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口市宣化区第一实验小学 郭淑岚
部编版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编排思路,试图通过单元课文的次第教学,将语文要素转化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一篇具体的课文而言,既要聚焦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要巩固前单元的语文要素,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实现语文要素的实践转化。
古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载体之一,在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中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古诗,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呢?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义是每篇课文都要进行的通识性语文要素,它对于小学生学好语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年级古诗教学同样承载着识字、写字的重要任务,不容忽视。
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可以这样来学习“晓”字:
第一步,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实现正迁移。
出示“晓”字,问学生是否认识、怎么认识的或者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认识它。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因为之前读过古诗《春晓》,还有的学生说好朋友的名字里有这个字。这一环节的设计,着眼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以课堂上学生的视角来组织教学,链接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让他们喜欢识字,爱上识字。
第二步,借助偏旁,理解字义。
学生联系古诗“春眠不觉晓”,说“晓”是天刚亮的时候。接下来师生共同查字典进行验证。通过比对、分析,确定“晓”在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意思应该是“天刚亮的时候”,点明了时间。这个环节的设计,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再通过查字典验证自己的猜测,一方面巩固了查字典的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若要知晓字的读音和意思,都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来解决,授之以“渔”。
第三步,归纳小结,形成经验。
“日”字旁的字跟时间有关系,这是利用形声字偏旁表义来识字。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认一认“晓”的好兄弟:浇、烧、绕,师生一起把它们编成一个顺口溜:有水把花浇,点火就能烧,太阳出来天破晓,长长的丝线绕啊绕。
第四步,代入古诗,体悟诗情。
结合诗题说说谁这么早要去干什么。当学生弄明白了杨万里在天刚亮的时候,就在净慈寺送别好友林子方,由此可见两个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以上“晓”字的教学,从观察字形入手,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通过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有效落实了《课标(2022 年版)》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中所提出的“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的目标。
古诗的教学,同样要考虑具体的单元编排要求。《古诗二首》(二下第六单元)课后习题:“读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背后折射出的语文要素是“读句子,想画面”,这也是对本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的巩固与提升。看得出来,整本书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训练要求非常清晰、明确,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下面以“接天莲叶无穷碧”一句的教学再来谈谈语文要素落实的路径。
首先,自由读诗句,想象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学生运用之前已经掌握的“读句子,想画面”的学习策略加以完成。
其次,交流环节,为学生提供一个说话的支架: 的莲叶。引导学生抓住“无穷碧”来体会莲叶之绿;抓住“接天”来体会莲叶之多。再通过引读,读出荷叶挨挨挤挤、一眼望不到边、令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接下来,引导学生“想画面”,夯实本课的语文要素:读读这句诗,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播放微视频,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认知,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很好地将语文要素落到了实处。
古诗教学要注意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习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让教学渐入佳境,让学生身心受到美的熏陶,让中华传统文化渗入学生心田。
两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共同点是作者都着意对色彩进行描绘,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并巧妙运用视线的游移来营造空间感,勾画出自然优美,开阔高远的意境,读来仿佛身临其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位教师在执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从画面入手,联系学过的有关荷花的诗:《小池》《池上》,精美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生引入情境,点亮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为学生学习新课作好铺垫。古诗所蕴含的节奏感、韵律感、意蕴感,都需要反复诵读,潜心体会。以朗读为主线,通过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语言文字的张力与魅力,并在这样的过程中渐渐完成自己的语言文字建构。
语文要素的落地,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活动。下面以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为例,具体谈谈朗读指导的几个步骤。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重点读好题目:登/鹳雀楼,而不是登鹳/雀楼。
2.教师加手势范读古诗,感受古诗诵读的节奏和停顿: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生练读,读好节奏与停顿。古人云:读能通神。古诗,正确断句十分重要,从题目到内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要重锤敲击,不遗余力。
1. 圈一圈:诗人王之涣登上颧雀楼都看到了什么。
2. 画一画:把你们看到的画下来,该怎么画呢?(逐句学习,相机理解“依”“尽”“欲”等字义。)边读原句,边融入自己的想象,让画面更为丰富、立体。
3.读一读:师生合作朗读,渐入诗境,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读准读通的基础上,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并且告诉学生读好古诗的小窍门,那就是把每一句话中的第一声、第二声的字读得长一些,把第三声、第四声的字读得稍短一些,这叫作“平长仄短”。抓住古诗朗读的要义,择要而教,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播放吟诵的视频,模仿学习,将课堂学习推向高潮。这个环节,学生喜闻乐见,课堂一片欢腾。
在反复诵读、沉吟涵泳中入情入境,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情趣,领会作者在诗中所倾注的情感。学生的朗读水平随着理解的深入,也在不断提高,古诗的教学价值也就渐渐明朗起来。“边读边想画面”既是进一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必然诉求,也是古诗本身特性使然。
古诗之所以不好教,是因为它需要教师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做到前后兼顾、左右勾连,从而深入浅出。教学的背后是教师对教材的深钻与冥思苦想,是对已有相关知识的一个系统架构:了解作者的生平、环境、政治状况,才能解读出诗言志的“志”,才能上出古诗教学该有的味道,才能看到风景背后隐藏的风景,而不至于失之浅薄。
最近,有幸聆听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墨梅》一课,不得不叹服于他高超的教学艺术,令人叹为观止。王老师巧妙地将四句诗浓缩为“家中梅”“画中梅”和“心中梅”,仅就如此解读本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让人眼前一亮。且看“我家洗砚池头树”一句的教学:
教师引导:王冕为什么把梅花种在洗砚池边?当学生的猜测达不到需要理解的深度时,提供一份洗砚池的资料袋,及时补充学生的认知。
关联生活,发挥想象:学画很苦,王冕想放弃时,当他想贪玩时,当他自豪、骄傲时,洗砚池仿佛对他说了什么?学生读着读着,说着说着,王冕的勤奋、刻苦就深深地印在了心里。洗砚池资料的补充,弥补了学生欠缺的经验,打通了教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壁垒,对于体会王冕刻苦练画的过程,彰显王冕勤勉精进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朵朵花开淡墨痕”一句,再与王冕的画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王冕鄙视权贵,放弃功名的资料,让学生对王冕孤傲高雅的品格一览无余。最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与其他写梅花之香的诗句进行比较,进一步理解了王冕高洁独立、心怀苍生的品格。
“梅文化”照亮学生的人格成长,照亮课堂的诗意生成,这就是文化的自觉。通过一首古诗的学习,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能从中汲取智慧,建立文化自信。这就是文化的浸润。
精彩课堂的背后,是教师多角度挖掘育人价值,与教学内容形成有机联系,以文化人的努力;课堂精彩的背后,彰显的是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开阔的文化视野,以及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修养。从语文要素到语文核心素养的转化,古诗教学有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我们教师上下求索,方能取得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