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艳芸
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脑海中的教育思想已经越来越先进,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教育领域内的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首要条件就是需要众多教师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然后根据先进的教育思想来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法与计划。作文向来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也占据了相当可观的分数。近年来,作文的个性化逐渐成为教育领域所关注的热点,也是教师需要进行研究与改善的关键部分。
关键词:写作教学 个性化写作 小学语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5.013
在教育领域中,原有教育思想下所衍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已经逐渐落后于时代,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语文作为十分经典且重要的科目之一,也面临着改革。提起语文,作文便是无法避免的部分,其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对于小学生来说,刚刚接触系统性的写作,难免会感觉难度过高。导致学生在写作学习的过程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缺乏一定的个性化,这就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并解决问题。
一、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写作兴趣匮乏
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接受系统性教育的开始,相較于以往的幼儿园教育,无论是在目标、内容还是氛围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小学生在进入校园,在面对较为严肃的校园气氛以及较为枯燥的语文知识时,难免会产生无法适应的情况。当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正在逐渐适应校园的学习节奏,但随着语文学习的深入,其很快就会接触写作的内容。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需要以自身的想法为依据来完成的学习内容,与以往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在难度方面也较高。所以,小学生可能会因为难度过高而产生无法适应的现象,以及抗拒的心理,具体表现在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等,很容易导致其无法掌握全面且正确的写作方法,写作水平无法快速提升,甚至是在面对作文题目时理解产生偏差这种较为严重的问题。
2.摘抄背诵写作素材
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因素的限制,在以往的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较少,并且没有留下较为深刻的记忆,导致其在写作过程中面对固定的题目时,无法在脑海中搜索到相应的素材,造成“无事可写”的现象。部分教师为了解决学生素材匮乏的问题,让学生定期对一些精彩的作文段落进行摘抄与背诵,然后在写作的时候将背诵的内容写在作文中。这种方式虽然在某种层面上缓解了作文素材匮乏的问题,却造成了更为严重的问题。这种方式并不能够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没有太大的益处,反而会因为大量的背诵任务而给学生造成十分沉重的负担,让其对于写作产生负面心理。作文的内容也因为这种方式而产生千篇一律的现象,无法展露学生的个性,长此以往,对其日后的写作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3.思维方式单一
除了上述问题外,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还会表现出思维方式单一的现象,并且缺乏一定的个人情感。一般来说,学生在经过一些写作知识的学习后,教师就会带领学生进行写作。教师会给出一个题目,然后列举相应的范文,让学生阅读后并进行写作,但这种方式会让部分学生的思维都局限在与范文相关的内容上,无法从单一的思维方式中脱离出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作文题目,并且进行写作。
例如,当教师给出《我喜欢_____》这种作文题目时,题目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各种类型,可以是爱好、植物、动物、美食,甚至是一个场所和一个人。但当教师给出的范围是《我喜欢向日葵》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向植物靠近,教师在检查作文时就会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题目都是植物,并且其中部分学生选择写的植物是相同的。这种思维方式较为单一的情况,加上并不正确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的作文缺乏创新性,从而降低了作文水平。
二、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基础
1.写作内容
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需要将写作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写作内容、写作思路和写作形式。在写作内容方面,教师应当让学生平时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可以将注意力放在自身的日常生活中,记录点点滴滴的小事,来丰富作文内容,这样也可以在写作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情感与想法。也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来积累素材,但切忌摘抄背诵的形式。学生可以将精彩的素材通过自己的想法进行简要记录,除去大篇幅的写作内容,只记录素材的要点,然后在写作时根据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想法进行写作,从而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素材匮乏、内容空洞的现象,反而让作文本身充满学生自身的真实想法,具有个性。
2.写作思路
写作思路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想要学生的作文具有个人特色,教师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其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且在命题时也要凸显个性化的内容,让人产生好奇的心理和阅读的兴趣。在进行写作时,也要引导学生根据作文的中心,区分出内容的主次,然后确定着墨的多少。较为独特的写作角度对于文章的个性化来说起着很大的作用。例如,当学到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会发现作文题目《猜猜他是谁》,可以通过描写这个人的一些特点来让其他人猜测,可以选择同学、父母和教师,等等。部分同学会选择教师来写,但大部分都是以教师的奉献精神来进行写作,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学生另辟思路,可以选择以教师的博学多知为主要特点进行写作,这就可以让自己的作文区别于其他人的作文,具有个性。
3.写作形式
如果想要自己的作文具有特色,能够发挥自身的个性,在写作的形式方面也要进行相应的钻研。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尝试更加多样化的写作形式,从长期使用的单一写作形式中脱离出来。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多种写作方式的学习,在练习写作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同一个题目和事件,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进行写作。
例如,当学习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时,其中的写作题目是《那次玩得真高兴》,需要学生以自己记忆深刻的一次玩的过程为中心展开写作,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最常用的顺叙的形式进行写作,让后根据相同的内容,让学生尝试通过倒叙和插叙的形式进行写作,让学生快速掌握多样化的写作形式,在写作时能够根据自己想要写作的内容来选择不同的形式,让学生的作文更具个人特色。
三、小学个性化写作的培养方法
1.以写作兴趣为出发点
如果想要让学生的作文具有个性,首要条件就是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写作,在写作时能够认真探究每个段落,而不是为了完成作业才被迫写作。面对这种情况,兴趣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自我意识尚未完善的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学习的第一驱动力。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兴趣为导向,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对于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将注意力放在对于学生写作灵感的启发方面。教师可以依靠一些有趣的题目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在主观方面产生积极的态度,自发地完成写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找到写作的灵感,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效率。
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写作主题是《故事新编》,要求学生对于传统故事《龟兔赛跑》进行改编,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故事传播的广泛程度以及小学生对于改编传统故事的兴趣,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写作,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要的结果来改编故事内容,轻松完成写作的练习。并且因为每个学生的想法不同,所以每个学生的文章都会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提高了作文的整体质量。
2.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
由于教师这个职业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方向都会产生十分关键的影响。因此,如果想要学生的作文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教师就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认识到传统教育思想存在的弊端,清晰了解其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认识到个性化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从而对于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创新,来代替传统且片面的教学方法。不再是注重学生写作能力表面上的提升,而是通过改革教育方法做到真正并且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在日常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写作内容个性化方面的培养,将个性化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让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在写作时,瞬间出现的想法就是要让自己的文章更具个人特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写作内容的个性化,可以将一些单一的固定题目转换为开放性的题目,不对作文的主体做出过于详细的限制,给学生留出充分发挥自身想法的空间。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快速并且有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让个性化的写作需求成为一种本能,从而快速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3.鼓励学生并解放思想
小学生天性就是较为活泼的,具有十分强大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在作文教学中,并不应该抹杀学生的天性,让学生的写作內容十分空洞,缺乏相应的灵性。不同的学生在面对不同的题目时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但部分学生在面对教师时,会产生畏惧的心理,没勇气在教师的面前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有勇气和自信在班级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让教师对于学生的真实想法进行相应的了解,引导其在写作时融入自身的特色。面对一些正确的思想内容,教师可以进行拓展,对于一些学生的错误想法,教师仍旧需要对其进行提醒。如果教师想要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自身对于事物的独特想法,首要条件就是解放学生的思想,脱离传统教学方法的禁锢,加之相应的鼓励,就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而让每名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具有个性,有利于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倡导学生之间交流合作
教师如果想要增加学生写作的个性化,就需要在教学时付出更多精力。但班级内的学生众多,教师只有一人,这种人数不均的教学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教师很难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全部问题。并且学生作为个体,对于作文内容个性化的理解以及写作方法方面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面对同样的作文题目时,学生所能够想到的独特角度也是不全面的,但不同的学生之间由于个性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在班级内积极倡导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列出相应的题目,将学生分为人数大致相等的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这个题目来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最后进行汇总,教师汇总较为独特且含义深刻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和教师的汇总,学生就可以对于其他同学的切入角度进行学习,掌握寻找不同思路的技巧,有利于日后写作方面的深入发展,还可以在减少教师负担的同时,更好地完成写作教学。
5.建立作文评价机制
作文评价机制在学生的写作方面有着明显的促进和导向作用,需要教师认识到其在写作教学中的益处,并且运用到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来说,教师在给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会给出相应的分数。但这种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和片面,只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大致情况,对于其中的优缺点无法形成明确的认知,导致学生无法快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对于传统的评价机制进行相应的改善,可以将改革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增加详细的评语,另一个是重建评分标准。如果教师想要学生改善自己写作过程中的弱项,并且突出自身的强项,就需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作文。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对于学生的作文进行仔细分析,然后以评语的方式对于作文中精彩的部分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出,也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可以轻松认识到自身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有效的完善。传统的作文评价机制中,对于学生的作文分数有着明显的要求,决定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但这种评分方式过于片面。教师既然想要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个性化,就可以将个性化作为评分的标准之一,锻炼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写作能力也将会伴随着学生的一生,可见其重要性。所以,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并且有效的写作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能够为其日后逐渐深入地进行语文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当把握机会,端正自身的教学观念,认识到个性化对于作文的重要影响,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有效提高学生作文中的个性化含量,让学生能够在作文中发散思维,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培养创新思维以及想象力,提高写作的水平以及作文质量,主动掌握作文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许可荣《部编版小学语文作文中个性化写作的教学方法研究》,《课外语文》2022年第7期。
[2] 王凤《倡导个性写作 拒绝千人一面——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的研究与探索》,《新智慧》2021年第20期。
[3] 李明照《延伸阅读,个性写作——试分析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和课外阅读结合》,《科幻画报》2021年第1期。
[4] 拓万霞《小学语文写作个性化培养策略》,《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5] 刘璐《让个性化写作成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主旋律——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探索》,《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年第11期。
(柳艳芸,1992年生,女,汉族,甘肃平凉人,二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