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兰,张金山
(1.梧州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0;2.梧州学院 管理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0)
美的本质,或者说美是什么,是一个至今仍争论不休的命题。对美的本质研究是对美的产生与规律的一种深层次思考,目的是为了认识外界事物。在美学发展史中,由于一直没有给出“美的本质”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以至于后来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分析美学学派对美的本质命题的表述合理性提出质疑,认为“美是什么”命题本身存在逻辑缺失,美的本质研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应该终结。虽然这种反本质主义的美学思潮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些观点不无道理,但是,并不被美学界所接受。因为对研究对象本质进行定义是学科理论得以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语言论哲学主张对日常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通过语言概念表达的研究和不断改进来实现对于概念所表达对象的理解,即对事物本质的探究,所以,语言应当成为哲学最基础的认知方法论。哲学发展史中的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的演进脉络既体现人类对外部世界认知的困惑,也体现出人类对世界探究的本真状况,又深深影响着学术研究的方法论。
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究也必然会受到哲学方法论的影响。
受哲学本体论的影响,早期美学研究对象自然倾向于探究“美的本质”这个美学终极命题,并且认为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即“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者的人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①蔡仪.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56.关于美的本质是什么,本体论哲学倾向于把美的事物的现象特征归为美的本质,比如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就是和谐;希庇阿斯认为美就是一个漂亮的小姐、一个汤罐、黄金、竖琴等;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②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30-32.。但这种采用列举法把美的特征作为美的思维方式,由于美的特征和美的事物一样是无穷无尽,所以,很难归纳出美的共性。而且,这种以先验的美学命题为逻辑起点建立起来的美学体系,由于缺少了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审美活动和感性经验因素,而使自身存在一个内在逻辑缺陷,即无法回答为什么事物所呈现出同样美的特征时,不同的受众却对此评价不一。
受哲学认识论转向的影响,美学研究开始把对美的关注转向美的感觉主体——人对美的感觉,即美感的关注上,形成了以人为基点讨论美的主观美论。比如,虽然柏拉图认为美是客观的,但又认为美是理念;休谟认为“感受到厌恶或喜爱的感情,它也会断定某个对象是丑陋的、可厌的,另一个对象是美丽的、可爱的”③[英]休谟.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散文集[M].杨适,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6.。康德认为审美就是“把一个对象的形象摆在心眼前观照,亦即由想象力掌握一个对象的形象”④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53.。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柳宗元也认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种受认识论转向的影响而从人的主观认知角度对美的本质进行研究所形成的学派,被称为认知美学派。
认知美学派认为,由于各种感官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唯一渠道,人们常常会根据自己的感觉来为事物定性。“所有美的事物的共同性在于它们都被人看成美的,人都能对这些事物产生美感,表现出的是人在感觉方面的共同性,而不是事物构成属性方面的共同性。”⑤李志宏,王博.“美是什么”的命题究竟是真还是伪?——认知美学对新实践美学的回应[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1):123.“美是审美意象,而审美意象存在于审美活动中。审美活动是美和美感的统一。美是从审美对象方面来表述审美活动,美感是从审美主体方面表述审美活动。”⑥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84.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世界的图像,命题是否有意义取决于其表达的对象是否为实体的存在。名称是命题中使用的简单记号,有其意指的对象。如果名称意指的对象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命题就有意义,反之则无意义。就“美”而言,由于是一形容词,是用来表达言说者的一种情感和态度词语,并没有对应的具体实物属性,而且意义多样,不存在着某种共同的美的特性,只不过是“家族相似性”,所以,美的本质是不存在的。受维特根斯坦“反本质主义”论的影响,西方美学界形成一个“美学取消主义”流派,代表人物有美国韦兹、肯尼克、麦克唐娜等。该流派在继承和发展维特根斯坦“美无本质”理论基础上,借助于语言分析对传统美学中一些与“美的本质”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重审,力图通过对概念表述的内在逻辑矛盾来否定“美的本质”的概念表述,进而否定美有本质。他们认为 “美是什么”命题本身就是一个逻辑错误的表述,对此研究已没有意义。
分析主义美学对美的本质的彻底否定,执着于方法论的建构,最终偏离了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朱立元教授对此批评道: “否定美有统一的本质,这无异是抽掉了整个美学学科的基石,从而否定了任何美学研究的可能性。”⑦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447.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山”和“美”都是概念,都是对人所感知到的事物的一种语言标识。“山”是人类用来对自然界中有突兀隆起的地形地貌进行标识的概念,而“美”是人类用来对自然界中能够引起人心理状态变化的感觉体验进行标识的概念。两种概念都有对应的事物,只不过“山”的对应物是看得见的事物,而“美”的对应物是看不见的事物而已。但是,人类看不见的事物不一定就不存在,宇宙中95%的物质是人类用肉眼无法看见的,且量子力学已经证明,精神其实是看不见的物质。“山”和“美”所标识的都是感官加工的产物,认为“美”没有任何实质的内涵,完全是虚空的命题不成立。既然“美是什么”的概念表达也没有所谓的逻辑错误,那么,“美的本质”就不是不可探究。
现代生物学和基因学研究表明,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的躯体都不过是“基因”的载体而已,基因借助于生命体的代际传递而永续存在。为了自身的生存和赓续,基因对所寄宿的生命体进行了精确的设计。为了生存和遗传,基因“携带着构建、维护及修复生命体的必备信息,不仅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协作,它们还会受到环境输入、触发器及随机因素的影响,从而确立生物体的最终形态与功能”①[美]悉达多·穆克吉.基因传[M].马向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521.。
既然人类(包括自然界所有的生命体)的最根本的共性特征是生存和繁衍,则人类的一切内部自然生理构造及其功能和外在文明形态都是服务于生存和繁衍这个根本性能。
由于宇宙万物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相生相克”的自然生态规律,人类作为宇宙的一种生命体,与宇宙万物的关系呈现三种状态,即“生”(有利)、“克”(有害)和“不生不克”(无利无害)。人类需通过识辨系统对此进行感知和评判,以“趋吉避凶”和节约能量。为此,就需要一个评判结果的传递信号。这个信号就是“美”。凡是对自身生存和繁衍有利的事物,人对其呈现出一种愉悦感,即有美感,提示自身躯体接近和获取该种事物;凡是对自身生存和繁衍无利无害的事物,人对其无感觉,即无美感;凡是对自身生存和繁衍有害的事物,人对其感觉则呈现出一种恐惧痛苦感,即负美感(丑感),提示自身躯体远离这种事物。
可以看出,美是审美主体感应事物利害关系的一种信号指示器,并根据利害关系程度而形成不同的感受,即美感度。
在8月9日召开的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期间,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信息传播工作委员与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联合发起的2018“为农药行业正名”大型系列报道启动仪式正式举行。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刘永泉、中国农资传媒副总编辑吴江、中国农资传媒植保周刊主编汪洋等出席仪式。
在现实生活中,某种事物或者现象之所以被认为“美”,就是因为这种事物或者现象有利于生命体的生存和繁衍。 “黄金分割”被古希腊数学家卢卡·帕西奥利誉为“神圣比例”后,成为美的代名词。生命体之所以呈现“黄金分割”特征形态,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繁衍。比如植物侧芽的生长位置之所以符合“黄金分割”比例,是因为侧芽的生长需要以完美的角度避开老芽,从而节省空间、合理分配资源,使单位面积内更多的叶片接收到阳光,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②吕丹.黄金分割在艺术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1(5):40.。对于动物来说,身体结构遵循黄金分割比例有利于运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趋利避害。人体结构的“黄金分割”比例是人类的祖先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种状态,因为这种比例结构状态有利于提升人的生存概率,所以被认为是“美”,并形成一种心理思维定势。
可见,美的本质是维持依存。正像“价格”是市场运行的信号指示器一样,“美”是人体运行的信号指示器,通过变动来引导和调节人体根据依存关系对外物进行取舍,最后达到人体供需的平衡。
面对众多的影响人类生存和繁衍的事物,人需要通过审美活动对这些事物进行识别。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活动。人类在对世界万物认知和判断过程中,如果这种事物的内质对人的生存和繁衍有利,则人的大脑神经中枢就会对这一事物的外形、颜色、气味产生愉悦感,反之,则产生不愉悦的感觉。经过长期的体验,人的大脑神经中枢就对所有体验过的事物根据利害关系将其外在特征与感觉的愉悦感相对接,借以对外物形成判断和调节人的思维和行为,并形成美感知觉模式(刻板印象)。以后,再遇到这种物质时,便可依据已形成的知觉模式进行直接判断,以节约人的识别成本。
既然美是人类根据是否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而对外物的感知和判断的结果,则美就不是永恒的,而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会导致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人之间、及同一人的不同时间的主观感知和判断的不同。外部环境是指外在于人类躯体的各种影响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是审美的客体,对应的是“美”;内部条件是指内在于人类躯体内的影响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因素,包括个人生理条件因素和心理条件因素,是审美的主体,对应的是“美感”。内外任何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导致审美主体的美感发生变化。美和美感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因素。美的变化通常用美感度的高低来表述。
由于人的审美活动是通过一定的能量耗费来实现一定的收益目标的过程,具有功利性目的,所以,人的审美过程具有总美感度和边际美感度不断变化的特征,借以调节人体对外物的适度取舍和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总美感度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美感度之和,是由单位美感度积累而成。单位美感度是指审美过程中的阶段性获取的美感。边际美感度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美感度而形成的美感增量。
单位美感度的变化影响着总美感度和边际美感度的变化。对于总美感度来说,随着单位美感度的增加,总美感度不断增加,并达到最大化。但对于边际美感度来说,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美感度,这个单位美感增量却随之降低,即边际美感度递减。当总美感度最小时,边际美感度最高。随着单位美感度的增加,总美感度达到最大化时,边际美感度消失;如果单位美感度继续增加,总美感度不再变化,边际美感度则为负。
上述美的运行机理完全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当人对有利自身的外物产生美感后,会对其产生一种需求欲望目标。需求欲望目标刚产生时,人处于完全无满足状态,总美感度最低,但边际美感度却最高。通过总美感度不足的拉动和边际美感度最高的推动,美引导人在思维和行为上趋向这个目标。随着需求欲望目标的渐进满足,边际美感度虽然逐渐降低,但未完全消失,引导着人继续完成这个目标。当需求欲望目标完成时,总美感度趋于饱和,而边际美感度则消失。所以,当一个人的欲望目标实现之日,也是其美感完全消失之时。因为一个目标的完成,证明美已完成其功能使命。如果人再继续获取外物则是一种浪费,美感通过负效应(难受)来阻止人的这种行为。此外,由于人为了维持生存和繁衍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美的变化还是为了契合人对多样性需求的次序选择问题。当一种需求呈现最迫切状态时,这时人对这种需求物项的美感度最高,其他物项在美感方面则暂时让位。所以,美的变化过程就是人通过能量调配完成一定功利目标的过程,无论是美感的产生、消失抑或是美感为负,都是为了服务于人的生存和繁衍。
综上所述,“美”作为一种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感应互动关系感觉信号指示器,通过美感度的变化调节着人体对外物进行适度地取舍。美感产生于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应错位,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美感度与审美主体欲望满足度成反比。这就是美的生发与运行机理。了解美的生发与运行机理,就可为如何设置“美”提供一种思维方法论,为艺术的产生奠定了一个坚实的逻辑前提。
在人工作品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产生了社会分工。随着人工制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于制作者来说,必须进行交换才能获取生存资料。有了交换就有了竞争。工匠们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开始思考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而要让消费者关注自己的作品,作品就不能单单是个器具,还要赋予一定的意象,而且所赋予的意象要具有独特性和奇异性,这样才能冲击受众的心理,使受众对作品产生美感。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基于理性需要而创造的语言、天文学、几何学、建筑、音乐、绘画、雕刻、制作等活动及产品,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技巧或技艺,给受众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引发受众的美感。
意象是情和景的内在统一,是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这里的“情景统一”是指意象既要有现实的基础,又要有想象的构建;要立足于社会现实,而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实。这里的“有意蕴的感性”是指立足现实基础上,发挥充分的想象力而构建出的对人类最佳生存境况的一种诉求和向往,这种诉求和向往既不能很容易实现,也不能根本实现不了。因为“凡是切实的都是不美的,凡是不实的亦是不美的”①子非鱼(王东岳).物演通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211.。所以,意象就是勾列出一个适度感应分裂的状态,以促成美的生成。
意象美的最高表现形态是空灵。“空”是道家、佛家这些出世学派对宇宙本真的认识和感悟,比如道家的“无名,天地之始”,佛家的“世间本无物”等。道家、佛家虽然推崇“无”,但并不是没有追求,只不过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彼岸,即精神层面的满足。当人的追求目标一旦飘到 “无”的本真状态,审美对象呈现“空”的特征,其“应”的状态就呈现无以为应或者应于渺茫,从而在精神层面沉淀出强烈的美感。王维的诗歌意蕴之所以契合禅宗的“空灵”境界,是因为其诗歌立意都是“空山不见人”。在先哲们看来,融入自然,远离世俗,才能摆脱世间的纷扰和喧嚣;消除欲望,克制自我,才能延缓人类文明对自然影响。然而,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那种平静、恬淡和诗意般地栖居的田园生活只是一种向往,只能借助于意象来聊以自慰。
艺术创作之所以不断生成意象,就在于意境能够呈现出蓄势待发,有感无应的状态来引起美感。意境是审美的一种形态,是产生美的一种方法。艺术的内涵是美, 艺术作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生成意境境界的高度和展现美的程度。
艺术的目的是“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和情欲,使它们再活跃起来,把心填满”②[德]黑格尔.美学:第1 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79:55.。最终让人在身心愉悦的感受中获得某种认知、教化、启发和思考。作为一种由人创造的文明成果,比如语言、文学、绘画、雕塑、戏曲及音乐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要通过“美”来刺激受众的心理感应,让其对作品产生旷日持久的回味,欲罢不能的追忆和无法摆脱的留恋。所以,作为一个人工作品,衡量其艺术性高低的标准就是能不能在作品中恰当地设置美。
要提升作品的艺术性,要求作者在把握美的本质和美的运行规律基础上,在进行艺术品创作中,围绕人类生存和繁衍这个最根本的问题,有意识地设置感应错位,以生成美。其中,作品内容反映人类生存与繁衍是美的本原问题,设置感应错位是美的方法论问题。
为了种群的生存和繁衍,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便把尊重和敬畏生命作为被普遍认可的价值观,于是产生了不得随意剥夺他人生命、占有他人财产和干涉他人自由的社会文化,并由此形成了以道德规范、法律准则和社会制度为内容的保护生命的社会运行机制。人类的艺术作品只有围绕着人类的生活展开,才能为美的产生提供涓涓不断的源泉。在此基础上,通过在作品中有意识地设置感应错位,才能形成作品的艺术美。在艺术作品创作中,通过以下方式设置感应错位来提升作品的美感度。
1.突出个性。个性是指作品在创意、表现形式等方面所呈现的奇异性和独特性。从心理学上看,独特性和奇异性东西最能够吸引人的感知。艺术最忌模仿、雷同。从美的运行规律上看,个性强的作品因不易模仿而呈现出稀缺性,稀缺性导致受众没有先期体验,且只能得到有限的满足,所以形成了感和应错位状态,从而提升作品的美感度。要使作品有独特的个性,就必须不断创新,创新是艺术美得以产生的前提。
2.表达含蓄。表达含蓄是指委婉地,间接地表达作品的意象、情感和价值观倾向,让人通过回味来逐渐理解和产生共鸣,即所谓的 “意此而言彼”。作品的艺术性要求在表达上要含蓄,并把表达是否含蓄作为评判作品是否美的标准。只有含蓄表达,才能让受众在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时一个回味过程,让受众的感应对位呈渐进状态,进而产生美感。明代思想家王廷相认为“夫诗贵意象透莹,不喜事实粘著……言征实则寡余味,情直致而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明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①葛荣晋.王廷相的“意象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5):79.。
3.创意深远。意象就是向受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从而使受众产生美感。自人类产生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人类的现实生活往往不是完美无缺的,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但人类又普遍有渴望完美,消除缺憾的心理期盼。艺术作品必须立足于如何迎合和满足受众的这种普遍心理状态,在对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认识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高于生活的完美意象,让受众产生感应错位,才能产生美感。
4.矛盾冲突。冲突是指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之间利益、观念、思想等的不同而产生的对立状态。由于世界事物的多样性和现实的有限性,冲突无处不在,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和人自我心理的冲突。但是,由于人的主观心理都倾向于和谐,针对受众的这种心理,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可以通过发掘人类生活中的强势干预、社会不公、制度落后、思想僵化、道德滑坡、彼此误解及偶然巧合等内容,创造性地展现情感冲突、利益冲突、观念冲突、内心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愿望与条件的冲突等典型性生活现象。通过制造矛盾冲突,形成感应错位,并通过缓慢的矛盾解决过程,使受众产生持久的美感。
5.悬念延宕。悬念是指受众对艺术作品中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所持的急切期待认知一种心理倾向。艺术作品利用受众的这种心理,通过对情节做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形成感应错位,引导着受众对事件后续发展的持续关注。悬念设置方法是延宕,就把事物的真相披露、问题的解决等过程中故意减缓速度或设置障碍,使真相的显现和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情节发展过程。通过设置一个比一个紧张的连环式悬念,使受众感应错位度越来越大,从而源源不断地产生美感。
6.结构对比。结构指作品的内容因素的组织和布局方式,是使作品成形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为了做到感应错位,在作品结构过程中内容因素之间要有明显对比,对比度越强烈,作品的美感度就越高。比如戏剧作品,特别是小品、相声,通过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动作语言、观众与演员信息感知等因素呈现出强烈反差,从而产生吸引力效果;美术作品,通过色彩多样、线条粗细、光线阴暗等因素呈现出强烈反差,从而彰显艺术魅力;音乐作品,通过声调高低、音量大小、音色变换、节奏快慢等因素呈现出强烈反差,从而提升美感享受。作品结构设计要围绕如何制造冲突和对立而展开。开头是问题呈现,即产生冲突和对立;发展是问题延伸,即深化冲突和对立;高潮是问题顶点,即加剧冲突和对立,结局是问题解决,即化解冲突和对立。在作品结构过程中,开头是制造感应错位,发展是拉大感情错位,高潮是使感应错位最大化,结局是感应逐渐对位。总之,在艺术作品创作中,通过不同方面和角度的感应错位设置,才能使作品产生艺术之美。
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作为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心理感知功能,不是超功利的一种单纯的精神感觉。受“奥卡姆剃刀”规则的制约,人类自身的一切功能,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是围绕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展开的。“美”作为一种引导人类“趋吉避凶”的信号指示器,会根据外物对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影响程度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美感度取决于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即感应错位程度。艺术离不开美,美是艺术的内核。艺术作品为了达到最佳教化效果,根据美的生发和运行机理,使作品内容要贴近和反映人类的生活及心理诉求,从而产生美;在作品中有意设置诸多感应错位现象,从而让受众产生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