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西南小清河的汇湾处,有一个临水而成的小村落,村庄百余户人家,世代以耕种为业,那里就是生我、养我、启蒙我的家乡。在我家老屋的房后,有一棵四十多年前母亲亲手栽种的老榆树。在我看来,这是一棵充满母爱的幸福树、亲情树、思乡树。
依稀记得,那是自己上小学时,因为老屋在一次暴风雨中坍塌,没法居住了,父亲和母亲决定翻盖新房。房屋落成后不久,母亲从隔壁村的集市上,买来大拇指粗细的小榆树,栽种在屋后。母亲百般呵护幼树,每天施肥、浇水,盼其快快成长,照顾树成长便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岁月轮回,年轮更替,四十余年的风霜洗礼,榆树越来越粗、越来越高,懂爱的喜鹊也在上面安了家。每当回故乡时,远远望见高耸天空的老榆树,我内心莫名地兴奋:老家近在咫尺喽,妈妈在那等我回家呢。
宅旁野地绿浓荫,累累榆荚回报春。年少的自己有许多的不知和不解,每每问母亲为何对榆树如此用心照顾。母亲总是半开玩笑地说,榆树是摇钱树,等树长大了,就可以摇落铜钱了。其实,榆钱儿是榆树的种子,因为它的形状和古代的铜钱类似,故人们称之为榆钱儿。每到春天,榆树的枝枝丫丫,便泛起了淡淡的绿意,继而由绿淡入鹅黄,一串串,一嘟噜,一嘟噜,看了令人垂涎欲滴。
榆树是先吐出榆钱儿再长出叶子的树,榆钱儿可以直接入口生吃,味道清香略带一丝甜味,是小孩子的最爱,但最好的吃法是“粉蒸榆钱儿”(用榆钱儿和白面粉搅拌蒸出来的一种饭)。每当榆钱儿成熟季,母亲便把榆钱儿捋下来,在盆里洗干净,然后掺上白面粉,放上一点盐,在大锅里蒸。出锅后,就着拌好的咸菜丝或者蘸上蒜泥,味道咸甜香脆,嘴里充满了别样的感觉,在孩提时代就是一顿饕餮珍馐,让人吃了欲罢不能。后来才知道母亲种这棵樹的缘由,母亲经历过资源匮乏、少衣缺吃的年代,特别是在没有粮食吃的时候,榆钱儿拯救了很多饥饿的人,所以母亲就种下了这棵“摇钱树”。看似种下的是一棵树,实则是种下了一家人的希望和寄托。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老榆树浓密的枝叶像一把大大的伞,给整个院落带来了阴凉,榆树下便成了我和发小玩伴们的乐园。春日结榆钱儿时,榆树下就不乏馋嘴的小食客,我和小伙伴们没有丝毫的顾忌,一串串捋下来,塞进嘴里狼吞虎咽,舌尖上立时荡漾开了甜丝丝的清香味。有时喜鹊也站在枝上坦然地分享这天然的美食。饱食之后,大家嘴都染成了淡黄色,大有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感觉。夏日的乐趣,则来自叶间的蝉鸣与晚饭后树下的故事。老屋东边就是一条小沟渠,常年溪水潺潺,流经门前,汇入小清河。盛夏晚上,在绿荫如盖的树下,清风拂面,蝉鸣悠扬,或纳凉嬉戏,或观棋赏月,或听蛙唱蛐叫,俨然构成一幅六月清凉绿树荫、楼台倒影入池塘的画卷。秋日,霜染榆叶黄,秋阳穿过金碧辉煌的叶蓬,洒落在树根周边的地上,光影斑驳。在秋风肃杀下,落叶似彩蝶翩翩起舞,飘落地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叶落归根,自然界的植物也懂得反哺感恩。隆冬,在寒风凝裂中,老榆树树干则显挺拔伟岸,光秃的虬枝粗细分明,弯曲各异,错落有致,翘首天空,展示出雄伟与高傲,坚毅与坦然,像一个忠诚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那座老屋。叶落后,喜鹊窝也显露出来,高高地耸立在榆树杈上,在寒风里显得有些孤单清冷,太阳出来后,几只喜鹊懒洋洋地从鹊窝里探出来,在枝头上跳来跳去,不时发出几声“喳喳”的叫声,给寒冬里的老屋带来一丝生机。
到县城上高中时,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每次母亲知道我放假将归,就会早早地站在老榆树下,不停地向北方远处张望。当母亲羸弱的身影进入我的视线,心酸和幸福交织的泪水就溢满了我的眼眶……每次返校时,母亲都要一大早起来忙活,烙饼,炒咸菜,做辣椒酱,凉透后装进一个个铁饭盒,塞满一大包让我带上。出发时,母亲都要站在老榆树下再三叮嘱,目送我骑车远行。蓦然回首时,发现母亲瘦弱的身子依在老树下,风吹动着她的白发,久久不愿放下她那挥动着的手。那一刻,我为不能飞跑回去拥抱母亲,只能故作轻松地向她招手,把自己的背影留给母亲而倍感酸楚和无奈。工作后,每当回老家时,母亲也总是风雨无阻地站在老榆树下翘首企盼,原来老榆树身上的条条纹路,早已深深地镌刻了母子亲情的温馨和母亲对儿子的不尽牵挂。母亲,在别人眼里是一个柔弱的女人,但在我的心里却是一枚定海神针,只要母亲看着我,我就心安,行有动力,魂有归处,就有享受不尽的温暖。
榆树浑身是宝,农村有谚语“春吃榆钱儿秋食皮”,榆木可雕家具来装饰。据说榆钱儿可以降低人体的火气,具有止咳化痰、杀菌、消肿、健脾胃的功效,还含有很高的钙和磷,吃后能安神醒脑。这是从健康的角度解读榆钱儿,但在饥荒年代人们吃榆钱儿,完全是生活所逼迫,仅为填饱肚子,这也是母亲种树的远虑初衷吧。新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的生活丰衣足食、丰富多彩,饥饿难耐的痛苦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今天,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挖野菜、捋榆钱儿、摘槐花等品尝原生态美味,已是当下老百姓的一种新时尚和新享受。
然而,今天母亲却再也不能享受在自己栽种的榆树上捋榆钱儿、品尝原生态美味的美好生活。母亲和老屋,还有老屋后的老榆树,一起在岁月里沧桑着、伫望着,年复一年。这种轮回到2012年的秋天中断了,国庆节上班的第一天,接到父亲的电话,说母亲突发脑溢血送往了医院,哪想到,直到母亲走的时候,我还在单位忙着迎检。等到迎检结束,我匆忙赶到医院,在重症监护室看到母亲已经没有了意识,只是微睁的眼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我泪流满面地说,妈妈你一定要挺住呀!我会想办法的。刚说完,妈妈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原来母亲是在等见儿子最后一面啊!对于母亲的离去,我内心充满了悔恨与愧疚,回想起母亲曾说过头疼,我却大意地没有放在心上,故没能及时带母亲到医院检查诊治,恩重如山的妈妈啊!儿子永远亏欠您了……
母亲走了,深嵌着母亲爱的温度的那棵老榆树,是否感到悲凉孤寂?是否对生活还饱含热情与希望?是否还能具有奋力向上的挺拔之力?我站在老榆树下,轻轻抚摸着这粗杂的树干、褶皱的树皮,只能深深叹息。此时我终于明白,老榆树纵横的枝丫,已经交织成了一片无尽的思念和守望,不论风寒日晒,它依旧静静守候老屋,守候母亲对家人的牵挂,一年又一年,一春又一春。母亲是一种岁月,对我而言,母亲是一种永远值得洒泪感怀的岁月,是一篇总也读不完的亲情故事。如果岁月是一支清远的笛,母亲便是那首轻吟浅唱的离歌,为一双儿女遮风挡雨。母亲一生要强,个性坚韧,遇到任何困难,总是无限地吞忍与坚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太深,做儿子的注定一辈子亏欠!
老榆树是一种牵挂,老榆树有着母爱情怀,她一半青绿,为我遮风挡雨,一半扎根在我心里,给了我一生的牵挂和惦念。沧桑历遍,老榆树站在岁月的渡口,提醒我记得那条回家的路。当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才懂得母亲每次远送的目光,是多么五味杂陈,有心疼,有骄傲,是不舍、无奈,含怜惜、深爱、祝福。天下只有母亲的目光,能包容这么多动人的情感和色彩。故乡的天空依然空旷、蔚蓝,望断秋水,却再也看不见母亲那慈祥的笑脸,再也看不见母亲那默默相送的身影。
几十年过去,母亲当年捋榆钱儿、做烙饼的往事,时时飘荡在记忆里。如今,每到春季回老家我都去拥抱一下老榆树,似乎是和母亲心有灵犀的拥抱,我深情地仰望着那满树清香的榆钱儿,这已经不只是风景和美味,而变成了一种深深的怀念。
纪明涛,山东平度人,1975年1月生,毕业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从事文字工作多年,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体悟、人生感悟。诗歌、随笔、散文等多发表于报刊。
责任编辑: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