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星
摘 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必然会走向精细化、走向深度、走向高度。而在这些要素中,深度学习体现了历史学科学习的广度和学生视野的宽度。所谓究其深,是指高度探究学习素材,并管窥历史文化的真谛。要实现历史学科中深度育人的目的,必须落实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并在课堂中调动学生,进行深度互动,最终学生可以把从历史知识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个性化学习收获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鉴于此,文章围绕“初中历史学科的深度学习”来系统探究如何设计高效的教学环节,一步步引导学生落实深度教学,从而达到深度育人、个性发展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 深度学习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5.032
在新课程理念下,越来越多的初中历史教师开始意识到“深度教学和深度教学下激发学生深度学习意识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发展良好的历史思维,让历史学科更好地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教师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出发,结合深度学习来设计课堂环节,优化学习素材。
一、历史课堂中深度教学的内涵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的育人核心,历史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作为历史教师只有在心理认知中建立起一种深度学习的理念,才可以更好地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升课堂的探究深度和知识横向与纵向应用的广度,一般而言,历史学习中深度教学的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初中生历史学习的专注度较高,课堂学习贴合性强,尤其是在议题式的探讨中,师生之间的融合度将达到一定的层次。
第二,初中生的学习思维发展由单一性逐渐过渡到多样性,并且在历史课堂上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乐于沿着历史教师所创造的轨迹来处理各种问题,从而让辩证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与家国意识、青少年的历史价值观等融合起来,进而高效地去引导学生发展,为进入更高一个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深度学习主要强调历史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并被串联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中,例如利用时间轴将历史知识串起来,让学生可以在清晰的时间引导下进行历史知识的记忆。另外,以共时研究的理念来设计模块化的学习,让历史学习更有深度,这样的学习形式才算是深度学习。
二、历史学习中“究其深、得其真”的育人优势
与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相比,历史学科的深度教学关注的内容是高度整合,关注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关注的学习过程是多元探究和循序渐进,关注的学习知识体系是纵横交错的。在这些特色理念的引导下,可培育起来一批具有学科核心素养的优秀学生。
首先是深度学习理念下,学生的历史学习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尤其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上有一定的优势。
其次是深度学习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往往会在课堂活动、课堂学习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有层次的划分。有了这样阶梯性的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活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整个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
再次是深度学习可以从初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初中历史学习的系统性,从而在他们的心理认知中建立起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围绕这个整体概念,就可以有机地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建立更多的深度学习活动,非常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三、历史课堂中“究其深、得其真”育人策略的构建
历史学习是温故知新、反思客观历史事实的学习过程,是结合先辈研究来反观历史,分析历史事实,从而得出对历史现象和历史活动最客观看法的综合学习活动。而要实现深度学习,就非常有必要围绕“历史学科来探究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
(一)从对教学素材的深度剖析入手,构建深度预习探究教学
以初一年级第八课“百家争鸣局面”的教学为例,历史教师可以围绕“深度学习理念”来设计丰富多彩的深度学习课前预习。具体的设计如下所示:
教师基于教参和教学经验,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一个深度预习,预习的内容主要包括:1.百家争鸣中的百家主要指的是哪些人?请利用网络媒体和电子资源库以及其他课外工具书完成对本问题的探索,按照代表人物和思想列举的形式预习。2.通过课外阅读来自主预习并了解民贵君轻的思想,并谈谈其历史根源。3.请举例谈谈百家争鸣中的核心代表有哪些?以战伐与仁爱治国作为对比来划分百家争鸣中的各家,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到了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这节课的三维目标来设计一个分层次的课前预习导入环节,这个环节可以这样来落实:第一小组采用汇报的形式来展示自己预习的内容,并在教师的提问下来进行答辩,例如,为什么儒家学派能够在春秋战国时期久负盛名?并说明其代表人物和思想。学生可以利用小组的力量来竞答。第二组则可以做出思维导图来展示“民贵君轻”思想的内核和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第三组则是围绕“问答形式”,本组的一个同学来提问,另一个回答,将百家争鸣的各个学派和特点说出来。教师基本上可以在10分钟以内的时间完成对预习任务的检测,从而为后续开展精细化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二)從课堂案例深度融合切入,构建互动体验教学
在进行初中生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往往关注的是教材内容本身,很多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处理教学模块上,只要学生将里面的内容学完就可以,而往往忽略教材中与核心内容相关的案例。但是这些案例如果可以和教材的核心知识点结合起来,那么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可以从课堂案例的深度融合入手,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教学。并在其引导下,构建深度互动体验课堂,具体的设计如下所示:
以“秦末农民大起义”这一课的深度学习为例,初中历史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整个课堂教学的环节。
教师结合教参和自身对教材的阅读,深度分析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重点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溯源和起义的具体内容;难点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影响和意义。围绕这两个大模块,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优化课堂案例,但前提是需要学生对教材的基本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本章节的要点有所熟悉。其实,这样的设计理念和当前流行的议题式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具体就是根据教材的重难点来确定案例,这些案例需要学生根据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探究和分析,最后产出一定的探究成果,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高度融入实践中,从而实现学以致用。
学生认真分析自己学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结合特定的案例来落实知识的应用。案例1:秦国是历史上一个有深远影响的国家,而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和巩固政权的过程中,开展了众多的征战和建设,一部分是颇具意义的,而另外一方面,杂役赋税等让民间产生疾苦。不过,从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看,秦朝的统一带给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围绕这个案例谈谈秦朝统一的积极意义和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原因。案例2:围绕陈胜吴广起义中的一段来谈谈“秦末农民起义的过程和影响”,这一部分可以利用发散思维来展开讨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间开展竞争,抢答问题,教师补充。这样的设计将知识点渗透到具体的案例中,起到了点拨的作用。
(三)从学生感兴趣且熟知的历史人物入手,构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
在《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一课中,有“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这一子母,要求学生认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并建立起法西斯专政,标志着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不少学生从一些二战的影视剧中了解过希特勒这个历史人物,并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借势从希特勒这个历史人物出发,通过梳理希特勒的个人思想,以及希特勒为了夺取政权所进行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国内的政治情况,从而对战争的爆发有更好的理解。
教师展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1923年底,一磅黑面包的价格竟达三百九十亿马克,一磅糖要四百四十亿马克。向战胜国交的赔款百分之九十又是通过增加捐税的办法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工人的收入比战前减少了四分之一,他们饱受本国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倍受失业和物价飞涨的痛苦,千百万人成为乞丐。陷入贫困深渊的德国人民要求生存、要求国家的经济政治前景迅速得到改善、希望能有新的政治力量来代替腐朽势力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吴友法《走上法西斯独裁专政之路——希特勒是怎样上台的》
材料二:在发表了一列有关民族主义和反犹太人的煽动性演说之后,他和陆军元帅鲁登道夫一起参加了1923年在慕尼黑发起的一场暴动。这场暴动被警察很轻易地就给镇压了,希特勒被关押了9个月。当时他35岁,他在狱中写下了《我的奋斗》——一部夸张的回忆录。他在书中发泄了他对民主政体、共产主义和犹太人的仇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
教师设问:
1.分析材料一,一战以后的德国经济政治局势如何?(参考答案:经济方面,国内经济萧条,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政治方面,阶级矛盾尖锐,广大人民要求新的政治力量出现来改变国家的命运)
2.分析材料二,希特勒利用经济危机发起的暴动是否成功?这次暴动对希特勒以后的政治道路有何影响?(参考答案:这次暴动并不成功,希特勒甚至还被关押;这次暴动以后,希特勒在狱中形成了自己的政治思想,这一思想对其以后的政治道路影响深远)
学生积极阅读材料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学生得到更加接近历史真相的答案,同时也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凋敝,政治问题突出,希特勒在这样的环境下,于1923年发起的这次暴动虽然遭到了镇压,但希特勒却在这次暴动中成了全世界赫赫有名的政治人物,并且他的政治思想也在这一时期日渐成熟。思想成熟后的希特勒,利用民众对一战后德国被迫签订的《凡尔赛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逐步建立起自己在德国的法西斯政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德国一战后的情况与二战的关联,教师可以继续展示材料。
材料一:凡尔赛条约的确是一个掠夺德国人民的肮脏条约,在德国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象凡尔赛条约这样对德国进行奴役和宰割,德国人民在感情上自然接受不了,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从而激起了他们爱国热情和民族仇恨。希特勒利用凡尔赛条约对德国产生的这一严重恶果,大肆进行攻击,号召德国人民起来撕毁凡尔赛条约,挽救民族的危亡,他的这种宣传正中德国人民心怀。
——吴友法《走上法西斯独裁专政之路——希特勒是怎样上台的》
材料二 希特勒宣称:“我们必须和1918年11月的罪犯算账,不能让200万德国人就这样死去。我们不能宽恕,我们要求复仇!”“不久的将来,在我们取得政权后,我们将更有责任把这些毁灭的制造者,这些小丑、这些叛徒抓起来,并把他们推到绞形架上绞死”。
——杜正艾《希特勒与他的心理战手法》
教师设问:分析两则材料,希特勒是如何煽动德国人民的民族情绪的?(参考答案:利用德国人民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煽动人民起来复仇,并且激发人民的强国欲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希特勒通过煽动国内的民族复仇情绪,影响力越来越大,他所建立起来的纳粹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民众的加入。普通民众与希特勒实质上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成为他的合作者。普通民众受政府意识形态宣传的影响,成为希特勒大屠杀的共犯。德国也因此一步步再次走向战争的深渊。
这个教学案例就是从学生熟知的历史人物入手,利用材料的展示,帮助学生缕清希特勒这个历史人物和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关系,深度学习德国再一次成为世界大战发起国的原因。
(四)从作业深度设计探索入手,构建深度巩固教学策略
作业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检验学习效能核心手段之一,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善于从作业入手来设计整个教学。具体如下所示:
历史深度学习作业设计模块图:
课前作业
1.三国鼎立:设计预学案了解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2.群雄纷争:三国核心代表人物(查阅资料完成阅读与预习任务)
课堂作业
看电子白板分小组完成思维导图填写(需要论述)
课后作业
1.阅读三国演義核心历史故事任一篇,完成读后感
2.阅读课外阅读材料,用核心知识完成对案例的分析
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三国鼎立”的内容时,可以按照上图来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作业,这样的作业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非常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国家对立德树人要求的明确,让深度学习的理念和实践成为可能,因为部编版教材的编写内容和架构与核心素养相吻合。为了更好地通过生动鲜活的历史素材和有文化内涵和探究性强的内容来引导初中生学习历史,深度学习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围绕初中历史学科的深度学习理念,提出了三大教学策略,很好地说明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措施。
(刘星星,1991年生,历史教师,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