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 罗明良 张斌 林叶彬 余宇首 孙海宁
摘 要:以西华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为例,从“一个理念、两项原则、三项素质、四个一体化、五个关键点”出发构建了地理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从“培养目标、学科立足点、队伍建设、科研平台、教学评估、政策措施”等方面落实了地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协同改革。研究结果显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相辅相成,学科建设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平台基础,研究生培养的成果为学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二者的有机结合将不断推进地方高校地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协同发展。研究结果为多维度提升地理学学科建设水平及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学科建设;地理教育;教育改革;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5072(2023)04-0431-07
地理学是研究水、土、气候、生物和人等地理要素和地理综合体的空间分异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及区域特征的学科[1]。地理学是人类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国家发展的法宝[3]。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地理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历史使命。应当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和特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学理论体系、逻辑框架和学科范式,提升中国地理学科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的能力[3]。当前,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及前沿研究成果众多,主要有地理学综合研究、地表过程多圈层耦合与交叉研究;全球变化及其相关议题的研究,全球碳/水循环的观测与模拟、生态系统演化及其服务功能,复杂地理空间时空多尺度数据整合与未来地球研究、全球决策,地理学与环境、健康等[4]。地理学研究内容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技术手段的更替性等特征给相应的研究生培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面对新时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以及地理学教育国际化、技术化、创新化的趋势和要求,如何保障和逐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地理学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研究生教育是引领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增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与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支撑[5]。加强地理学研究生专业素质、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对优化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结构与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5]。传统的“课程教育-导师负责制”这种较为单一的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地理教育发展的要求。研究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研究生这一高层次人才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变革所应具备的关键素养[6]。具体而言,研究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求真向善和追求独立与自由的品德、深度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高阶自主学习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使用先进科研工具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科研问题为线索的完善的知识结构等。具体培养途径包括:促进研究生投身科研实践,强化导师的意识和责任,改革研究生入学选拔方式,依据核心素养设计、开发研究生课程,加强思维及学习方法指导及阅读经典著作等[7]。
早在19世纪初,美国地理教育界对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倡培养研究生全面的素质、综合能力,以提升其就业竞争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充分整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既强调以课堂传授知识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又重视获取实践能力、实际经验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美国地理学研究生教育模式[8]。日本的研究生教育最早可追溯到明治年间,但其系统的研究生教育主要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具体举措包括扩大教育规模、夯实教育质量,实施研究生院的重点化,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弹性化,教育研究环境的优化完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灵活多样化[9]。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始于1978年,截止目前可将其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恢复重建期(1978—1985年)、调整發展期(1986—1998年)、深化改革期(1999—2012年)、内涵发展期(2013年至今)[10]。在此期间,清华大学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发展道路,具体包括坚持正确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明确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向;改进选拔录取机制、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优化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加大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营造更适合人才成长发展的环境氛围、促使研究生教育“学术更学术、专业更专业”等措施,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就业引导,让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发挥作用[11]。此外,重庆师范大学从鼓励教师开展专题教学,大力推动多师授课,定期开展学术报告,推广SEMINAR并设置专门学分,支持资助教师开展研究等方面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
西华师范大学创建于1946年,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的综合性大学。其中,西华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肇始于1986年,历经地理学专科(1987—1990年)和本科教育(1991年至今),1997 年开始招收经济地理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2016 年获得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西华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主要招收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环境地理学、地貌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研究领域形成了较鲜明的学科特色。在上述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西华师范大学不断探索、研究和总结,提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同时总结了地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协同改革的思路和主要途径,以期为地方高校相近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1 地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
地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前者是为地理学科发展而进行建设并且提升学科优势,后者是对研究生进行学术与实践培养。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水平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支撑,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有效实现其整体协同发展是大学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12]。学科建设可以从教材、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工程、支撑平台、学术论文与著作、专利与标准、科研项目与科技获奖、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规划。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导师通过指导研究生在学科前沿方面广泛探索、在科学研究中不断实践与沉淀,终将产生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众多成果。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之间相辅相成,学科建设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平台和基础,研究生培养产出的成果为学科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撑。因此,当前在制度设计层面,考虑了如何完善导师激励机制,把培养研究生的质量作为激励导师的依据,把研究生获得优秀学位论文、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等能够体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作为评价导师的重要标准[13]。但是,从研究生培养有效协同学科建设的角度看,部分措施的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强化、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亟待研究地理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的共向发力的方式方法,不断推进地方高校地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协同发展。
2 地理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特别注意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据学科性质和任务、科学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加强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日常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和管理、以及导师队伍与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升高校办学硬软件条件,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14]。西华师范大学在办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理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具体包括“一个理念、两项原则、三项素质、四个一体化、五个关键点”。
2.1 教学理念
秉承一个教学理念,即践行立德树人、以人为本,促成研究生成长成才,这一理念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旨在作为人类教育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意义,符合人格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人权和发展选择,完善了人类的生活和生命,并使人的身心自由、全面、稳定地发展。教育是成人之学,事关人的完善,是最直接的以人为对象的社会活动,彰显着人性维度。教育初心便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坚守[15]。
2.2 教学原则
坚持两大教育原则,即重构知识结构,补齐短板;加强分类引导,突出优势。在培养过程中坚持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实施针对性培养。例如,在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针对本科为GIS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过程中侧重了加强基于GIS技术与DEM等数据源的坡地水土流失过程模拟研究能力的培养[16];对本科为地理学其他专业的学生,侧重加强在水土流失与生态恢复、水土保持规划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培养。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强化其基础知识和素养储备,根据地理学核心课程开足开实相关专业课程;另一方面,根据其本科知识背景的差异,针对性引导其在GIS设计与开发、GIS前沿技术研讨与应用、GIS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等多个方向中突出优势。
2.3 素质训练
研究生培养离不开扎实的训练。地理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强化三项科研素质训练,即加强科研项目申报论证能力训练、科研实验方案设计能力训练以及高水平论文撰写与发表训练。历年来,研究生导师团队一直坚持各级科研课题申报,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在此过程中,研究生承担文献检索、分类整理、研究趋势分析、科技查新及参考文献的初步撰寫,参与申报课题的可行性论证分析与讨论,以便培养研究生科研项目申报论证能力。在导师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督促研究生积极参与数据采集与整合、实验设计与实施、结果分析与讨论等诸多环节,以便培养研究生科研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能力。科技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展示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截至目前,研究生已在Catena、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Remote Sensing、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Physical Geography、《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等高级别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凸显了研究生论文撰写与发表训练成效。
2.4 一体化培养
推进四个一体化培养。第一,统筹专业课程,使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野外观测技能、实验分析与解译技能形成一体化知识体系;第二,统筹导师队伍,整合导师团队研究方向,实施导师负责制及导师团队指导一体化,可在一定程度解决研究方法多样性、体系综合性、手段先进性与研究生实际掌握技能不足之间的矛盾;第三,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地方服务项目,纠正重理论素养、轻实践技能的片面倾向,以实现科学素质与技能的一体化培养;第四,创造条件使研究生参与本科生实践教学的设计与管理,加强其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及其与本科实践教学一体化互动与实践体验。例如,在本科生“数字高程模型”课程实践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水土保持定量分析方法,如局部地形坡度与坡向计算、地形起伏度与粗糙度分析、水文分析、径流强度分析、LS因子分析等,在实践教学中研究生承担了实验设计、实验辅导及实验报告批阅的部分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2.5 把握关键节点
把握好五个关键点。第一,加强研究生初始阶段的专业教育,引导其掌握研究生阶段专业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加强专业认识迷惘期的引导与沟通,促其形成科学的专业认识和知识结构;第二,保障公共及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的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第三,大力实施研究生科学素质养成教育,通过地理论坛、名师课堂、嘉陵江讲坛等广泛开展学术研讨,学习科学的文献检索、规范的读书报告与科研论文撰写,培养积极的学术交流态度、清晰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口头报告能力、良好的学术规范与行为礼仪;第四,不断提升研究生实验设计技能及结果分析能力;第五,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口。
综上,通过地理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西华师范大学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其中,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级别有了显著提升,由之前以国内普通刊物为主逐步提升到以国内外公认高水平刊物为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了市场和学术界的认可;同时,我校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共同认可。
3 地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协同改革的主要途径
3.1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工作中心,须将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各个环节,确保高校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能够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重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7]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提到“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专业技能、学术训练以及思想学习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关键角色,要落实好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的工作目标,必须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及主动性[18] 。教育是一所学校、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一环,立德树人是教育中一颗必须扭紧的纽扣,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培养具有高尚情操、道德诚信和过硬专业素养的综合应用人才。基于此,我校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研究生不仅具有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充分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能力,而且具有广博的胸怀、明确的责任意识、较强的服务意识。为保障这一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我校从凝练学科特色、交叉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学科学位评估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生教育改革。
3.2 以凝练学科特色为立足点
地方高校在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学校的特色发展目标和定位,凝聚办学特色作为立足点[6] 。西华师范大学地理学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将学科发展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自然地理学专业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在环境变迁与全球变化、地表过程与地貌模拟等领域,研究地球表层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的特性、形成过程、动态变化和空间变异,形成了环境地理学和地貌学两大特色研究方向;环境地理学方向主要立足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区域,围绕古环境演化、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系统过程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探究区域地理环境演进过程与形成机制,在土壤发生与环境变化以及高寒区生态环境响应等研究领域逐步形成特色;地貌学方向主要聚焦土壤侵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在西南干旱河谷典型区边坡及沟谷形态演变与物理力学机制解析等方面形成了学科特色。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重点针对西南山地和丘陵区,发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测技术的优势,探究沟谷地形建模及其不确定性、地学分析的尺度效应及机理、地学模型集成及区域适应性等,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DEM沟谷地形分析方面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特色。人文地理学专业则立足成渝双城经济圈和长江中上游经济带等重点区域,聚焦城乡发展与空间规划、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问题,探究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内在机制,在乡村振兴、城乡统筹、精准扶贫、空间规划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相关部门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
3.3 以多学科交叉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
西华师范大学地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45岁及以下20人(68.97%),具有博士学位的26人(89.66%),教授14人,副教授6人;专任教师的学缘结构全部为外单位,短期海外进修教师3人。现有硕士生导师21人,其中自然地理学10人、人文地理 6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5人。三大学科师资队伍具有多学科学术背景,在硕士研究生课程开设及科研指导方面均能实现多学科的深度交叉。在科研方面,自然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干旱河谷土壤侵蚀过程及影响因素、脆弱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草地生态学及全球变化以及土壤发生与环境演变等方面的研究。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聚焦区域經济学、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沟谷数字地貌和测绘地理信息应用研究。在课程开设方面,必修课包含地理学前沿与热点问题、3S技术应用、地理数学方法、自然地理研究方法与应用、现代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学内部三大学科纵横交错(图1),在教学实践中各学科课程深度交叉,促进了各学科全面均衡发展。此外,地理学与生态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之间有自然地理研究方法与应用、地理学前沿与热点问题专题、环境地质研究方法等相同课程。学科交叉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多学科知识背景,形成整体性、综
合性、合理性的知识结构,同时也有助于导师团队的优化,从而推动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整体互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19] 。
3.4 以省级科研平台为基础
西华师范大学地理学硕士授权点所在学院,拥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四川省干旱河谷区土壤侵蚀监测与控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工程实验室”)和丘陵地区土地资源统筹利用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程实验室的建设总目标为:建立先进干旱河谷土壤侵蚀监测与控制的研发试验设施和应用技术研发机构;构建灵活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稳定的长期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果研究机制;培养结构合理、在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行业具有领先水平的创新团队;建立对干旱河谷土壤侵蚀的持续监测,并监测技术和产业技术的供给;突破干旱河谷土壤侵蚀监测与控制瓶颈制约,提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土壤侵蚀应用的有效渠道从基础研究拓展到工程技术;搭建自主创新支撑平台,逐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我校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培养目标为研究生具有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充分的实践动手能力,成为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由此可见,工程实验室建设目标与我校地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此外,工程实验室设立坡面侵蚀监测与调控、侵蚀沟监测与修复利用、生态清洁小流域整治三大方向(图2)。这些科研平台和研究方向为我校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依托,促使研究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参与科研项目,甚至实现自己的科研想法,从而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3.5 以学科与学位授权评估为重要抓手
学科与学位授权评估是地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过程的重要一环。第四轮学科评估综合考虑师资力量、配套平台、生源质量、培养过程质量、毕业生质量、科研成果质量、科研奖励、社会服务、贡献和学术声誉等各个因素,以使得学科评估更加准确。学位授权评估是以学位授权点的培养目标、学位标准、师资规模与结构、师资水平、人才选拔、质量保证和教学支撑(导师管理、学风建设、教学平台、奖助体系、质量评价)、发展目标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为主体进行推进。由此可知,学科评估和学位授权评估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将地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同学科与学位授权评估相结合,以学科与学位授权评估为重要抓手,注重师资的质量,凸显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促进地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协同。基于以上努力和改革,我校地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第四轮学科评估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一致认可,给出了培养目标及学位标准基本明确、科研支撑条件较好、招生选拔体系相对完善、课程教学和学术训练体系初步形成、分流淘汰机制逐步推进的评估结论。
3.6 以战略目标-政策措施协同为制度保障
为进一步凸显优势和特色,推进地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协同改革,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西华师范大学地理学科未来5年发展目标为:(1)在师资队伍方面,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高端人才数量占比,逐步提升学科队伍层次。(2)在人才培养方面,优化课程体系、培育精品课程;持续实施研究生优质生源工程,加强与高层次、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的联合培养,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3)在科学研究方面,持续推动教师队伍培训、交流、访学计划,持续提升队伍能力和水平,不断强化地理学高质量成果产出。(4)在社会服务方面,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加强校地合作,逐步建设地方智库,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与此同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期为地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协同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科研、教学科研岗位分流制度,打通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合理核定各类岗位年均工作量,为教师队伍潜心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合理减负。对于骨干教师,保障其从事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场所场地、师资梯队等配套资源,配备必要的教学和科研助手;对于青年教师,发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领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力度;有计划选聘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访学或交流,为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野外工作水平注入动力[20]。不断提升师资队伍能力和水平,通过兼职聘任、柔性引进、全职调入等方式引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同时不断充实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队伍,逐步提升高水平师资比例。其次,持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化招生宣传,鼓励优秀学生报考,建立研究生优质生源基地,不斷提升优秀生源比例,逐步实现优质生源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加强培养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优化学位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梯次配置;在现有基础上,结合研究热点和服务区域的发展需要,动态调整培养计划,关注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结合地理大数据及数据挖掘方法,设立相关研讨课程和实践课程;探索学位论文开题盲审制度,坚持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全覆盖,逐步提升学位论文质量;持续实施新生奖学金制度,激励优秀研究生潜心科学研究;筹措专项资金,逐步完善优秀研究生访学、联合培养制度,力争每年选派3~8人次进行联合培养,并设立优秀硕士论文培育资助项目,逐步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实现研究生学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选派优秀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鼓励学生在“中国地理学大会”等全国性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建设优质实习实践基地,创新实践形式和内容。第三,凸显特色,稳步提升科研影响力。立足于长江上游,以盆地、山地为特色,持续巩固和建设环境地理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现有特色方向,不断提升其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学术影响力;培育人文地理学在自然资源领域的研究特色;创新合作研究机制,不断提升教师参与高级别科研项目攻关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配套,培育和壮大特色研究团队;加大科研成果产出,提高优秀成果奖励力度;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知名度。最后,畅通校地合作途径,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在建设好现有平台基础上,争取新的校地合作途径,并侧重在区域空间规划、测绘工程、防灾减灾、生态修复、资源调查等方面与地方行政部门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傅伯杰.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地理学[J].科技导报,2018,36(2):1.
[2] 傅伯杰.地理学:从知识、科学到决策[J].地理学报,2017,72(11):1923-1932.
[3] 秦大河,张国友,宋长青,等.今天的中国为什么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世界地理学[J].世界地理研究,2020,29(1):1-7.
[4] 张国友.当今地理学前沿和热点问题[J].地理教育,2015(2):1.
[5] 李加林,林雄斌.地理学研究生专业能力提升与教研改革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2):125-128.
[6]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7] 赵蒙成.研究生核心素养的框架与培养路径[J].江苏高教,2018(2):50-55.
[8] 蒲阳,赏刚,郑光辉,等.地方高校地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 (48):55-56.
[9] 史小华.九十年代后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及经验借鉴[J].长春大学学报,2021,31(8):54-57.
[10]王梅,张琪佩,程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的变迁:基于词频统计方法和政策工具的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2020(2):83-91.
[11]杨斌.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0(21):16-18.
[12]李育林,陈汉能,刘书成.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协同互动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19):161-164.
[13]徐冠华.关于地球系统科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J].科学通报,2017,62(30):3409-3412.
[14]张永莉,吴伟.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北京教育(高教),2021(8):19-22.
[15]闫广芬,尚宇菲.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义及发展路向[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2):34-39+73.
[16]罗明良,陈涛,吴勇,等.中国GIS硕士点布局及研究趋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4):428-436.
[17]唐丽静.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发展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9):52-55.
[18]沈蓉,沈利荣,刘伟,等.工科院校研究生教育中立德树人机制探究[J].科技风,2017(19):23-24.
[19]伊继东,刘六生,段从宇.探索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的特点和规律[J].中国高等教育,2016(11):57-59.
[20]魏文琦.高素质教师队伍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6(11):13-17.
Collaboration of Geograph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A Case Study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YANG Dan,LUO Ming-liang,ZHANG Bin,LIN Ye-bin,YU Yu-shou,SUN Hai-ning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Sichun 637009,China)
Abstract:Taken the geography major i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e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of geograph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one concept,two principles,three qualities,four integration,and five key points”.The coordinated reform of geograph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re implemented from the aspects of “training objectives,discipline standpoint,team building,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teaching evaluation,policy measures and so on”.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omplement each other;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rovides the platform f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while the results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fer talent guarantee for discipline construction;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two will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in local universities.These findings will provide benefical references for multi-dimensionally improving geograph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level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Keywords:discipline construction;geography education;education reform;postgraduate
收稿日期:2022-05-05基金項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324,41807075);西华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研究生示范课程“地理信息科学”(KC202103);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2022XM01)
作者简介:杨丹(1989—),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方面研究。
通信作者:罗明良(1978—),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侵蚀数字地形分析。E-mail:luoml@cwnu.edu.cn
引文格式:杨丹,罗明良,张斌,等.协同地理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4(4):431-437.[YANG D,LUO M L,ZHANG B,et al.Collaboration of geograph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a case study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J].Journal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2023,44(4):43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