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探析

2023-04-29 10:43阎鹏宇
秦智 2023年7期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方法论,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前进的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本质内涵、价值意蕴,有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命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7.022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贯彻执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探索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生态与文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为世界各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源泉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生产方式能够改变生态环境。整个世界包含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两个部分,一切万事万物都是被这两个部分所囊括其中,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人可以通过生产工具改变自然,同时自然也会对人产生影响,自然和人类相互制约。科学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人们改变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达到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1]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评价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民内心,通过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不断总结实践得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和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基石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当代文化是我们民族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与发展,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2]习近平总书记在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与文明的发展规律,要做到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做到高质量发展。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源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为了人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开展调查、植树造林、兴修水渠、加强人们环保意识等方式来保护环境,为习近平总书记创新生态文明思想奠定了实践基础。虽然一直在做生态文明建设,在人们心中形成了良好的保护环境意识,但我们还是要总结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人民生活物质更加充实,却忽视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过度开采资源、工厂污染排放超标,导致我国部分地区的人民深受自然的反噬。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考验,如果不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的关系,势必会遭遇生态危机。鉴于以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结,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发展中现实需求相结合迫在眉睫,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陪伴人民。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生态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资本主义国家不断的开采自然资源,每隔一段时间就爆发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产生不良后果后再开展生态治理的发展模式,已经证明了其容错率低。资本主义国家用事实证明不可能用金钱买到优质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人类共同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3]深刻揭示了良好生态和经济发展可以共同存在,人们要认识两者内在的发展规律,改变原来以经济为唯一指标的旧观念,发展经济可以摒弃生态的旧观念是错误的;也不能只重视生态而放弃经济发展,防止过度保护生态带来的经济增长过度降速;要控制好生态保护的力度和把握好经济发展的阈值,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天然的财富,要思索让绿水青山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式,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会带动生产力的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会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坚持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划定生态保护基本红线,发展生态与经济发展协同前进的路径,实现生态良好运转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

(二)生态未来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以透视时代风云的视角论述了我国生态文明目标,要把我国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生态建设领域更宽广、生态建设重要性更明显、生态建设内涵更广泛。生态未来观的实现需要每个人都贡献力量,需要人们认识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的联系,要从整体性出发保护生态环境,要树立大局意识,摒弃高度利己主义;要向长远的规划看齐,不要低头看着脚下的蝇头小利,朝着生态未来观的目标前进,采取有力措施在主要矛盾领域取得突破口。

生态未来观使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提高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使人们自觉的参与到国家生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必备的条件之一,人们不仅要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要从行动上表明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运用,并用实践行动来证明自己是坚定的生态建设的拥护者、宣传者、建设者。

(三)生态担当观: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加速前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人民眼前。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愿同世界各国分享环境治理的经验,将生命共同体理念推广到世界各地。中国坚信面对全球生态问题的挑战,需要全人类共同保护地球家园,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展示了中国的生态担当。

地球生命共同体表达了中国愿意携手各国共同进行生态保护,加强国与国之间交流与合作,促进相互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之路。生命共同体阐释了自然、社会与人类之间一体化的关系,提供了人类应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原则。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要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法律保障,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超越种族之间的界定,将全人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关系人类未来命运的生态计策,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的预测,从本质上区别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态思想。

生态担当观需要正确的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秩序倡导者、践行者、拥护者,引导全人类共同治理生态环境,做到人人爱环境、环境护人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高效的理论指引、实践方案,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上的责任感。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创新性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会过度消耗资源,过度重视生产的效率,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解决人与自然时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是自然的上帝,自然也不是人类的奴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升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要求人们养成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逻辑思维;详细阐释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的形式,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性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环境的恶化与人民对宜居生态需求扩大两者的矛盾逐渐凸显,环境问题逐渐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生态环境的改善会带给人们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普遍的幸福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的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宜居生态环境做出积极回应。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党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大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情况得到了明显好转,人民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正在逐渐得到解决、对宜居家园的满足感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获得的幸福感,生态治理的政策都倾向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方面,激发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各个方面都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十二字生态方针,加快人民的生态思想形成,加快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动员人们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绿色生活,提供更多优质生活体验,努力使人民群众过上生态宜居的生活。

(三)为全球生态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生态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乎全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从来都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共建宜居优美的绿色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4]中国下定决心要改善城市缺少绿色的问题,构建国家公园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坚定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加强城市生态绿化的面积,加强城市空气污染自我修复处理能力,让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也能有绿色空间来提供人民休闲的场地。中国以自身实际行动树立了优秀的生态环境建设的榜样形象,引领各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全人类要理解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本质、价值与实践方式;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要考虑到地球环境的承载力,人类要控制好承载力的阈值,把自然与人类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人类生态文明思想增添了中国智慧,强调建设生态宜居的地球村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目标的实现需要世界各国同心协力共同治理生态环境,应该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应有的责任。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维护平等的生态环境资源享有的权利,积极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方案。中国将继续展示大国担当,与世界各国共同推进生态文明治理的进程,严格遵守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推进宜居地球建设。

四、结语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解决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应对之策,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加满足了人民的幸福感。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打造美丽中国,共建美好宜居的地球家园,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平衡的关系,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我们需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15.

[3]习近平.习近平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审议侧记[N].人民日报,2017-10-19(02).

[4]习近平.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30):9-10.

作者简介:阎鹏宇(1996.11-),男,汉族,重庆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生命共同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原则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习近平的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生命共同体”中的辩证关系解析
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层路径探讨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习近平对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
绿色发展的“库布其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江西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