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记忆里的民族新生

2023-04-29 00:44:03
北京 2023年7期
关键词:熊希龄双清题字

香山慈幼院

冬日,乾隆皇帝驻跸静宜园,欣赏西山晴雪的美丽景象,常常诗兴大发,作诗题字。游历至驯鹿坡时,乾隆皇帝忽见岩壁裂缝中有两股清泉溢出,不由得心中赞叹,遂挥毫题字,曰“双清”。民国年间,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熊希龄在此筑起一座别墅,就叫双清别墅。

双清别墅的建立,是为了香山慈幼院。当时河北暴发水灾,两百余名灾民幼童无人认领,北京慈幼局又面临解体。熊希龄心怀仁爱,决意自筹慈幼院,选址便在清皇室的私家园林—香山静宜园。

无依无靠的孤贫儿童,在香山慈幼院找到了归宿—这里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无偿的生活照料,还给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令人惊讶的是,这间学校设施如此先进完备,包括音乐馆、跑马场、体育馆、游泳池等。学校奉行“家庭制”的理念,每个家庭由一位“娘”和12个孩子组成,大家亲如兄弟姐妹。这样完善的学校设施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声誉卓著,甚至被美国记者团预言将会成为“世界幼稚教育的标杆”。

然而,香山与火似乎有着“不解之缘”。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将静宜园付之一炬,其主体建筑化为灰烬;1926年3月,慈幼院的男校大楼又遭火灾,使当时资金情况本就困窘的慈幼院雪上加霜。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战火摧毁了香山脚下的桃花源,从此慈幼院再不复往日风采。

1949年,慈幼院全体师生迁入新址,离开了香山。如今,香山慈幼院改名为北京立新学校。这座曾经举世闻名的学校,建于中国的危难时刻,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斗争胜利,与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一同焕发出新的生机。

双清别墅

1949年春,毛泽东住进了双清别墅。

民间认为,布谷鸟的叫声,是播种耕作的信号。在谷雨时节,布谷鸟展翅震羽,啼声婉转,仿佛在催促人们抓紧农时,不可懈怠。

谷雨时节,春雨滋润万物,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毛泽东便以为布谷鸟的啼声是天将降雨的征兆。他刚住进双清别墅不久,就听到了院中布谷鸟的声音,心中顿生一念:若是能下一场好雨,农民便能种好地,粮食也能丰收。

在这里,摄影师徐肖冰用镜头定格了一个经典的时刻:毛泽东坐在凉亭里,手里拿着《人民日报》,上面赫然印着“南京解放”几个大字。这是双清别墅见证过的众多历史节点之一。在双清别墅,毛泽东不仅亲自指挥解放战争的进程,还与各界民主人士密切沟通,共商新中国的蓝图。直到9月21日,双清别墅才正式告别了毛泽东。

双清别墅,是中国革命从农村到城市的光辉历程的见证者,是中共中央指挥人民解放军、实现解放半个中国壮举的指挥部,是筹备新政协、筹建新中国的历史舞台。

猜你喜欢
熊希龄双清题字
赓续将军革命精神 谱写双清时代新章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艺术品鉴(2020年7期)2020-09-11 08:05:42
毛泽东与北京香山双清别墅
工会信息(2020年22期)2020-02-28 05:35:38
为《历史教学问题》创刊60周年题字
熊希龄:空负凌云万丈才
领导文萃(2016年24期)2016-12-15 08:41:39
追忆双清别墅红色印记
题字藏谜
小儿双清颗粒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38例
此君一出天下暖
文艺论坛(2013年1期)2013-11-23 18:22:26
熊希龄:巴黎旅馆里的一段艳遇
读书文摘(2008年4期)2008-03-27 09: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