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混融教学模式下思政课获得感评价新理路

2023-04-27 00:55:17侯德娟陈瑜玮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增值评价

侯德娟 陈瑜玮

摘 要:基于复杂性理论构建思政课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结合双线混融教学实践语境对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和结构进行界定。以增值评价为突破口,协同推进“四个评价”一体化,从主观满足感,知识性、思想性和价值性获得感出发提出构建思政课获得感多层次指标体系的新思路。

关键词:复杂性理论;双线混融教学模式;思政课获得感;增值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8.078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2020年疫情防控过程中,按照教育部“推迟开学不停学”的要求,各高校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直播授课等方式开展教学,高校教学全面进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混融共生”的新时代。双线混融教学打破了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生态,成为后疫情时代思政课教学的新常态。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学定教”理念引领下,教育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将课堂学习与课后任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渗透、有效融合,构建思政课的双线混融思政课教学模式。以学生获得感作为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标尺,协同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和增值评价,尝试提出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的新理路,监测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以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水平,促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1 基于复杂性理论构建高校思政课双线混融教学模式

双线混融教学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教学,将传统教学的优势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深度融合。复杂性理论关注个体(作为复杂系统)与不同层次的环境系统交互并发生自组织变化的过程,强调个体认知和行为变化的复杂性和非线性,为高校思政课双线混融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1.1 双线混融教学过程的共时性分工和共时性交叉

高校思政课双线混融教学遵循系统性思维,基于育人目标,结合课程内容,借助微助教平台,围绕课前预习、课中讲授+测试、课后巩固提高三个阶段进行整体布局,注重线上与线下的差异化协同发展,实现全程教学改革。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强调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育,既包括知识和理论层面的习得,又包括正确的立场、观念和方法,还包括价值判断、态度、情怀、精神层面的滋养等多层次多维度目标。因而,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运用全息思维,将时代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高校思政课双线混融教学的“DNA”融汇于双线教学全程。根据具体的育人目标和课程内容载体的特点,与线上、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进行适配,做好两者的历时性分工和共时性交叉。

在历时性分工方面,线上学习可以帮助实现课前系统预习,教师通过微助教建成包含视频和习题等资源在内的课程包,学生结合现实存在的现象和案例进行自主学习,对现象背后的知识进行探索。微助教全程记录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并提供完整的线上学习数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翻转课堂和案例式教学,通过师生深度互动帮助学生实现从前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认识进阶,并且抽象出知识加工的科学思维方法,形成价值判断和认同。课后可以利用微助教发布课后作业,巩固拓展应用课堂学习内容,通过大数据监测追踪大学生课堂学习拓展效果,也可以通过微助教推送课外拓展学习资料,扩大知识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共时性交叉方面,利用线上学习的便利,围绕课堂教学的需要,通过微助教的抢答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呈现优质学习资源供学生课堂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自主分享表达观点,穿插测试题目為课堂教学提供即时反馈,从全面了解掌控学情状况,对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进行精准调整。

1.2 双线混融教学中师生双主体协同

思政课教师需要运用自组织思维,在坚持集中性教学管理的同时,进行非中心性管理、分布式管理的尝试。开展双线混融教学时,教师要学会适当放权,释放学生的内部活力,构建线下教学循环为主体线上线下循环相互促进的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线上教学重在学生自主的责任意识、知识的自主建构和科学思维的启动,教师角色功能淡化,起隐性指导作业,打破传统思政教学的教师一言堂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单向输入,实现学生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线下教学重在师生双主体的高质量互动,教师进行显性指导,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不论是认识的深刻性、思维的逻辑性、视野的开阔性,还是行为的一致性、自觉性等方面,实现逐层递进、不断攀升的进阶,通过协调统一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1.3 双线混融教学中课程资源融通

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线下教学资源需自建自享,突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个性化,反映鲜活的学生需求和校本特色,实现多样性的教学活动,而线上教学资源需共建共享,联动集体智慧建成高质量的在线教学平台,视野更广阔、动态前沿更准确、内容把握更科学。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既突出了个人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又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引领性和广泛性,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 双线混融教学模式下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和结构探究

2.1 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和结构

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育供给侧改革使得学生获得感成为评价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效的具体表征。姚迎春(2018)认为思政课获得感是学生通过单独的或系统的“思政课”的学与教,取得知识论层面的、价值观层面的和方法论层面的实际增益和主观受益的统称。邵雅利(2018)认为思政课获得感本质上属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它是参与到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的大学生群体或个体通过思政课教学和学习活动,基于理论知识获取、主观世界改造、品德精神成长等维度的精神获得而产生的积极的、正向的心理感受。Z针对思政课获得感,董洪杰(2019)从获得感产生发展的全程出发构建了获得体验、获得环境、获得内容、获得途径和获得分享五因素理论结构。黄冬霞(2017)强调获得感的产出层面,划分为心理层面的获得感、思想层面的获得感和行为层面的获得感。

2.2 双线混融教学模式下思政课获得感的丰富意蕴

在双线混融教学模式中,思政课获得感指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过程和丰富的学习体验逐步获得成长所需的正确三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主观满足感。从结构来看,获得感包括过程性获得感和结果性获得感。前者表现为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的参与、自主的实践探索,后者表现为知识性获得、思想性获得和价值性获得。

对于学生主体而言,知识性获得感是指通过学习高校思政课能够丰富知识储备、激发认知兴趣和增强理论修养,具体体现在能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魂,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维一体来构建系统化的知识框架体系,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思想性获得感是指在前者基础上,通过做中学使得大学生思维水平实现从形式运算向辩证逻辑思维的过渡。具体来说,通过思政课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正确把握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做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价值性获得感是指在知识性获得逐渐积累、思想性获得不断飞跃过程中,在情感共鸣基础上学生自觉建立起科学信仰,为个人成长发展提供持续性精神动力。具体体现在坚持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立正确的三观,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并自觉践行;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國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 基于增值评价提出双线混融教学思政课获得感测评理路

3.1 以增值评价为突破口,协同推进“四个评价”

增值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改变了以结果论英雄的传统思路,转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以及教育系统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是一次评价思维方式的变革,有利于转变当前过分关注结果的教育质量观,引导教学回归教育本质,将关注重心放在学生发展上。

思政课教学增值评价关注学生的获得感,重点并不是最终结果的绝对值,而是发展过程中的增长值,避免传统仅凭考试分数判断学生水平的单一评价方式。线上、线下教学过程性评价围绕“过程性获得感成就表现”展开,包括课堂参与互动、作业设计、专题讨论、实践体验等方面;线上、线下结果性评价则围绕“结果性获得感成就表现”,通过随堂测验、单元小测验、期中测验、期末总结性测验、阶段性表现性任务完成情况和作业作品展示来进行评价。综合性评价关注不同情境中大学生的日常品行表现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内隐的、间接的、难以直接评价的获得感成就(情感认同、价值判断、精神面貌、道德品行)进行评定,例如日常乐于助人行为、参与校内外思政主题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赛作品成果展示,从多视角、全面地对学生知识性、思想性和价值性获得感的综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增值评价则使用档案袋技术将过程性、结果性和综合性评价的数据借助标准分数进行编码转化和整合,将定量数据和定性描述相融合,使用分项等级制加评语的方式刻画每个学生获得感内容和水平的发展变化,并进行个性化、发展性的解读,为教学诊断、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3.2 双线混融教学立德树人成效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理路

在思政课双线混融实践教学实践中,以课程内容为载体,分别从线上和线下过程性获得感、线上和线下结果性获得感四个方面构建多层级测评指标体系。线上过程性获得感达成度主要从课前学习投入度、课后学习自主度和拓展提高自觉性三个指标来表征,具体的学习行为表现为学生课前预习线上学习时长、课前预习任务点完成情况、课后复习时长、课后拓展学习时长和资源类型、学习体验满意度自评。涉及的评价类型为形成性表现评价,评价目标为学生主体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态度、体验和满意度。线上结果性获得感达成度主要从各个章节预设问题答题的准确性、测试题完成情况两个指标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掌握学情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同时作为增值评价的起点。

线下过程性获得感达成度从课堂表现主动性、日常行为自律性、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三个指标来表征。第一个指标对应的具体学习行为表现为课堂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课堂学习纪律性和课堂互动积极性等方面来追踪记录相关数据,体现为过程性表现评价。第二个指标对应的具体学习行为表现是,在工作、生活、学习中能够按照相应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校纪班规,采用自陈量表进行综合性评价。第三个指标对应的具体学习行为表现是积极参与班级、校、省和全国性的思政课实践活动,包括一些参赛类活动。结合具体表现,对学生的政治素养进行综合性评价。

线下结果性获得感达成度通过学习成果输出度这个指标来表征。具体的学习行为表现为作业完成效果,小组作品展示,单元、期中和期末测试成绩。前两者涉及的评价类型是结果性表现评价,拟定评分标准对知识、思想和价值性层面进行评价。后者涉及的是结果性测验评价,侧重通过选择题和简单题考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在科学思维和科学信仰等方面的进阶情况。此外,以单元、期中和期末测验成绩作为增值评价的阶段性终点,以线上预答的成绩作为增值评价起点,基于简易式百分等级成长模型对学生个体获得感的发展变化进行量化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的反馈,对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促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做好个性化辅导,实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基础教育的后疫情时代是“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J].中国教育学刊,2020,(05):5.

[2]杨志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06):6973.

[3]张中原.“五育融合”的人性化审视——基于复杂性理论视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2,(3):19.

[4]姚迎春,杨业华.论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J].湖北社会科学,2018,(04):183187.

[5]董洪杰,谭旭运,豆雪姣,等.中国人获得感的结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9,39(05):468473.

[6]邵雅利.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现状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6):3436.

[7]黄冬霞,吴满意.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构成和形成机理[J].思想教育研究,2017,275(6):2832.

[8]徐路明.基于简易式百分等级成长模型的学业增值评价[J].中国考试,2021,(3):914.

猜你喜欢
增值评价
教师效能的有效评价:路在何方?
内高班预科学生学科学业水平的评价:增值与达标
化学教与学(2017年7期)2017-07-18 16:23:24
口腔修复学CBL教学中增值评价的模型构建
以增值评价为基点的高校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探索
以增值评价为基点的高校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探索
以增值评价为基点的高校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探索
以增值评价为基点的高校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探索
基于学业质量的增值性评价系统的分析与构建
基于增值评价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践研究
增值评价: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