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冲
据不久前公布的2023年中国经济半年报统计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同比增长5.5%,略高于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年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看,1~3月全国规上眼镜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7.95%,累计完成利润总额7.53亿元,同比增长5.95%,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76%。从产区数据表现看,各眼镜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复苏增长,其中丹阳眼镜产业价格指数从生产端到批发端再到零售端均呈现缓慢复苏之势,1~3月出口销售11亿元,同比增长11%,上半年经济增长趋稳,为实现全年的增长目标奠定了基础,也为下半年的持续推进增强了信心,值得期待。
前景可期,但现实骨感,要实现全年稳增长的目标,还需克服不利因素,抓住增长点和爆发点,付出更大的努力。
在上半年经济增长的细分指标中,包括服务和商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增长幅度最大,同比增长6.4%,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的增强,对下半年进一步拉动内需无疑是最大利好。中国作为近视高发及老视人群剧增的国度,各种屈光问题所需要的眼视光服务的人口基数十分庞大,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只要能盡量多地让应该进行视力矫正的人戴上合适的眼镜,这个增量极其可观。潜在的市场和机会,需要正确的路径和方法去挖掘和拓展。除此之外,下半年眼镜行业仍有诸多重要的消费增长节点,如寒暑期、国庆节、春节等营销节点。当前,关注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是每位眼镜人的职责。其中“一老一少”作为重点服务人群,每年不仅有量的增加,其消费需求也在逐步多样化,这两类群体将是眼镜行业可以重点开发挖掘的“金矿”。
目标已确定,需要过程去验证。上半场已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期待下半场有更优异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