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元锋 张圣荧 陈奕烽 毛赀苇
摘 要:目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并产生了新要求。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但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协调好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任务依然存在,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西部教育扶贫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别从影响原因、扶贫方式等多角度出发,从而得出本文的调查分析结论。本文旨在分析西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深刻研究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西部教育;精准扶贫;教育帮扶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部地区经济稳步推进,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同时,西部地区多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协调好地方教育、卫生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任务依旧存在,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异性依然较大,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任务依然繁重,这方面仍然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在新的背景之下,通过利用新媒体和数字化教学融入到西部教育的育人过程,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运用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本团队通过了解西部教育扶贫现状,提出相关的建议,致力于解决西部农村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成就自我,锻造人才为使命。
一、西部精准教育扶贫调查研究分析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在促进公民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一)受访者个人统计学特征角度分析。通过调研访谈,了解到我国青年对西部教育扶贫的关注度较高,受访者主要集中在16-40岁之间,占总体的75%,其中16-25岁占66.41%,26-45岁占12.7%。这反映了年轻人在教育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和参与度;同时,受访者以学生为主体,占比总人数的75.13%,其余以教师,公职人员占比较多,达到11.03%,其余身份占比较小。在了解西部教育资源的调查中,大众多为关注当地学校设施、教师资源和信息化教育三个方面。受访者中有30%表示所在学校拥有基本的体育设施,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的普及率较低,西部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滞后性。在教师资源方面,60%的受访者表示学校缺少美育专业的教师,如音乐、美术、科学等科目的教师资源尤为不足,且师资稳定性不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信息化教育方面,仅有20%的受访者表示学校能够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这限制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教育质量感知层面分析。教育质量感知是指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主观上对其所感知到的教育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它反映了高等教育服务特性对学生需求的满足程度。通过调查,在教学质量方面:41.7%的受访者认为教学质量一般,30%认为较差。这主要归因于教师资源不足、教学方法落后等因素。根据学生表现的因素分析,55.6%的学生对学习成绩不满意,这可能与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不高有关。在是否有进行课外“第二课堂”辅导的调查中,仅有3%的学生能够参加课外辅导,这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会。
(三)教育需求与期望维度分析。调查显示,在教育投入方面,受访者普遍期望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教师待遇。在教育公平上,受访者高度关注教育公平问题,希望政府能够关注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通过对心理教育层面的调查发现,受访者期望能改善西部地区的社会传统观念,解决重男轻女的恶习,重视西部地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心理问题,增强二者的自信,改善其社会地位,实现其自我价值、社会价值。
(四)教育扶贫政策认知与评价分析。近年来,国家建立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和制度,以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而大众对教育政策特别是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也会对政策的有效推行带来一定的影响。调查发现,仅有40%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当前的教育扶贫政策,这表明政策宣传和推广工作仍需加强。在西部教育的关注度上,受访者普遍观点较为集中,有69.31%的人偶尔关注社会西部教育的相关问题。经常关注的受访者仅有14.29%,不常关注的受访者达到了16.4%之多,这反映了中西部教育的社会关注度明显不足,还有较大的加强、发展空间。在对现行的政策评价上,在了解政策的受访者中,67%认为政策对改善教育资源分配有积极作用,但仍有33%认为政策效果不明显或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政策期望方面,受访者普遍期望政府能够出台更多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教育扶贫政策,特别是在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学设施、推动教育信息化等方面。
二、西部精准教育扶贫现存的原因
基于以上现状分析,西部教育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因素。第一历史原因,西部地区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经济发展缓慢,教育投入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第二地域原因,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导致教育资源和先进理念难以普及和推广;第三经济原因,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贫困,家庭收入低,家庭教育支出有限,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减少;第四教育观念陈旧,部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心,导致教育水平停滞不前;第五师资力量,西部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学历结构、专业素养等方面存在短板,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第六管理体制机制,部分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和缺陷,如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扶贫政策执行不到位等。
三、促进西部精准教育扶贫的措施
综上所述,西部教育落后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改善西部教育现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
(一)完善教育政策与法规,增强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西部地区的教育政策与法规,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为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针对贫困家庭子女,制定更加精准的教育扶持政策,如提供助學金、减免学费等措施,确保他们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
(二)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加强西部基层师资队伍建设。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往往相对较少,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西部教育的投入,包括资金、设备、教材等,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定向培养、引进优秀人才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到西部地区任教,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减少教育区域差距。在增加投入的同时,还要注重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确保资源能够公平、有效地分配到各个学校和地区,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集中。以此达到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率,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四)创新教育扶贫模式,扩宽现代会教育平台。通过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西部地区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教育扶贫,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扶贫模式,如校企合作、社会捐赠等,形成政府、學校、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扶贫格局。可以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针对西部地区的产业特点和人才需求,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
四、结语
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落后。这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限制了人才培养和地区竞争力的提升。在深入探讨了西部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实施策略及其面临的挑战后,在全球化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意识到西部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精准扶贫不仅是经济扶贫,更是教育和文化的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
因此,通过精准扶贫,为西部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水平,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因地制宜,为西部地区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广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这些策略旨在从多个层面改善西部教育的现状,提高教育质量,为当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综上所述,西部教育落后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西部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需要学校的积极参与和创新实践,也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才能有效推动西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才能真正实现西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推动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严纯华.以数字化助力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24(01):11-14+22.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4.01.02.
[2]戴建伟,罗旭.西部教育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的价值和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23):258-260.
[3]李戬,谢海山.精准扶贫背景下西部高校教育扶贫路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248-249.
[4]李延平,陈琪.西部农村“互联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制度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2):32-36+43.DOI:10.13811/j.cnki.eer.2017.12.005.
[5]陈瑜山.甘肃靖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探新路[J].中国基础教育,2024(01):39-43.
依托项目:“今点视觉”平台——精准教育扶贫背景下西北信息化教育的平台搭建(xj20231371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