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情怀医者心

2023-04-29 00:44郑蜀炎
雷锋·强军号 2023年6期
关键词:医者雷锋精准

郑蜀炎

作为军人,他牢记使命,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履行打得赢的誓言;

作为医生,他仁心仁爱,用精诚的医术让患者获得高质量的治疗;

作为老兵,他学习雷锋,为健康中国奉献爱心,努力践行雷锋精神。

国家临床重点肿瘤专科学科带头人,全军肿瘤放疗中心主任,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医学科技先进个人荣誉获得者……浏览夏廷毅的简历,数十项学术专业职称荣誉,但凡能居其一,都堪称人生与事业风云际会的成功者,而他却尽揽一身。

退休之后,许多称谓头衔都冠以了“原”,可温而厉、儒而耿的夏廷毅却总是这样说,自己有4个称呼永远是现在式、进行式——共产党员、中国医生、军旅老兵,雷锋传人。

功成身退,是一个生命的阶段;而功成名就之后锐志不减、依然挺身奋进,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有一句名言是对这种境界最好的注释——“有人因所得到的东西而活着,有人因所奉献的东西而创造着生活。”

士志于道

甭管夏廷毅今天的事业怎样声名赫赫,可说起他与放疗的结缘,却有些尴尬。

许多医者都有着令人仰慕的家学渊源、杏林传承,但这些都不属于夏廷毅。贵州遵义山区的峻险山水和艰难生活赋予了夏廷毅倔强的性格,也成为他毕生心系老百姓的感情基础。

和许多山区的孩子一样,他也有过辍学、当“小牧童”的经历。但荆棘坎坷的贫困生活,成为夏廷毅发奋读书、走出大山的动力。数载油灯苦读,几多苦寒记忆。夏廷毅终于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从偏隅一地的家乡考入了贵州医科大学(原贵阳医学院)。

1982年,夏廷毅毕业后分配到家乡的县医院,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按照通俗的说法,就是端上了“铁饭碗”。然而,夏廷毅的梦想并不在于饭碗,于是,他接着就开始报考研究生,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

但“金榜题名”带给他的却是怅然若失,因为并没有被心仪的专业录取,而是被调剂到放射肿瘤治疗学专业。

当时的放射肿瘤治疗学专业,和其他桃李满天下的专业相比,是一个极为冷门的学科。这时的夏廷毅,除了专业书籍外,一直带着一本《雷锋日记》。雷锋“做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誓言,深深地感动着夏廷毅——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即便是最冷门的行业,只要是为人民服务需要,就要把它当作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个人机遇,谓之命运;国家变革,谓之时势。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呼唤人才的人民军队的医疗方阵,恰逢其时地为夏廷毅提供了一展身手的阵地。

80年代中期,夏廷毅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到了当时的空军总医院。夏廷毅当然知道这身戎装的分量——作为医者,救死扶伤是不容置辩的天职;作为军人,面对急难危重的任务必须有冲锋陷阵的勇气和本领。

士志于道。夏廷毅是医生,也是战士, “人命至重,一方济之”,便是他心中的医道。

成功者的新公式

知道路径和抵达目标完全是两回事。

众所周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被称为治疗癌症的“三驾马车”。但是,与外科手术一样有着近百年发展历程的放射治疗,不仅在普通患者中知之不多,甚至在医疗卫生行业也尚未完全确立其学科地位,仅把放疗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

这些滞后的认知或偏见既有碍放疗专业的快速发展,也影响了肿瘤病人得到良好治疗的可能性。

不见刀矢铿然、铁血相搏,但挽救人们的生命,同样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打仗当然得有精锐之师,面对肿瘤放疗学科发展的窘境和瓶颈,时年38岁的夏廷毅临危受命,挂帅出兵,担任了放疗科主任。他上任的第一次演说,就是用自己的专业梦想点燃了团队每个人的激情:“创建新型的临床放疗学科,让放疗更好惠及每一个肿瘤病人!”

同行们对夏廷毅的评价有这样一个公式——成功=争先+天分+激情。为尽快打开放疗科工作局面,夏廷毅不是“起步”,而是“起飞”。夏廷毅瞄准学科前沿,带领团队开始了新的冲锋,用一项项创新模式和手段,使放疗走上抗癌战场的“主阵地”,在国内开启了三维CT模拟定位之先河,开创了我国自主创新体部伽马刀治疗肿瘤的新模式。

此后10年时间,夏廷毅带领团队将放疗科由小做大、由弱做强,硬是讓“配角”当上了“主角”——不仅让自己领导的科室被评为全军肿瘤放疗中心。同时以一项项创新成果,推动推广“定向放疗”“精准放疗”,为我国放疗专业的发展做出了示范引领。

同时,夏廷毅通过撰写学术文章、参与学界研讨、借助媒体、上书建言等方式,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和医疗界重视和支持放疗专业发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他和同行们的努力下,“十三五”等国家重大专项规划已经将放疗独立出来,2020年9月国务院教育学位委员会正式调整放射肿瘤学为临床学科。

为放疗“正名争位”,是夏廷毅多年来持之以恒的目标。因为他知道,自己所争的,是患者的健康,是医者的事业。而恰恰是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使他成为行业里的代表人物。同行们爱用雷锋的话来评价他:“为社会主义建设孜孜不倦地工作的人,灵魂是最美的。”

把创新当做一种信仰

“摸着石头过河”是句老话,夏廷毅在医学科研实践中,强调最多的就是:摸到石头要过河,病人的需求就是创新的导向。

攻克肿瘤,无疑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也就是“摸石头”。但是,创新不仅要有超前思维,而且还必须要坚定行动。夏廷毅常说,摸到石头不过河,那就是叶公好龙。

把创新当做一种信仰,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夏廷毅常说要用雷锋精神对待科研,最要紧的是要保持一股钻劲,坚持一股挤劲。

他不仅提出很多非常超前的观点和理念,而且瞄准许多未曾有人涉足的领域,实践创新了多项临床应用技术;开创了三维立体定向放疗的先河;创建了以精准放疗技术为主导的治疗新模式……凭借一个个成果夏廷毅声名鹊起,也带给他许多的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医学科技先进个人、中华医学会授予的“首届国之名医”称号……

夏廷毅很珍惜这些荣誉,但他更在意的是,如何让这些成果转化为“济世良方”,普及大众、惠及患者。

坦率地说,从成功个例方案到大规模临床应用,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夏廷毅从医的一条行为准则就是,不计算个人拥有多少“第一”,只有转化到为千百万患者服务的效果才有价值。

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夏廷毅对这些标准的掌握可谓驾轻就熟。他也被业界称为领军人物,放疗斗士,这不仅是荣誉,也是一种责任和期盼。夏廷毅当然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当他看到有些病人罪受了、钱花了,不仅病没有治好,还拖垮了一家的状况时,总是眼含热泪地告诉大家:何谓良医,那就是一个有良心的医生,就是要确保病人有尊严地得到治疗。

在夏廷毅的办公室,锦旗、牌匾、感谢信数不胜数。而夏廷毅总是说,即便是传奇,个人的成绩也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这是雷锋的话,也是他的追求。

发挥余热就得点燃一片希望

军旅有终点,事业无止境。

有句老话叫“有志者事竟成”,按照常规的标准,夏廷毅已然是妥妥的事业有成者,完全可以问心无愧地选择含饴弄孙、书画花草的退休生活。但他觉得还有许多事没做完,内心的梦想和志向还在召唤着自己。

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癌症病人接受精准放疗的比例达60%-70%,我国仅20%左右。这里面有技术原因,也有观念误区,因此,夏廷毅给自己“回报军营、发挥余热”确定了主攻方向——健康扶贫、仁术助民。

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医者、老兵的再次出征。

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扶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打响。夏廷毅牢牢记住了两个词:精准扶贫、尽锐出战。

精准扶贫。作为一个医生,发挥多年探索的专业,可谓天作之选、健康所系、民众所盼。

尽锐出战。党和军队把自己培养成知名专家,此时不出战更待何时。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边远地区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医疗资源配比严重失衡,优质专家和技术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医院,使一些贫困地区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为此,夏廷毅安营扎寨于一个个不起眼的医院,提出了“健康扶贫”“医疗扶贫”的目标。开创了“直升机落地基层”似的服务新模式。通过下沉服务,助力解决医学资源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让每一个普通病人获得高质量的、可及性的医疗服务。让群众少花钱、少跑路、治大病,尤其要避免因病返贫。

有一些数字讲述着夏廷毅特殊的退休生活:足迹遍及“三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偏远山区;为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的上千患者,进行了肿瘤诊断和精准放疗……

发挥余热就要把自己当做火种,就得点燃一片希望。刚刚过去的4月,时逢全国第29个肿瘤防治宣传周。仅在这一周里,夏廷毅除了正常的主持治疗和诊断外,还在线上线下进行了十几场有关精准放疗与肿瘤防治的宣讲。他的同事介绍说,这对于夏廷毅来说已经是常态化了。

老百姓都叫夏廷毅是专家,他风趣地说,只关在家里那叫“钻家”。他四处奔波,走进机关、学校、医院,从医疗科普讲起,呼吁人们选择有效的治疗手段。他通过网络传播、开办讲座、办班授课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更多现代医疗知识,即便是在前两年疫情期间,也没有停下脚步。

当然,夏廷毅搞科普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要用专业的话来宣传专业。几年来,他奔走于数十场学术大会和高峰论坛,既通过学术交流宣传前沿的学科理念,又依托一个个成功的病例,展示放疗的光明前景。

按说,毕竟是退休老兵,年龄身体状态都比不得当年,完全可以抽空进行一点传帮带就行了。但是,夏廷毅给自己的要求是:发挥余热不等于降低标准。他每天的日程表从来都是满满的——周一到周五坚持到科室查房;每周要主持医院的多学科病例讨论;每天要主持每个病例精准放疗方案制定……

“军医楷模白衣雷锋、仁心仁术救人疾苦。”这是患者卢先生治愈后赠送的锦旗。夏廷毅告诫大家:医者仁心,说的是医者的仁心必须通过仁术来展现,成就感只能产生于成就。

把人民的健康视为使命,夏廷毅觉得该做要做的事还很多——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建立标准、转变观念……这些都是肩头新压的担子、心中更远的梦想。

有梦不觉人生短。尽管前面要走的路还长,但这位老兵爱用家乡老百姓的一句话提醒和激励自己——肩上担担重,脚下步步紧。

猜你喜欢
医者雷锋精准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