和科研等高校主要工作,更关心高校教学科研指标的提升,而对内部审计的定位和作用不够重视。也存在部分人员不配合审计甚至抗拒审计工作,或表面上迎合审计但事实上面对审计时有所隐瞒等情况。以上这些情况都会给审计工作造成极大不便。

(二)大数据时代要求改进审计方法

在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中,对人工操作的依赖性过大,这种固化的工作模式会限制高校内部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单纯依靠人工进行内部审计,一方面,工作效率较低。审计工作相对繁杂,如果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面对繁杂的审计资料和数据时,会显得顾此失彼,容易影响效率。另一方面,不利于全面发现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审计一般通过抽样调查,样本选取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部分高校正聘请专业人员开发专用的审计软件或审计系统,但新开发的功能还有待完善,例如,大部分功能与普通的办公软件没有本质区别,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审计信息化的建设。

大数据时代更注重复合型人才,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既要精通财务、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又要掌握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的能力,对人员素质要求更高。现有审计人员既面临知识更新和补短板的挑战,还要打破部门的信息壁垒,实现互联互通,加强部门的沟通合作,具备更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此外,审计人员还要更加关注信息安全。一旦数据丢失或泄露,将会导致被审单位的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保密,是未来审计工作面临的一项新挑战。

(三)内审职能转变需要经过较长的过程

审计工作越来越强调内审职能转变,不参与业务部门审核流程,着重发挥审计独立性、监督性。将内审工作从高校业务中剥离,也存在剥离的标准难以严格限定的困难。在实践中,内部审计会影响高校其他业务决策。如何将审计工作与业务工作实现更好地剥离,彰显审计的独立性和监督性,这也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问题。

三、助力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审计优化路径

(一)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内部审计对于高校的治理十分重要,要想助力高校高质量发展,高校管理者必须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提高在日常工作中的关注度,并在管理过程中参照审计报告或管理建议书等,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偏,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确保高校高质量发展。另外,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审计宣传,根据工作开展情况下沉学院、研究院等单位进行审计业务宣讲,让相关单位进一步了解审计工作,提高重视程度,同时加强单位各项管理工作,规范业务流程。

(二)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改变了审计方法,提升了审计效率,增强了问题分析和预测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学校的重要部门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大数据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变革,是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机遇。在大数据条件下,审计人员不再局限于成本效益下的数据样本,可以收集更大数量的审计数据,并对庞大的数据进行筛选、整合、汇总,迅速查找有用的信息,借助计算机分析数据的变动情况及反映的问题,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使审计工作更加高效。数据的增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对高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判断,及时提出管理建议,在源头上预防问题发生,发挥审计“温度计”“体检表”的作用。

高校应积极创新内部审计方法,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强化大数据审计思维,增强大数据审计能力,注重大数据使用和分析,提升审计方法手段,提高审计质量。加强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其他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以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内部审计工作确定审计的目标与审计重点后,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整合各个单位提交的信息,由人工智能技术对信息进行初步核算,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统筹调配内部审计工作内容,避免重复性工作,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助力高校高质量发展。

另外,要特别关注信息安全问题。引入审计系统维护的保障技术,避免大数据审计系统信息泄露,防止恶意盗取关键信息,减少对审计工作以及高校的损害。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由专人负责系统各部分的工作,不得跨越职权违规操作,规范工作要求,使审计工作高质量进行。

(三)加快内审职能转变,更好地发挥审计独立性和监督性

内审职能转变要求审计不参与业务部门审核流程,着重发挥审计独立性、监督性。内审部门应进一步梳理需要参与的业务,促进业务部门发挥主体职责,把审计从业务流程中剥离出来,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利剑作用。高校应厘清管理和监督中职责不清、界限不明等问题,区分业务部门主体责任和内审部门监督责任,避免陷入审计监督介入业务开展的误区。

内审部门的主责主业是围绕高校的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对高校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发展规划、战略决策、重大措施、年度工作计划执行、预决算、财务收支、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绩效、国有资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采购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而对于其他业务部门在业务管理活动中应采取旁站式监督,避免影响其他部门决策。但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剥离,在界定与划分上存在难度。这就需要内审部门明晰职责界限,根据高校实际情况以及管理者的管理需求,采取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审计监督和审计咨询服务。审计监督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审计之手也不能无限延伸,准确把握内部审计工作定位,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四)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新时代要求加快高校内审职能转变,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在推进业务部门履行主体职责以及内审部门发挥监督作用中寻求更好的平衡,不断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需要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创新审计方法、优化组织方式、突出审计重点,按步骤、分层次、有重点地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消除审计监督盲区。

第一,根据委托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职尽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增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计划性和时效性,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为规范权力运行、提升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风险的重要作用。第二,针对高校建设过程中的重点方面和重点项目,开展专项审计,以点带面,加大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力度,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第三,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全面梳理高校下属单位的经济活动,规范相关单位预算执行、收支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促进规范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下属单位查漏补缺、出谋划策,促使其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全覆盖。第四,开展工程结算审计,规范项目管理行为,推进高校工程建设,改进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工程造价,防止施工单位高估冒算,节省建设资金,加快高校发展步伐,助力高校高质量发展。第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根据完善高校治理的需求,针对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通过揭示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健全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议并督促执行。加大对经济活动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监督机制。第六,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信息沟通,下沉至学院等单位,服务教学科研,加强审计政策的宣传。第七,针对高校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审计管理建议,发挥内部审计“经济体检”作用,做好高校资产“看门人”。

(五)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

第一,将审计整改落实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点,加强审计结果运用,提高审计整改成效。第二,内部审计部门应建立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台账,及时跟进后续问题整改,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调沟通,定期向高校管理者汇报整改情况,营造重视审计整改的氛围,以此加强审计整改落实,堵塞管理漏洞,提高高校管理绩效。第三,根据工作情况建立审计结果通报制度,审计部门在高校管理者审批之后,通过分析报告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第四,明确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对照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台账进行落实,对纠正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第五,加强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探索内部审计与内部纪检、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方式,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共用等机制,使审计结果发挥最大作用。第六,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在专项工作中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做好各部门协作,共同监督高校各单位专项工作开展情况,有效助力高校高质量发展。

(六)适应新时代需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内部审计队伍

按照“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要求,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内部审计队伍,是从党中央的高度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应激励审计人员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履职尽责、遵守职业道德,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宏观政策研究能力和审计信息化能力。同时,实行审计人员轮岗制度,审计人员轮岗可分为外部轮岗和内部轮岗,轮岗到高校其他部门了解业务或者在内审部门不同业务之间进行轮岗,让审计人员接触不同的工作领域,有利于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此外,加强审计人员学习培训和后续教育,优化人员结构,充实审计力量,引进精通财务、会计、审计、法律、工程、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审计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对财务管理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高校节省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消除风险隐患,加强风险防范。但内部审计也面临不少挑战,需要从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快内审职能转变、推进审计全覆盖、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内部审计队伍等方面不断优化,助力高校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路,郭莉.高校内部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探析[J].商讯,2020(12):52-53.

[2]申娟.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探究[J].财会研究,2020(07):61-63.

[3]刘菲菲,王克宏.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审计全覆盖问题探讨[J].会计师,2022(06):69-70.

[4]成卓.高校审计结果运用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创新研究,2020(15):186-187.

[5]陈铭河.关于保障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探讨[J].上海商业,2021(01):98-100.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内部审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