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探讨和建议

2023-04-29 19:17杨文佳赵鹏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7期
关键词:创新分析

杨文佳 赵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生产生活水平,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近年来,各地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日益暴露出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诸多漏洞和短板。基于此,本文从城市安全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创新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安全;分析;创新

新形势下,我国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给城市安全发展带来了挑战。城市安全发展更加强调城市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继续推进分行业和领域“小安全”的基础,着重构建覆盖城市运行各个环节、各个主体、各项工作的“大安全”格局十分必要。

一、城市安全发展的现状

(一)城市安全发展历程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例如,生产安全、出行安全、居住安全、社会安全、食品安全等,城市安全已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从1978年到2021年末,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化率由17.9%提升到64.72%,全国城市数量达691个,其中百万人口城市有93个。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城市工作,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为推动城市安全发展,夯实安全基础,安徽省、四川省、山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和重庆市等地先后开展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并积极探索开展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加快建成以中心城区为基础,带动周边、辐射县乡、惠及民生的安全发展型城市。当前,我国城市安全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安全发展已成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二)城市安全发展重要意义

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而言,城市安全是基本前提。对于民众而言,城市安全是基本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大量涌现,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部分城市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水平与现代化城市发展需求不适应、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一些城市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例如,广东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等,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暴露出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着不少的漏洞和短板。安全是城市发展最基本的基石,没有基本的安全支撑,城市的公共生活就无法实现正常运转,城市的内在价值也就无法生动体现。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城市更安全、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

(三)城市安全发展的核心

城市安全发展的核心并不是城市本身,也不是城市用地、承建的建筑等,而是城市中的每个人。城市安全发展的内涵是确保人的安全,工作方向是减少城市安全运行的风险,提高社会的治安水平。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城市安全运行面临的是风险种类多、关联性强,事故的连锁性和耦合性较高。安全风险管控的重点是既要解决生活中概率高、影响小的事件,又要重视风险较高和影响较大的公共事件,同时还要关注新增风险。推动城市安全的核心要素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城市源头治理和风险管控,有针对性的制定管控措施,鼓励社会共治,不断减少城市安全运行风险。

二、当前安全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城市安全发展的情况,笔者聚焦城市安全发展中的基层单元——街道,通过调研、走访数十个街道,发现安全城市发展现状具有如下表现:

安全基础需进一步夯实。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密度加大,部分城市基础安防设备设施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同时,新产业、新行业的兴起给城市安全运行带来了压力。

风险防控需不断强化。城市街道管辖生产经营单位数量繁多、行业众多,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危化行业、工贸行业、建筑施工、城镇消防及交通运输等各行业领域事故风险并存。采取有效的方式定期对城市进行风险评估,掌握风险情况十分必要。

信息流转需及时高效。每个行业领域的安全管理都涉及多个部门,在监管环节分割的管理模式下,各部门信息流转对城市安全综合监管影响较大,确保信息流转通畅是提高安全监管效率的有效方式。同时,安全工作也需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方式。

应急救援专业性有待提升。虽然各地大多建有微型消防站,但配置的应急力量大多由街道、社区的兼职应急人员和网格员构成,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需通过不断的培训与演练提升实战能力,才能有效发挥微消站“灭早、灭小、灭初期”的作用。

安全宣传教育有待加强。安全宣传是提高群众安全意识的主要途径,但现阶段各层级通常采用安全宣传活动、微博微信平台及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开展安全知识普及,受众有限,宣传效果不明显。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安全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全民安全素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不断深入。

三、推进安全城市发展创新重点

结合国家在城市安全发展的趋势及调研结果,新形势下城市安全发展的重点为:

(一)系统开展城市整体风险评估

当前,城市安全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系统解决生产领域普遍存在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问题,需要全面评估一个城市的整体风险情况,对企业“点”、行业“线”、区域“面”多个层面进行系统评估。项目评估过程要有明确的系统流程,遵循定量化、分类分级、整体性和网格化原则,从点到面,以“明确城市安全问题范围—系统划分评估单元—系统辨识城市风险源—系统评估城市风险源风险水平—系统划分风险等级—全面评估城市安全整体风险”为工作主线,层层递进,逐步实现对城市安全风险的全面评估,为实施风险分级管理提供支撑。

(二)完善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城市安全发展的重点是风险管控,将风险放在隐患前,将隐患放在事故前。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应是多位一体的,在政府层面精准管控,在企业层面落实主体责任,不断丰富管控手段,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全员参与,达到社会共治,构建完善的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1.政府精准管控

在政府层面可以结合城市实际的安全风险情况,重点从以下方面实现精准管控:

第一,在谋划顶层设计上,科学系统制定安全发展规划。政府应加强城市发展规划与安全生产的统筹协调,将风险评估成果应用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空间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等。通过制定行业准入标准、行政许可审批等多种方式有效控制行业领域风险。严格城市内高风险企业、高风险项目建设安全准入,从源头上管控安全生产。

第二,在安全监管上,深入开展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制,要从责任明晰化抓起,将纪律放在首位。从制度体系建设、职能职责体系建设、考核奖惩体系建设三方面入手,实现清单制管理,让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更加清晰明确,把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岗位、明确到人,不断提升政府的监管效能。同时,要以“巡查—检查—考察—考核—调查—问责”的日常工作流程,推进政府“安全+发展”两手都要硬的落实,将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和保障措施落实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全面推进安全城市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

第三,在科技兴安上,重视专业化力量的引入和支撑。积极探索现代化安全监管模式,借助社会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安全科研团队的力量,充分利用专业化的服务为城市安全提供多、快、好、省的保障,解决监管人员数量少、专业性不够的局面。同时,依托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深化应急产业、安防产业、城市安全保险产业以及智慧化安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拓宽科技兴安之路。

2.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在城市安全发展的进程中,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企业不能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企业重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切实落实主体责任。

第一,升级改造生产工艺。企业要立足长远、提高认知,不能只注重效益、品牌、市场,要始终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要将设备采购、工艺选择方面将安全性能作为重要指标,积极升级与改造生产工艺,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同时,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与双预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安全水平。

第二,积极开展专业化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企业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把专业技术交给专业的技术团队,借助第三方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如中介、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的力量,提供双重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清单制建设、安全教育培训等技术服务,夯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

第三,企业要扎实做好安全培训教育。严格落实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对法人代表、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企业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技能,提高安全防范、自救互救能力。

3.丰富管控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为管控手段的科技化、智能化创造了优越条件,在城市安全发展过程中,管控手段包括:

第一,城市安全“一张图”建设。根据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成果,绘制“红、橙、黄、蓝”四色等级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通过高分卫星、无人机等高科技监控手段,对城市发展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部位进行监测预警,构建城市风险源“一张图”。详细、动态展现域内风险源现状,使政府快速掌握风险动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降低城市运行的风险。

第二,城市安全“一张表”建设。统筹考虑城市安全发展中企业的重要作用,在政府日常监管过程中,要抓重点、抓核心,找出导致事故的相关指标,制定重点环节检查表,为一线检查人员提供方向。对企业而言,要建立信息及风险源状态及关键指标的基础档案,形成一张表,并进行公示,形成公众监督的良好格局。

第三,城市安全“一张网”建设。城市安全治理离不开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可借助信息化手段,整合政府各部门、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各方资源,建立多级联动机制,创建多位一体的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宣传引导、激励等方式,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城市安全建设中,构建群防群治管理体系。通过政府监督、企业落实、群众参与,逐步形成城市安全风险管控一张网,推动社会共治模式。

(三)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第一,建立互联互通的城市安全应急救援管理机制,综合绘制城市公共应急资源分布电子地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多部门应急救援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实现多部门协同预警发布和应急响应处置,逐步形成完备的应急救援指挥网络体系,达到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指挥决策、应急调度、综合联动和快速响应,以此提升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

第二,强化应急预案实操与时效作用,针对性编制政府主要领导及各部门、各层级“能用、管用、好用”的应急实操手册;指导示范企业编制车间、班组、岗位层级应急处置与救援手册。同时建立应急分级建设、分级演练、合成演练机制,创建第一时间控制灾变的化险模式,实现政府预案与部门、企业预案的有效衔接,最终实现对重特大事故高效快速应急响应的能力。

第三,探索政府购买第三方机构的应急救援服务模式,促使政府集中行政资源和精力,强化监督管理,提升行政效率。同时,由第三方机构提供专业化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服务,提高应急救援公共服务质量。

(四)做好安全宣教工作。

第一,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各单位参与的活动协同机制;利用多种形式定期开展安全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加强针对特殊人群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安全政策法规咨询及安全法律援助。

第二,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协会)、社区宣传队伍、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基层组织优势和队伍力量。

第三,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建立街道安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针对政府、企业、公众等层面开展常态化安全教育培训,强化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一线员工、临时用工和劳务派遣工的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政府监管人员、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及业务技能水平。

第四,进一步拓展宣传教育平台,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扩大官方微信、微博、网站影响力和覆盖面,积极引导辖区居民关注,定期推送安全知识。

四、结语

从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看,城市安全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需进一步发展。因此,要继续深化政府的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完善的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应急能力建设,加快提高城市安全管理智能化和智慧化水平,构建多层次、精细化、强实效的群防群治体系,推动安全城市健康、和谐、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革.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重大意义和要点解析[J].中国安全生产,2018(07):7-9.

[2]关注安徽城市安全发展[J].劳动保护,2019(06):12-13.

[3]吕慧.城市安全文化建设思考[J].安全,2021(04):27-31.

[4]刘璐,林永明,袁广玉.浅谈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工作的问题、形势与挑战[J].中国安全生产,2021(07).

[5]杨志刚,戚丽华.广东佛山:创建智慧安全城市治理新模式[J].中国安全生产,2021(11):46-47.

[6]熊志军,孔晋华,张爱玲,等.以安全之姿,护航古都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洛阳市城市安全发展侧记[J]. 中国安全生产,2021(11):24-37.

[7]郭煦.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体制如何构建[J].小康,2021(34):58-61.

[8]张洋杰,张方舟,李迪,等.城市安全发展状态评估: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2(02):38-47.

猜你喜欢
创新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