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华北落叶松林的结构随林龄变化及其水文影响

2023-04-29 15:10徐小勤于澎涛王彦辉等
林业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林龄

徐小勤 于澎涛 王彦辉等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林;林龄;水文功能;BROOK90模型

中图分类号:S718.54,S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98(2023)01-0109-08

宁夏六盘山作为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植被建设的关键区,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长期的造林活动。虽然造林后植被覆盖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也造成了径流的显著减少,且这种径流减少在我国半干旱区更明显,可达到50%以上。要协调林水之间这个矛盾,需要厘清造林对水文功能的影响,尤其是植被结构的改变如何影响水文功能。

研究表明,林分结构会影响森林的生态水文功能。林冠的截留再分配过程受树高、胸径、LAI等林分特征和降水量、降水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降水量和林冠LAI是主要影响因子。王磊等对华北石质山区不同郁闭度的侧柏人工林的研究发现,随着郁闭度的增加,林冠截留量逐渐增大。此外,林冠结构不仅影响冠层截留,也会影响到林分的蒸散,而且林分的类型和结构也与蒸散及其组成分量有密切的关系,如lida等研究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红松林,发现各蒸散分量随林分结构的改变而发生明显的变化。林分结构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产流量,如魏曦等在晋西黄土区油松人工林的量化研究发现,产流量受林分结构的影响较大,总影响系数为0.986;尤海舟等研究冀北山地的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的产流量,发现除降水外,郁闭度、冠幅、枯落物厚度等因素都会影响产流量,且郁闭度的影响比冠幅大。

上述研究多是通过对森林进行对比研究得到的,直接比较了不同林分结构下的水文影响。然而,林分结构随林龄在不断变化,这包括林冠层、林下层及土壤层等一系列的林分结构指标和树高、胸径等的变化。由于这些林分结构指标随林龄的变化,森林的水文功能也在不断变化,然而,有关人工林随林龄所发生的结构变化和其水文影响却由于森林的寿命较长,常常几十年,甚至更长,难以连续同步观测其结构和其水文功能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变化,但这对预测和管理林水关系又是十分必要的;作为管理者,如果在造林之前就能了解和预测森林结构和水文功能随林龄的变化,那么造林等森林管理行为将会更加有效和有的放矢。因此,通过生态水文模型等方法,模拟森林的结构随林龄的变化和该变化所带来的水文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

叠叠沟小流域是六盘山典型的半干旱区,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是该流域的主要造林树种,也是目前主要的人工林类型。在该区域现有的林水关系研究中,多是研究某一个时段或近几年的变化,不能反映人工林的结构随林龄的变化所带来的水文影响。因此本研究以叠叠沟小流域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应用前人构建的该小流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耦合模型和生态水文模型BROOK90,模拟植被结构(平均树高、胸径、郁闭度、LAI)随林龄的变化及其对各水分平衡分量(截留量、蒸腾量、土壤蒸发量、产流量)的影响,旨在为六盘山半干旱区的植被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区概况

叠叠沟小流域(106°4′~106°9′E,35°54′~35°58′N),是六盘山西北部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小流域,海拔1973~2615 m,为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9℃,年均降水量445 mm,其中80%集中在6—10月的雨季。土壤类型以黄土和灰褐土为主,且土壤厚度变化大,从上坡的20 cm到坡脚的2m以上不等。

在叠叠沟小流域下游的阴坡坡脚处,设置了一个30m×30m的固定样地(表1)。样地植被为1982年种植的华北落叶松林,林下没有灌木生长,主要是草本,如蒿属植物(Artemisia spp.)等。土壤为砂壤土,且土壤较厚,大于1m。2018年,林分密度为1300株·hm-2,平均胸径为12.1cm,平均树高为11.5 m,林分冠层LAI约为4.3,林冠郁闭度0.8,草本覆盖度约0.8。本研究BROOK90模型的率定和检验均以此样地的实测数据进行。

2研究方法

2.1林分结构耦合模型

本研究引用韩新生基于叠叠沟小流域实地调查的华北落叶松林的基本林分结构特征(树高、胸径、郁闭度、LAI)所构建的林分结构多因子耦合模型,模型中的函数关系如表2所示。本研究中植被结构的变化为该模型的计算结果。

2.2 BROOK90模型

2.2.1模型简介 BROOK 90模型是确定的、基于过程的集总式生态水文模型,它不考虑水平方向上流域或者其他模拟对象的差异和相邻区域间横向的水分交换,只在垂直方向上详细刻画水分的运动与传输。该模型在一个点尺度上或在一个小而均匀的流域内,在一天的时间步长上估计水文循环中降水·蒸发·径流部分的陆地阶段。

BROOK90通过叶面积指数和植被冠层截留容量的函数计算截留量,利用改进的Penman-Monteith方法——Shuttleworth-Wallace方程计算蒸腾和蒸发,根据Brooks和Corey改进的方法定义土壤-水分特征。通过Darcy-Richards方程模拟土壤中的水分运动。

2.2.2模型率定和检验

主要地形、土壤参数(如纬度、坡度、土壤厚度、石砾含量、田间持水量)和植被参数(如树高、LAI、郁闭度、根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样地实测所得(表1),无法直接测量得到的参数(如植被最大导水率、快速径流系数QFPAR和QFFC)通过固定样地实测的土壤含水量进行校准得到(表3)。其余参数由于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水文变化不敏感,根据BROOK90模型手册设为默认值。

利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2018年的实测土壤含水量数据进行模型率定,2019年的土壤含水量数据验证模型。在模型率定和检验期间,用2018年和2019年叠叠沟的气象数据驱动模型。采用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绝对误差(A)和相对误差(B)来评价模型率定和检验的精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Wi为实测土壤含水量,SWi为模型模拟土壤含水量,MWav为整个模拟期间实测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n为实测次数。

2.3情景制定

为了厘清林龄对林分结构和各水分平衡分量的影响,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样地为例,制定了包含不同林龄的情景。在该情景中,坡向为22.5°,林分密度为1300株·hm-2,土壤厚度为100cm,设置了12种林龄情景,其中,林龄的变化范围为5~60a,每5a为一个时间步长。

2.4情景模拟

先用林分结构耦合模型计算得到每个林龄情景下的森林结构参数,如树高、胸径、郁闭度和LAI等,再将上述结构参数代人到BROOK90模型中,模拟每个情景下的水文过程。所有的模拟均基于1993—2002年固原气象站的日气象数据进行,然后再基于每日的水文过程得到年尺度上的截留量、蒸腾量、土壤蒸发量等各水分平衡分量。

3结果与分析

3.1模型率定和检验

图1表明,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样地内,BROOK90模型模拟的土壤含水量与实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和峰值基本一致。率定期间(2018-06-10-2018-10-27)和检验期间(2019-05-28—2019-11-01)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分别为0.72和0.69。样地各土层土壤水分的模拟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5%,绝对误差均小于5%(表4)。

3.2林分结构随林龄的变化

基于林分结构耦合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本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分平均树高和郁闭度随林龄的变化均表现为林龄5~15 a时随林龄的增加快速增大,之后增速变缓,在35 a之后,平均树高随林龄的增加不再发生明显变化,而林分郁闭度则比平均树高晚5a达到稳定;平均胸径在林龄5~20 a时随林龄的增加而快速增大,在林龄45 a之后达到稳定;冠层LAI随林龄的变化趋势为,在林龄5~20 a时随林龄的增加快速增大,之后增速渐缓,在林龄30 a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减小,在林龄60 a后稳定在最大值的约3/4处(图2)。在快速生长期(林龄5~15 a),林分平均胸径的增长速率最快,为0.54 cm·a-1;其次是平均树高,为0.48m·a-1;冠层LAI和郁闭度的增长速率较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19和0.03。在林龄5~60 a时,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和冠层LAI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3~10.0 m、2.3~13.3 cm、0.20~0.80、0.65~3.40。

3.3水分平衡分量随林龄的变化

林分结构的变化会改变水文过程和各水分平衡分量。因此,年均截留量随林龄的变化表现为林龄5~20 a时随林龄的增加快速增大,之后增速变缓,在林龄30 a达到最大,之后随林龄的增加而略减小,在林龄60 a之后趋于稳定。年均蒸腾量随林龄的变化表现为林龄5~10 a时随林龄的增加而快速增大,在10~25 a时增速变缓,25 a之后不再随林龄增加发生明显变化。与年均蒸腾量相反,年均土壤蒸发量和产流量随林龄的变化均表现为在林龄5~10 a时随林龄的增加而快速减小,林龄10 a之后,减速变缓,在林龄30 a之后达到稳定(图3)。在快速增长期,年均截留量、蒸腾量、土壤蒸发量和产流量的变化速率分别为1.91、24.13、-10.58、-14.88 mm·a-1;在缓慢增长期,年均蒸腾量、土壤蒸发量和产流量的变化速率分别为0.62、-0.75、-0.76 mm·a-1。在林龄5~60 a时,年截留量、年蒸腾量、年土壤蒸发量和年产流量的变化范围分别约为2.5~36.5、65.0~316.5、23.5~140.0、33.5~195.0 mm;达到稳定后,分别占年均降水量(410 mm)的8.5%、77.2%、5.7%、和8.2%。

4讨论

4.1林分结构随林龄的变化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平均树高与胸径随林龄的变化过程符合林木生长的“S”型曲线,但两者的生长过程不同步,这与前人研究其他地区的华北落叶松林的结果大致相同;且在其他树种上也有相似结果,如刘菲等发现油松人工林树高快速生长期比胸径早2a。林分郁闭度随林龄的动态变化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中,郁闭度随林龄增加不断增大,最终趋于稳定。在本研究区,林龄5~15a之前,郁闭度随林龄增加而快速增大,但也有研究发现,在半湿润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郁闭度在林龄20~30a时随林龄增加而快速增大;平均树高和胸径随林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林龄30a以前快速增长,比本研究区多延续了15a,这可能与本研究区的半干旱气候有关,干旱导致快速生长阶段提前结束。

4.2各水分平衡分量随林龄的变化及其在林水综合管理中的建议

本研究发现,在快速生长阶段(林龄5~15a),年截留量和年蒸腾量的年均增加量分别为1.9mm·a-1和24.0 mm·a-1,占森林稳定阶段年截留量和年蒸腾量的5.5%和7.5%;年土壤蒸发量和年产流量的年均减少量分别为10.6 mm·a-1和15.0mm·a-1,占森林稳定阶段年土壤蒸发量和年产流量的45.3%和44.8%。在缓慢生长期(林龄15~40a),年截留量、年蒸腾量、年土壤蒸发量和年产流量在林龄15~30a间的平均增加(减少)量分别为0.99、0.62、0.75、0.76 mm·a-1,并在林龄30 a左右达到最大(最小)值,且保持基本稳定。由此可知,林龄大于30a后,可不考虑林龄对本研究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水文功能的影响;在林龄小于30a时,尤其是小于15a时,各水分平衡分量明显变化,此时林龄对水文功能的影响必须加以考虑,即在半干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管理和建设过程中,考虑中龄林,尤其是幼龄林对水文功能的影响时必须考虑林龄的影响。

研究表明,森林的水文影响是由森林结构和降水特征共同影响的,如森林的冠层截留量和截留率随林外降水量显著变化,且与冠层结构密切相关,坡向、坡度和土壤厚度等也对森林的水文功能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虽未考虑降水等气象因子的波动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水文影响,仅关注在气候不变、立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森林因为年龄变化引起的结构变化,从而产生的水文影响,但是仍然建议在林业管理中,在考虑林龄的影响时,进一步考虑气候变化和立地条件的作用。

5结论

华北落叶松林的生长可分为快速生长期(林龄5~15 a)、缓慢生长期(林龄15~40 a)和稳定期(林龄40 a之后)。在快速生长期,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和冠层LAI均随林龄的增加而快速增大;在缓慢生长期,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郁闭度呈缓慢增大趋势,而冠层LAI则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稳定期,林分结构变化不明显。

在快速生长期,年均截留量随林龄增加快速增大,年均蒸腾量、土壤蒸发量、产流量随林龄增加先快速增大(减小),在林龄10a后增速(减速)变缓。在缓慢生长期,年均蒸腾量、土壤蒸发量和产流量随林龄的变化减慢,并在林龄30a左右就趋于稳定。

因此,在生态水文研究和林水综合管理中,在林龄小于30a时必须考虑林龄的影响,当林龄大于30a时,不必再考虑林龄的影响。

猜你喜欢
林龄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杉木胸径性状遗传参数年龄变化趋势研究
刺槐林不同林龄林分形态及植被特征分析
檫树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林树高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川西亚高山不同林龄云杉人工林林地水源涵养能力比较研究
不同林龄对油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陇东黄土高原不同林龄苹果林地枯落物及土壤的水文效应
洞庭湖湿地3个林龄杨树人工林叶与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优树选择技术的研究
辽东山区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理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