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台市教师发展中心 陈蓓蓓
比较是将相同、相似、相异、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通过对比的方式,分析其异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 年版)》)提倡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阅读教学中,可通过比较策略彰显异同,让学生在对照和鉴别中对文本的结构、语言、表现手法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进行深入探究,丰富文学阅读中的审美体验。
部编版五上语文教材《鸟的天堂》,是作家巴金于1933 年游历广东江门市天马村“小鸟天堂”后写下的一篇游记散文,全文以精巧缜密的艺术构思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特幽美、别具洞天的“鸟的天堂”,透出浓郁的自然气息。“感受自然之美”“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是所在单元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为了更好地落实双要素,丰富阅读审美体验,可多次运用比较策略。
写作视角是散文的关键要素。《鸟的天堂》从“自然之景”到“心境之景”,以丰富的层次感构成了画面的立体效果。
教学中,通过比较作者游访“鸟的天堂”的不同时间,学生发现:第一次去是在傍晚,周围能见度低,加之群鸟栖息,所以没见到鸟儿,只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去是在早晨,恰逢群鸟出巢,眼前所见也就变为生机勃勃的“鸟的天堂”了。
课文前部分描写大榕树,作者乘船观察,人随舟转,观察视角由远到近,眼中榕树的样貌也在不断变化着,从最初“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到“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再到“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最后又发现“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后部分描写“鸟的天堂”,先是“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到后来“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整个过程是由静到动的。由此,学生不仅感知到榕树之美、“天堂”之趣,还领悟到:景物的变化是由观察时间、视角及其自身特质决定的,要写好景物变化,就要多角度、多层面地去观察。
叶圣陶先生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课标(2022 年版)》也规定: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教学中要“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为了助推学生对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可运用置换比较的方式。
《鸟的天堂》用词准确传神,教学中可通过抽取、置换,让学生品悟作者炼字的用心。如“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这里为什么用“卧”而不用“长”“趴”“躺”?学生经过代入对比,读出了“卧”的三层含义:1.从整体形象上看,榕树体积庞大,给人感觉就像是“卧”在水面上;2.从特殊造型上看,那“垂到水面的树枝”就像人的手臂撑在水面,从远处看,整棵树形似一个做着俯卧撑的人;3.从精神气质上看,“卧”字显得远离人迹,气定神闲,映衬着作家此刻宁静悠远的心境。
再如,“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为什么用“一簇”而不用其他量词?为什么用“翠绿”而不用其他的“绿”?通过教师出示图片对比,学生直观感知到“一簇绿叶”与“一片绿叶”“一层绿叶”的区别,感知“翠绿”和“嫩绿”“墨绿”的不同,从而进一步想象到大榕树的生机勃勃。
《鸟的天堂》前后描写的对象不同,表达句式也不一样。前部分描写榕树多用长句,后部分描写鸟儿多用短句。当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一点之后,继续追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句式呢?”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到:静态描写重在对事物进行描摹和刻画,用长句显得情深意浓;动态描写重在捕捉即时活动,用短句显得动感十足。由于句式不同,朗读时语感也要有变化:前部分宜用平和的语气、舒缓的节奏,表现出大榕树的静美;后部分宜用短促的语气、明快的节奏,表现出群鸟自在生活的欢乐。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里行间必然融注着作者的情感。散文中的抒情往往是隐而不显的,如何体会呢?可抓住文中那些最能透露作者心声的语句,关注前后变化,进行反复品味。
《鸟的天堂》以游踪为线索,从第一次“未见鸟儿”到第二次“遇见鸟儿”,巧设悬念,欲扬先抑,作者的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教学中,让学生划出作者直接抒发感慨的语句——“‘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通过对比,学生读出了作者第一次未见鸟儿的失望、困惑以及第二次遇见群鸟的激动、感叹。
继续比较标点:课文前四次出现“鸟的天堂”都加了引号,最后一处没加。为什么呢?通过联系全文内容,学生揣摩到了作者微妙的心路历程:第一次所写的“鸟的天堂”只是传说中的“鸟的天堂”,由于未能亲见,不置可否,所以加引号,作为“特定称谓”;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亲眼目睹了群鸟在大榕树上自在嬉闹的场景,作者便由衷感叹“鸟的天堂”名副其实。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对作品主题理解的深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能力。散文作品的主题意蕴往往比较含蓄,需要读者联系写作背景进行探寻,结合情感倾向加以分析。
巴金为什么要写《鸟的天堂》呢?仅仅是为了记录一处奇观吗?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课末,拓展出示“阅读链接”及巴金在《繁星》《旅途随笔》中关于“自然”的相关言论。通过阅读比照,学生感受到:在巴金眼中,不只是活的事物,任何能使人“眼睛舒畅”“呼吸畅快”“心灵舒展”的事物,都可以赋予“生命”二字,都“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都是令作家心驰神往、物我两忘的审美对象。因此,《鸟的天堂》不仅描写了一道鸟树相依、人鸟相处的奇观,还抒发着作者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对生命伟力的讴歌、对和谐生态的呼唤。领悟至此,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洗涤,情感得到了升华,审美素养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