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强 黄国栋
摘 要:为了有效解决高校学生评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PDCA循环理论对学生评教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首先,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评教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其次,执行计划并检查计划实施效果。最后,找出这一次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并转到下一次PDCA循环。
关键词:高校;学生评教;PDCA循环;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8.025
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促进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新的改革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高校将学生评教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教有助于学校和教师收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反馈。然而,在高校学生评教的开展过程中,部分问题也逐渐显现了出来:(1)评教活动流于形式。目前高校学生对于评教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致使评教有效性缺失,无法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2)评教指标有待改进。目前大多数高校均使用同一套评教量表对所有的专业进行评教,这样的做法无法体现出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一套量表使用多年,不进行实时更新。(3)学生在评教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缺乏。根据当前学生评教的现状可以看出,学生在评教活动中主要体现出的是义务,并不是权力,学生无法知道最终的评教结果,导致学生对于评教几乎没有参与感。
为了对高校学生评教体系的现状进行充分了解,本研究对H校学生群体的评教态度、评教程序和评教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以及评教结果反馈的满意度开展了全面调查,进而对该校学生评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PDCA循环是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管理理论,有助于研究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本文使用PDCA质量管理方法旨在有效解决学生评教中的问题,以改善学生评教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 H校高校学生评教现状及问题分析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工作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学生评教活动在H校广泛开展起来。H校现采用的是网上评教,评教对象为每学期全体任课老师,评教时间安排在每学期期末前两周。学院网站首先发布对于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通知,其中规定了评教的具体时间段及评教态度,然后下发到各学院班级群,由辅导员进行通知。每个学生使用教务处统一下发的评教量表,无学科与专业之分,通过登录教务系统,进行教学评价。
1.1 H校高校学生评教的调查
本研究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关于评教系统的评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被调查学生的基本信息和评教信息两个部分的内容。基本信息确定为学生性别、年级、专业等问题;评教信息确定了四个维度,分别是:评教态度、评教程序、评教的内容指标和评教的结果反馈。将各项数据进行量化,例如“我能积极参与评教”,被调查者可以在“非常符合、符合、一般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中进行选择,选择结果分别对应的分数为5分、4分、3分、2分、1分。
本次调查在H校展开,为了保证此次调查的全面和有效,所选取对象为H校全校学生,涵盖了四个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进行问卷发放时采取的方法有先现场分发、线上填写等。最终共发放194份调查问卷,回收调查问卷187份,问卷回收率95.41%。经过审查,问卷全部有效。
1.2 H校高校学生评教的调查结果
结合问卷情况分别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评教态度、评教组织、评教指标和结果反馈等四个维度的调查结果如表1~表4所示。
根据调查得出H校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如下:
(1)学生提意见的主动性不高;
(2)评教时间不合理,设置在期末;
(3)评教指标设置空泛,各年级使用同一套指标;
(4)学校不公开最终的评教结果。
2 基于PDCA循环的H校学生评教体系改进
本文在高校教学评教体系的改进中引入PDCA循环理论,旨在科学制定学生教学评价目标和计划,认真组织教学评价活动,形成高校學生教学评价体系PDCA循环,起到不断完善学生评教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2.1 H校学生评教体系改进的计划阶段(P)
根据H校学生评教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如表5所示。
2.2 H校学生评教体系改进的实施阶段(D)
(1)培养学生评教意识,促进评教有效性。教学管理者需组织各院系班级学生参加学生评教宣讲会,认真讲解评教工作。宣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学生需要正确认识评教目的。学生评教的目的不仅仅是对教师的督促作用,而且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保障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权利。第二,学生要认识到评教的作用。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评教只是一个形式,在实际中没有作用。宣讲要让学生认识到开展学生评教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发表对于每门课程的教学感受和建议。
(2)科学组织阶段性评教。教育管理者每学期组织多次学生评教活动,采用“三阶段”评教模式,即每个学期开学、期中、期末均进行学生评教。学生通过一次评教以后感受教师在教学生是否做出了调整,教师通过多次评教结果进行动态的教学改进。
(3)完善评教指标体系。依据不同年级专业、不同课程及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编制评教量表。H校根据专业类别将评教量表分为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和体育类等,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设计评教指标。
(4)健全评教反馈制度。在学生完成评教后,教育管理者评教信息进行有效分析,针对评教结果中反应的问题通过专业的评估人员进行分析,形成评价后反馈给教师,对不合格的教师进行教学督导,协助教师调整教学。在对评教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后,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公示。
2.3 H校学生评教体系改进的检查阶段(C)
一个持续改进的机制,要求一个评价检查机制,用以观测H校学生评教体系是否朝既定计划改进。检查的作用就是确定学生评教体系的改进是否和当初设计的一样,是否發挥了其应有的作用。这是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
根据PDCA循环原理,在进行学生评教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检验,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如表6所示。
2.4 H校学生评教体系改进的处理阶段(A)
针对学生评教体系改进中产生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根据PDCA循环理论,对H校学生评教体系改进中为提及的事项进行及时纠正,提出改善方案和计划,如表7所示。
经过这一轮的PDCA循环,H校教务部门及时发现了学生评教体系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教育管理者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及改进方法,将成功的方法纳入今后的管理中,而错误的做法和暂未解决的事项将其转入下一轮PDCA循环去处理。经过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到达到了预期目标和效果。
3 结论
本文基于PDCA循环理论,通过调查问卷对H校学生评教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接着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找出了H校在学生评教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分析原因后,本文以改善H校学生评教体系为目标,对H校学生评教体系中的问题严格执行PDCA循环理论四个阶段,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基于H校学生评教体系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参与评教积极性不高,评教时间不合理,评教量表更新慢,评教指标较少考虑学生诉求,评教结果反馈不足。
(2)基于PDCA循环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第一,加强相关宣传工作。第二,科学组织评教。第三,完善评教指标体系,第四,健全评教结果反馈机制。在经过PDCA循环后,对H校学生评教体系的前后指标进行了对比,发现H校学生评教体系确已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张奕辰,刘可鸣.五所世界一流高校本科学生评教机构建设及其启示—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1,10(5):2529.
[2]金梅,方宗祥.中美高校学生评教差异研究—基于国内外两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大学教育,2021,10(7):4751.
[3]顾容,王何娜,娄丽双.高校学生评教数据分析策略优化及应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2):201207.
[4]游碧蓉,郭慧文.高校学生评教对教学的负面影响及完善建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35(1):8387.
[5]邓丽群.民办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广东S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1):139142.
[6]操颜艳.高校学生评教机制的思考与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21,32(17):7576.
[7]裴小琴,沈文君,刘冬梅.基于PDCA理论的教学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77(3):107109.
[8]苑迎春,雒明雪,陈江薇.基于机器学习的高校学生评教信度分类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3):127132.
[9]耿晓凤,张春慧.高校学生评教量表现状及评教影响因素分析[J].大学教育,2021,10(8):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