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龙县第四实验小学 张春玲
教师档案
张春玲,卢龙县第四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河北省基础教育工作专家库成员,秦皇岛市学科名师。她参与编写了冀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二年级下册)》,在“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中,两次获“省级优课”,在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成果评比中均荣获一等奖,撰写多篇论文和课例在国家、省级教育刊物上公开发表。
课堂教学
聚焦核心素养 创建融合课堂——《〈中国民间故事〉交流实践课》教学实例
○ 卢龙县第四实验小学 张春玲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民间故事”组元,其中的“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中国民间故事以及欧洲、非洲民间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乐趣。基于新课标导向,结合教材编排,我设计了单元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列阅读实践活动:为“海力布”写小传、以“海力布”口吻讲故事、创编“牛郎织女”连环画、编排“牛郎织女”小剧本、搜集家乡的民间故事……在阅读《中国民间故事》时,我发现学生手中的书籍版本有16 种,每个版本选取的民间故事并不相同,有的题目相同但故事情节也不完全一样。由此,我设计了本节阅读实践课——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指导学生编辑一本《中国民间故事精选》电子书。通过“选故事、排目录、择封面、作序”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提升核心素养,并将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合理应用,开阔学生视野。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读了一本书——《中国民间故事》,也开展了一些自主阅读活动——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评故事。这么多精彩的民间故事一定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脑海里,先考考你们——
1.看词语,猜故事。
课件相继出示:万里长城 雷峰塔 巾帼英雄化蝶 阿端 五长腿 济公 秃尾巴老李
2.看图片,猜故事。
出示故事插图、人物小像,学生猜。
3.总结民间故事特点。
学生发言后,教师相机板书:口口相传、神奇想象、生动情节、美好愿望。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回顾最近读过的民间故事,以游戏化的方式强化记忆、积累,并迅速进入学习情境。
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借阅购买的书籍共有16 种版本,每个版本选取的故事不尽相同。所以,今天我们有一个挑战性的活动任务——我来做编辑,我们来编一本《中国民间故事精选》电子书。
编书的第一步——选故事。你觉得哪篇故事必须选入呢?请同学们结合前段时间的阅读活动来推荐。
1.选故事。
(1)学生自由发言,推荐故事,说明理由。
生1:我推荐《梁山伯与祝英台》,首先这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其次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心弦,我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个故事,并把它传承下去。
生2:我们小组推荐《包公审石头》,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课余时间,我们几个还进行了排练,下面就表演给大家看。
(四人上台表演故事,演得惟妙惟肖,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
师:你们的表演很精彩!不仅完美地演绎了故事情节,难得的是动作、表情都很到位!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故事可以入选吗?
生3:老师,我觉得可以入选。因为这个故事不仅有趣,还能给我们一些启发:遇到问题一定要多动脑筋!有意义的故事一定要选。
生4:我赞同他的说法。我也想到了一篇故事《巧姑》,故事里的巧姑是一个聪明而有智慧的人,也能给我们很多启发。
…… ……
(2)自选故事。
师:刚才大家推荐了这么多故事,而且说得有理有据。课前,老师已经帮我们把所有的故事题目放在了文档里,下面各个小组自由选择。
(学生分组在电脑上选择故事题目,边选边讨论,教师随机指导。)
2.排目录。
(1)师:故事选好了,接下来是排目录。目录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导读,你想把哪一篇故事排在第一位呢?如果几篇故事为一组,你又打算怎样来编排?
生1:我觉得《牛郎织女》应该排在第一位,因为它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而且故事生动、想象神奇,最吸引人。
生2:《牛郎织女》是书上的课文,大家都很熟悉了,还有必要排在第一位吗?我觉得《白蛇传》应该放在第一位,因为它也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而且同样神奇、生动、吸引人。
生3:我赞同他们的意见。我认为可以把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列为一组,放在前面。然后其他的按智慧故事、神话故事、生活故事分成三组,方便读者查找。
…… ……
(2)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当然,目录编排不必要统一、固定,同学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排,哪位同学能用信息技术课学到的知识指导大家来编排电子目录呢?
(一名学生上台担任小老师,示范讲解排目录的方法。)
(3)学生分组合作排目录。
3.择封面。
师:我们拿到一本书,首先看到的就是封面,所以封面要精心设计。电子书的封面素材已经准备好(出示图片),这些图片是同学们前一段读书活动中自己画的插图或人物,请大家自由选择。
(学生分组选封面,边选边议,教师随机指导。)
4.作序。
(1)出示关于“序”的资料。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多介绍该书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拿起自己手中的故事书,读读序的内容,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发言,谈感悟和收获,互相启发。)
(3)课余时间自己作序。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本节课的主要活动任务。教师搭建学习平台——课程整合,在微机室上课,分组合作;布置学习任务——编辑电子书;指导编辑方法——选故事、排目录、择封面、作序。编辑电子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综合能力,而且这样的任务驱动,还能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事的内涵,并对故事进行辨析、评价和选择,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师:这节课的“编辑之旅”让大家小有成就,课余时间我们可以分工完成故事录入。下节课我们将邀请相关学科的老师指导大家排版设计,期待我们共同的成果——《中国民间故事精选》电子书早日“出炉”。
【设计意图】做好编辑电子书的前期指导,接下来大家要利用课余时间分工录入故事,同学们后续还要深入阅读,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的跟进指导。持续而深入的阅读会更有收获,也更有价值!
本节课,主要围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行设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作为传统文化单元中的“快乐读书吧”不能简单处理,在对单元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时,教师应整合单元内容,设计好单元学习任务群,把“快乐读书吧”的导读课提前安排,并且在单元学习收尾阶段,设计合适的、有挑战性的、实践性强的学习任务,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在活动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