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思考

2023-04-29 14:21于优雅唐莉
秦智 2023年9期
关键词:文理学院概论二十大

于优雅 唐莉

[摘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二者之间的具体关系,为实现二者融合建立基础;其次说明将二十大精神融入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意义,以突出实现二者融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最后要实现二者的融合,最为关键的问题应该要落脚到如何融入,即融入的途径方法。

[关键词]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四川文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9.029

2022年9月,四川文理学院在秋季学期首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以下简称“习思想概论”课程),该课程作为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下简称“习思想”)理论内容的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和政策性强三大特点。正是这三大突出特点,要求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结合和融入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讲话精神以及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因此,随着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关于将二十大精神融入“习思想概论”课程这一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二十大精神和“习思想概论”课程的关系

将二十大精神融入“习思想概论”课程,需要弄清楚的首要问题是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习思想概论”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我国发展举旗定向、精神面貌、奋斗目标这一主题向全国人民作了汇报。“习思想概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是由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品的“习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课件,共包含十七讲内容,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相关专题。[1]而二十大报告全文共分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十五个部分内容,从每一部分具体内容可以得出,“习思想概论”课程需要融入二十大报告中最新的理论成果,比如在课程中第一个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二十大报告中对应“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部分,其中提到了归根到底两个“行”和六个坚持等,这都应该融入到“习思想概论”课程当中,成为该课程的重要内容。[2]

(二)党的二十大报告为解读“习思想”提供了历史现实逻辑

在二十大报告中,第一部分聚焦我国过去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历史性变革,指出十年时间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并且具象化、全方位展现我国当前取得的具体成就,既有理论层面的总结提炼,也有实践层面的事实阐述。[3]“习思想概论”课程作为分专题教学的课程,对于每一个专题的教学,学生在理论层面的深入学习是需要教师从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来加以论证和说明的。立足当下,对过去中国所取得成就的全方位概括正好为我们深入解读当前我国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三)宣扬二十大精神和开设“习思想概论”课程有着共同的价值归宿

二十大会议结束之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势不可挡的热论二十大浪潮,各大高校也不例外。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使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让其青春在为祖国发展做贡献中大放光彩,使其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其核心目标是完成立德树人使命,培养青年大学生成长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时代新人。因此,在高校宣扬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开设“习思想概论”课程,二者在最终的价值归宿上是完美契合的。

二、二十大精神融入“习思想概论”课程的重要意义

将二十大精神融入“习思想概论”课程,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深刻理解该课程理论内容、全面领会二十大精神,激励其奋力拼搏、努力进取。

(一)有利于拓宽“习思想概论”课程的理论深度,强化系统学习

四川文理学院于2022年9月开设该门课程,授课对象是大三学生,三个学分,“2+1”授课模式。由于该校大三学生在大二下学期已经修读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程)前七章内容,因此开设“习思想概论”课程也必须做到与学生已经修读了的“概论”课程区别开来。“习思想概论”课程以课件为依托,分专题讲授,而要想讲好“习思想概论”课程,就要在专题化教学中注意把握提高“习思想”的理论深度。

二十大报告一经诞生,就势必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的行动指南。讲好学好“习思想概论”课程,全面掌握“习思想”,离不开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大重要会议上所作的讲话和报告的深度钻研,其中就不能不对二十大报告这一篇有着理论深度和历史厚度的经典文献细细揣摩、认真品味,而这一过程就是在不断增强“习思想概论”课程理论深度。

(二)有利于扩大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面

四川文理学院为学习领悟二十大精神,学校各层面以二十大为主题举办了各类活动。“习思想概论”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三学生,其大三阶段修读课程较之大一大二减少很多,参与学生工作和各类活动也大大减少,对其思想动态的了解和把控就需要通过该门课程来实现。而将二十大精神融入到该课程,为其系统学习二十大精神提供了载体和契机,让二十大精神不单单只在低年级学生当中传播开来。

(三)有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新时代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践行个人理想信念

四川文理学院开设有七门思政课,由于“习思想概论”课程是在其余六门课程修读之后开设,因此无论是学生理论学习还是实践需求,都应该更为系统和切实。笔者在“习思想概论”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系统化教学,引导学生在未来迈入社会时,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理想之中,尽可能将小我和大我有机统一起来。要将二十大报告第五个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中对人才的重要论述贯通到“习思想概论”课程对应章节,让青年大学生意识到二十大报告指明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任应当由自己这一代人承担,不负时代,交出满意的答卷。

三、二十大精神融入“习思想概论”课程的实施路径

将二十大精神融入“习思想概论”课程,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问题是要落脚到如何融入,即融入的途径。

(一)抓住“习思想概论”课程内容特点,找准融合点,凸显融入优势

“习思想概论”课程在授课前,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该课程与此前已经开设的思政课的区别,找准该课程内容特点,以精准实现育人目标。2023年4月10日,教育部举行了第五次全国高校思政课工作调度会,会议上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宋凌云提出“习思想概论”课程作为高校立德树人重要课程,开得怎么样、讲得好不好是重要关注内容。在二十大会议结束后,新时代、新实践使得该课程难度和挑战不断增大,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和政策性强作为该课程的三大特点,需要重点把握。比如,从实践性来看,该门课程是新时代十年来从党和国家各方面实践总结而来,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从横向和纵向不同维度展现了十年来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所进行的实践,这正好迎合了“习思想概论”课程的内容特点,可将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其中。再比如,从政策性来看,该课程很多内容既是思想和理论,也是经济、文化、社会政策,而这些政策往往和学生就业工作问题联系紧密。在二十大报告中,最后一个部分号召青年要抓住时代机遇、努力施展才干、奋力实现梦想;而“习思想概论”课程最后一个部分“在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将青年发展与实现国家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并指明应该如何奋斗。在这里,将二十大报告中最新的论述和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解读政策话语,让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做出正确抉择。

(二)打造“习思想概论”课程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理论水平

上好“习思想概论”课程,关键在教师。将二十大精神融入该门课程,关键也在教师。因此,打造一批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就成为了实现二者有效融合的重要方式。[4]对于四川文理学院来说,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补齐师资队伍人数,壮大授课班子。3月8日,学校下发了关于在校内公开选任专职思政课教师的通知。4月27日,发布关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3名非事业单位编制专职思政课教师的通知。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实现二十大精神融入“习思想概论”课程,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学好悟透二十大精神。4月11日,为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习思想”三进工作,四川文理学院马院“概论”课教研室召开了二十大精神进课堂的集体备课会。

三是做好专题培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5月7日,四川文理学院马院召集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参加了“习思想概论”课件使用培训班,并分阶段分专题利用周末展开培训。

(三)改进“习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方法,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有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因素中,教学方法的使用十分重要。采用教师直接讲授法和学生自主性探究、合作化学习法,二者所产生的效果差距十分明显,其中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以学生学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二十大精神融入“习思想概论”课程,可采用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挖掘二十大精神和身边可利用教学资源的契合点。比如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如何让学生切身感受,这时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国家的发展变化,以此增强理论内容的可信度和课堂教学的活跃度。

当前,思政课教师因时而变、因势而新的观念和能力在不断增强,借助雨课堂、学习通和智慧树等平台开展教学工作日益增多。在2022年3月,四川文理学院马院院长带领学院数名教师前往西南财经大学马院交流学习,参观并体验了其虚拟实验室及实践教学产品,吸取了许多建设性经验,体验到应用VR虚拟仿真技术对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的重要性。[5]2022年9月,四川文理学院采用“2+1”模式开展“习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工作,其中“1”为线上课程,教师通过在学习通等平台上传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结语:

总的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作为一门新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其有机融合,其思想性和理论性自是不言而喻,同时也更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深刻理解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当前,探索实现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路径,需要高校师生共同努力,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秦慧,罗杰.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2(12):108-113.

[2]徐宏潇,张奕涵.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1):6-8.

[3]姜长宝.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J].奋斗,2023(8):21-23.

[4]秦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6):84-89.

[5]齐卫平,樊士博.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3):8-12.

基金项目:四川文理学院202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项目名称:四川文理学院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阐释校级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23ESD37Y)

作者简介:

于优雅(1996.10-),女,汉族,四川宣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唐莉(1988.5-),女,汉族,四川达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管理等。

猜你喜欢
文理学院概论二十大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青铜器辨伪概论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作品选登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作品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黑夜的献诗
西安文理学院高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