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是怎样被发现的(上)

2023-04-29 00:44王寄语
雷锋·强军号 2023年6期
关键词:工程兵政治部雷锋

编者按:王寄语同志的遗作《雷锋是怎样被发现的》,介绍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成长的时代背景,以及各级领导机关对雷锋的关心关注和培养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善于抓典型,让典型引路和发挥示范作用,历来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方法。我们不仅要学习雷锋的品格和精神,同时要善于运用典型指导工作,在强军伟业的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1960年夏,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遵照军委和总政治部关于机关干部下基层的“四、五、六”制度(即军机关下基层每年不少于四个月,师不少于五个月,团不少于六个月),我们派出团职以上干部深入基层连队 “蹲点”,帮助基层和连队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根据我们工程兵部队驻地分散、环境艰苦、多数部队担负繁重国防施工任务的实际情况,工程兵党委明确提出:下基层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培养典型,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这也是贯彻毛主席实行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雷鋒是一个很不平凡的兵

我当时是工程兵政治部副主任,工程兵党委常委。在分工时,党委责成我掌握各工作组蹲点情况,听取汇报,搜集反映。当时,雷锋所在工程兵工程第十团正在辽宁抚顺执行“7511工程”任务,分配到这个团的工作组,是由司令部副参谋长朱玉山和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赵琪率领的。他们在蹲点中了解到,雷锋在入伍后短短的几个月里所表现的一些先进思想、模范事迹以及部队业已提出在各连队开展向雷锋学习的活动情况。

在一次交流蹲点情况时,他们向我作了汇报,我听后感到这是一件好事,是应该认真对待的一个战士典型。特别是在 1960年,国家正处于暂时困难时期,雷锋能从小处注意节衣缩食,对于浪费粮食的现象,他通过读报给大家讲清节约每一粒粮食的道理。这虽然是先进事迹中一个小小的例子,但很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对此,我向工程兵主任王良太和政委吕清作了口头汇报,并专程到工兵十团调查了解雷锋的全面情况。我到十团后,约团政委韩万金、政治处主任刘家乐等一起参加座谈会,听取汇报,同时看了团政治处整理的《解放了,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的雷锋事迹材料。我将调查的情况和搜集到的材料带回机关,首先向党委书记王良太同志作了一次简要汇报,他当即提出要召开党委会专门研究。在此之前,政治部的组织、宣传、青年部门一些同志,同十团一起在运输连深入了解雷锋,了解到雷锋怎样学政治、怎样学技术、怎样勤俭节约等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例,这些都在党委会作了如实的汇报。党委会上就雷锋的身世、入伍前的表现、政治思想基础等进行了讨论研究。经过对全部调查情况的研究,我们对雷锋同志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首先我们感到雷锋的阶级觉悟很高,对党的感情特别深,最突出的表现是在他入伍后仅仅8个月,就将积蓄的100元钱支援了人民公社。其次是雷锋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以及爱看英雄人物的书籍。还有他在学习军事技术方面刻苦钻研、勤学苦练……总之,他处处带头,处处起模范作用。因此,党委在研究怎样看待、怎样培养雷锋这一典型时,大家都认为,他入伍半年多就成长进步得这样快,说明他的政治思想基础确实好,决定的因素在于他主观上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同时也指出,雷锋尚年轻,必须正确地科学地对待他的进步,责成工程兵十团不放松对他进行培养教育。这就是军区工程兵党委最初认识雷锋并把雷锋作为典型提到议事日程进行研究的简要过程。

我第一次接触雷锋,是在1960年7月份,工程兵部队于丹东召开体育运动大会时,我曾单独同他进行了交谈。从谈话中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雷锋,他确实是一个很不平凡的兵,他对党、对社会主义,特别是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从他的每句话中都能听得出来。他的思想觉悟高,对问题认识深刻,心怀国家,关心集体。那次交谈,给我留下了更为深刻难忘的印象。

1960年11月初,军区工程兵党委开了一次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贯彻军委扩大会议精神,整顿基层党支部和在部队开展“两亿三查”教育问题,同时会上决定召开工程兵部队连队政治工作会议,让所属部队团、营、连三级政治工作人员都来参加,除贯彻上级会议精神外,把学习宣传雷锋事迹作为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让雷锋本人到会作忆苦报告,以典型引路,把连队的政治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在这次连队政治工作会议期间,我们对待雷锋,对待宣传雷锋事迹所做的几项工作,不论当时还是今天看来都是很有意义的,对宣扬和扩大雷锋事迹在全军区、全军乃至后来在全国的影响起了重大作用。

摘抄发表雷锋日记

从军区工程兵机关来说,发现雷锋这个典型,是在1960年六七月间。我先后从工作组的汇报中,以及从工程兵十团政委韩万金、宣传股长吴广信等同志那里,了解了不少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从大家反映的情况中得知雷锋还经常记日记。1960年 10月,全军部署开展“忆阶级苦,忆民族苦;查立场,查斗志,查工作”的“两忆三查”教育运动。雷锋在9月间被团队树为 “节约标兵”,首先在本团队忆了苦;随后,我们政治部研究并经党委同意,便把雷锋调到沈阳,从11月2日开始到军区工程兵所属各单位作忆苦报告。也就在这个时候,我为了进一步从思想上了解雷锋这个先进人物的成长过程,给工程兵十团政委韩万金打电话,让他转告雷锋在来沈阳时把日记带来。

雷锋按照要求,把他的日记本和笔记本带来了四五本。一天晚饭后,雷锋带着日记直接送到了和平广场一号楼我的家。雷锋对我说:“首长,我现在就这几本了,其实在鞍钢的还有,一下子找不到啦!”我笑着说:“我就看几天,保证一页不会少,给你写个保证书都行。”就这样,雷锋的日记本便到了我的手里。我连夜看了一遍,越看越感到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在日记里竟能记下这么好、不仅思想境界高而且极富哲理性的心里话,我被日记深深地打动了!所以看后的第二天,我就安排政治部的赵志华同志,组成了一个小组,抓紧对日记进行一次摘抄整理,并严格要求不准修改,不准补充,一定要实事求是,原文照抄。对于摘抄的部分,我让送给党委常委们阅读,他们反映强烈,对雷锋的日记都极为赞赏。这件事使党委成员又进一步了解了雷锋。随后我把日记还给了雷锋。

一天,《前进报》总编辑嵇炳前同志带领新华社军事记者佟希文、李健羽到机关来找我,对雷锋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就在这次调查了解的过程中,他们到雷锋在沈阳作报告临时住的办公室内,从雷锋的床上见到了几个本子,嵇总编拿起翻了一下,发现是雷锋写的日记,又看了几段,觉得很好,并问我能否借来看看,我当即表示赞成。嵇总编又看了一下,原来这几个本子不全是日记本,还有工作或学习笔记本。他挑了一下,把日记本带走了。后来知道,嵇总编辑带走雷锋日记回去后交给了董祖修同志。就是这一次,促成了雷锋日记于1960年12月1日在沈阳军区机关报《前进报》上首次以一个版的篇幅摘录发表。并加了编者按:“雷锋同志的事迹,在本报1309期上已作了些介绍,这里再把他的日记摘录一部分发表。当我们翻开他的日记本,开始阅读的时候,就把我们的精神完全吸引住了,每一篇、每一句都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教育和鼓舞,使我们久久不能动笔割爱。雷锋同志确实是我们祖国的优秀青年,是毛主席的好战士。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热爱自己的阶级弟兄,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新生活。他用毛主席的思想武装着自己的头脑,指导着自己的行动,处处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他真正做到了:对同志像春天一般的温暖,对工作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困难从不畏惧,对敌人恨之入骨。他没有好了疮疤忘了痛,时时刻刻都保持着劳动人民艰苦朴素的美德。雷锋同志的行动具体地表现了这些先进思想和高贵品质;他的日记又真实地记录了他的内心情感和具体行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希望同志们再仔细地阅读一下这组日记,把雷锋同志作为一面镜子,来对照检查自己,学习雷锋,赶上雷锋,发一发阶级之愤,图一图祖国之强!”

我之所以把这篇按语原文抄录,是因为这个按语在发表之前,经过沈阳军区政治部有关领导同志的敲定,并经过沈阳军区政治部主要领导同志审阅。所以它反映了当时军区领导机关对雷锋这个“祖国的优秀青年”“毛主席的好战士”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

日记发表时,加了一个醒目的标题:《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雷锋同志日记摘抄》。在这个总题目下,共摘发了雷锋从1959年 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日记15篇。雷锋日记发表之后,在军区部队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为各部队广泛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材料。   (待续)

猜你喜欢
工程兵政治部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俄罗斯工程兵“吹”出坦克和战斗机
陈士榘主持工程兵部队军事训练表演
《政工学刊》2016年优秀通讯员
写给雷锋
《政工学刊》2013年优秀通讯员
抗美援朝战争中工程兵作战指挥的经验与启示
红军时期的前方与后方政治部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何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