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对策研究

2023-04-24 07:48:27王盛楠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书签星星小学生

王盛楠

摘 要:在小学期阶段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小学语文的自学普遍以阅读为主,阅读也是最容易和最常见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自主学习需要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做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其次,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再者,为学生提供可以自由选择的学习内容,最后,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独立思考。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要以一个适当正确的方式进行,才会自然而然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自律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 自学能力 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5.002

随着大众知识层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教育,国家正在逐渐进行教育改革,来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它给人们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也给人们带来新的挑战。作为一个现代人,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就需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之路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永恒追求。教育改革产生了新的变化,教师不仅去教授课程,而且更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主动性、创新性的形成,而语文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些任务的主要方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形成也要靠教师在课堂内进行培养。否则,培养具有一定自主精神和较强创新才能的高素质人才,只能是空口而谈,无本之木。国外的阅读教学中,美国重视技术,日本则以通读、精读、速度为主,都重视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明确要求以学生读的实践活动为中心组织阅读教学,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

在国内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和学生都把学习当作一种沉重的负担、一项繁重的课程,学习带给学生们的只剩下压力,在一天的课程结束之后,学生们基本上不会去选择阅读作为减轻压力和负担的方法,更有可能以娱乐为主来释放这种压力。所以,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如将阅读布置成一种作业或者任务,不如去考虑多种策略和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才是更可取的,让学生以一个平稳的心态去习惯和接受,更能帮助学生成长和进步。

一、减轻作业负担,鼓励自主阅读

现在倡导给学生减负,小学生经常要花费好几个小时来完成课下的作业以及预习和复习工作,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来阅读各种书籍,并且对书籍只会停留在表面。因此,首先我们要给学生留出时间来进行阅读,以此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所需的时间较长,而且需要日积月累,等我们每一天都在重复一件事情的时候,它就会是我们日常的习惯。所以,语文教师可以每周用一节课到两节课的时间,这期间不留任何其他的作业,让学生去进行自主阅读,并且准备笔记本进行积累,这样不仅有利于语文的学习,还有利于自身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而且会让作文变得更有文采。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火烧云》这篇课文的时候,会空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自主阅读与讲风景相关的文章,并且在每次讲课之前都会安排一周一次的阅读课,在讲课之前,教师会让同学们对于自己所看到的好词好句进行展示,一起学习和进步,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教材里关于美丽的风景的描述,而且通过知识分享,收获颇多。

二、自主阅读从绘本开始

小学生对文字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市面上的图书词汇复杂难懂,更有名著中很多难以理解的句子和典故,从这些书开始,就会打消小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所以,建议从绘本开始,绘本对于小学生而言可能过于简单,但最能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孩子都比较容易被图画所吸引,图画中的事物要比文字叙述更加直接,浅显易懂,这就是为什么动画比书对小学生更有吸引力的原因。适当的插图,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去自主阅读。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阅读角度,他们善于捕捉被成人忽略的艺术细节,会更细致、全面地欣赏作品。

儿童不仅以独特的角度审视作品,他们在表达对作品的感受时也具有丰富、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类似于诗歌,朴素自然,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周作人就曾对儿童的审美能力给予评价:“儿童大抵是天才的诗人,所以他们能鉴赏出与众不同的视角。”

例如,當语文教师讲《火烧云》时,会插入许多五彩斑斓的图片来展示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达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讲到“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时,会制作精良的图片或者ppt来改变这些云的形状和颜色,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不仅让教材浅显易懂,而且让小学生印象深刻,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这种辅助的作用是不能小看的。

三、自主阅读,用心来读

众所周知,阅读是一件需要思考的事情。阅读分为两方面——泛读和精读,精读是一种费脑的“力气活”,当精读不能进行的时候,可以选择泛读,可以掌握文章的内容,然后再进行精读,就会容易许多。而且,阅读速度的提高也是从泛读开始的,有的学生可以一目十行,而有的孩子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看。阅读能力有限,则不利于自主阅读能力的养成,因此,掌握好自己的阅读速度是一件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阅读方法,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分享给大家。在阅读中,要逐渐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不懂就查的习惯,扫清文字障碍,学会搜集资料,学会摘抄精彩文段,储存有用的信息,为写作积累素材,为提升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火烧云》当天的早读时间,会让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将《火烧云》原文读一遍,然后以简短的话总结文章的大概意思——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美丽的景色,等等。这不但有利于自主阅读的养成,而且还提高了阅读速度。可见,泛读是学生自主阅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四、阅读时要选好书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萌发阶段,也就是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如果不加以引导的话,很容易在阅读中选择错误的方向,从而失去阅读的兴趣,不会自主阅读。所以为他们提供感兴趣的阅读内容,是每个教师和家长要做的事情。阅读内容是否合适决定了学生文学素养养成的方向,没有好的内容,不会出来好的结果,而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推荐适宜的书目,在他们想要自主学习的时候,有可以选择的方向。

另外,教师为学生挑选书的时候一定要多方面考虑。许多学生不知道知识的多元性,总以为阅读一定要看一些名著或名人传记,并将其认为是一种无聊的事情,其实对于自主阅读能力的养成,我觉得需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性格和特点都是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所以对阅读的喜好自然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同学,并且提供各种题材的书,比如故事书、散文、诗词、推理小说等,培养孩子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并从书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样才会激发自主阅读兴趣。

例如,语文教师会在每周的阅读课上推荐看各种书籍,如像《普罗米修斯》这样的希腊神话故事,有《繁星》这样的散文,有与教材相关的现代诗,有《蝙蝠和雷达》这样的科技文,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只要针对他们的喜好推荐文章,他们就会自主阅读。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喜欢这种文章,学生自然积极阅读,也可以针对自己阅读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实现一举两得。

五、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读而不懂,对读无益,无非是浪费时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静下心来,用心体会,用脑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学生不理解的时候答疑解惑,提供手段和方法。我们都知道,问句要比陈述句语气重,而且更能激发自主阅读的好奇心,更让人印象深刻。所以当学生需要时,语文教师要耐心指导,保护学生探求知识的萌芽。学生阅读文章时,也不要一味要求他们的速度,刚开始选择让学生设疑答疑,意思是学生最好一段一段地阅读,先读完一段后,会对文章的前面和后面有什么疑问,或者认为文章里有什么铺垫和线索,学生都可以提出来,保留着未知,去继续阅读和探索。这样,如果自己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可以询问语文教师,让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这样不但思路和条理清晰,而且对文章的内容也有很好的掌握。

例如,教师在讲《繁星》一文时,作者第一段提出“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那么学生们就会有疑问,作者喜欢星星的什么?为什么会喜欢星星?然后继续阅读时就会发现,后面在讲述作者小时候与星星的故事,星星虽然微小,但是無处不在地陪伴我们,仿佛能看到星星在朝自己眨眼睛,能听到它们说话,就会让作者忘记生活中的烦恼,像躺在母亲的怀里一样,每一句话都体现了作者对星星的赞美,以及陪伴作者的童年成长,给自己小时候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慰藉,作者在写文章时,也想把这种快乐分享给众多的读者。所以,带着好奇心去读文章,就会实现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理解了文章内涵,阅读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六、提升对文章的评论能力

自主阅读需要我们在阅读之后进行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需要思考,来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深层意思,也就是所谓的精读。精读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收获也是数不胜数的。但是精读相对复杂一些,需要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而且,每个人对文章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讨论才会对文章有更好的剖析,能产生更多的想法,对理解文章蕴含的意义很有帮助。在阅读文章之后,教师需要让同学自由讨论,对文章进行评论。评论和讨论的能力,对于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相互促进的,想法与想法的碰撞,能产生更好的阅读效果。

例如,当学生学习《繁星》一文时,文章中讲到“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同学们可能会对这句话有疑问,为什么船在动的时候,星星也会跟着动,而且还会非常低,摇摇欲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有同样的感觉,觉得星星会跟着自己走,其实星星是无数恒星组成的,是静止不动的,可是这些恒星距离地球过于遥远,而地球也是一颗星星,我们在地球上观看的时候,就会产生一起动的效果。其实,后面讲到“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为什么作者会把星星比作萤火虫?原本星星是不会发光的,会发光的只有熊熊燃烧的太阳,在我们眼中接收到的光源是被反射来的太阳光,所以恒星会看起来闪闪发光,萤火虫也会发光,而把星星比作萤火虫,也能体现繁星带给作者一个美好的世界。所以,当我们这样学习文章的时候,可以讨论出很多有趣的知识。

七、实现生字好词的积累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在阅读时由于很多有陌生的字词,导致阅读困难,从而降低阅读的兴趣。所以,当学生阅读时,会出现很多困惑,导致阅读难以进行。但是,阅读就是字词积累的过程,字词积累得阅读越多,阅读就会越顺畅。陌生的字词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来解决,查阅生字词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未知的事物往往是有魅力的,我们在查阅之前可以想象这个字词的读音和意思,然后再去查阅来确认。

例如,学生在学习《繁星》一文时,会遇到“半昧”,学生可能不认识“昧”这个字,教师会引导学生去查字典,才知道这个字和醒是一个意思,半昧和半醒是相似的。然后每读一句就会对生字词进行积累,识字量会越来越多,我们的知识财富也会逐渐膨胀。在语文教学中,生字词的积累是非常关键的。

八、提高兴趣,营造场景

自主阅读需要读书氛围来烘托,要让更多人都参与到读书中,希望爱读书的同学不是个例。现实生活与读书相联系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每读一本书就奖励自己一个精美的书签,凑齐5个精美书签,可以免去一项语文作业,用读书来代替语文作业,这个事情一定是有意义的,不但做到了作业的减负,而且还激发了全班同学阅读的积极性,每个学生还收获了精美的书签。每个书签都是自己长期积累的结果。获得书签的多少也标志着学生读书的多少。书签设计精美,可以长时间保存,当孩子们看到自己手里积攒的书签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这种持续时间较长的认同感,会成为一种内在的推动力,促进学生形成读书的习惯。并且,这样的活动贴近生活,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只有贴近生活的学习,学生才更乐于参与,也更能持久地对其保持兴趣。

总而言之,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学生就会对阅读产生兴趣,读的书会越来越多,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能够扩展知识面,增加文学素养,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益于学生学业的进步、人格的熏陶,百利而无一害。

参考文献:

[1] 周金虎《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王忠慧等《读名人传记  树远大理想》,华文出版社2019年。

[3] 韦苇、李莹、肖育林、王丽红、孔稚凤、朱素蓉《学前儿童文学(第3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

[4] 陆建非《现代基础教育研究(第3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猜你喜欢
书签星星小学生
透明书签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十一月书签
文苑·感悟(2019年11期)2019-12-05 02:50:31
十一月书签
文苑(2019年21期)2019-11-04 09:16:40
贰月书签
文苑·感悟(2019年2期)2019-02-18 02:10:40
On Syntactical Features of John F. Kennedy’s Inaugural Speech
串星星
我是小学生
星星洗澡
来自星星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