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及其典籍抢救保护
——以纳西族生态伦理典籍抢救保护为例

2023-04-23 15:17和六花金学丽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东巴纳西族古籍

和六花,金学丽

(1.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云南 昆明 650032;2.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 昆明 650034)

进入20 世纪下半叶,全球范围的生态问题日渐严峻,严重的生态危机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迫使人类回望人与自然的既往历史、回应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早在人类经历一次次的地震、雷电、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在逐渐认识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过程中,在采集狩猎、刀耕火种、农耕、出海捕鱼等利用自然资源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中,萌生并逐渐积累了多元、多维的生态伦理知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积淀了深厚的生态智慧,崇尚“天地人和”“天人合一”,热爱土地、保护自然是其基本道德要求。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民族古籍、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族古籍素有“少数民族社会百科全书”之称,内容极为丰富、生动,特别是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典籍保存着大量珍贵、鲜活的生态文化资料。

一、生态伦理及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的内涵、价值

生态伦理研究是20 世纪以来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应用伦理学分支。20 世纪70 年代,《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一批西方生态伦理学经典著作被译介到国内,生态伦理研究逐步进入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阈。21 世纪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频发,生态伦理这一专业术语逐渐走出书本,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生态治理、科学研究乃至生态文明教育等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7.。基于应对生态危机的伦理诉求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伦理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

缕析“生态伦理”的基本内涵是开展生态伦理研究的首要问题,当前学届对此尚存在一些争议,他们的分歧主要集中于伦理关系双方的主客体界定及双方的责任与义务,随之派生出近代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等生态伦理理论派别。纵观学术史,多数学者认同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去界定生态伦理的内涵和外延。因学科背景、研究视角、方法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学者们关于生态伦理的定义各有侧重,较具代表性的,如,刘怀庆认为生态伦理是协调人与自然系统关系的原则、规范的总称,人类要尊重自然界及其他生物生存发展的权利,遵循二者协调发展的道德原则和规范③刘怀庆.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生态伦理干预机制的构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3-26.。胡志远、胡顺宇则用辩证的观点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为生态伦理即人类在处理生态环境关系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规范,是人与自然生态相互活动中体现出的伦理关系和调节原则④胡志远,胡顺宇.生态伦理视阈下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论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1-13.。付洪、宋扬两位学者将生态伦理具体化到“善恶价值导向”,即人在进行与生态环境要素相关的活动时蕴含的具有善恶价值导向的行为规范⑤付洪,宋扬.生态伦理视角下完善国家生态治理体系的多维路径探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0(6):46-51.。王欣等学者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强调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凝练,是对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摈弃,是生态文明时代发展出来的新型价值观、道德观⑥王欣.生态伦理与政府生态治理变革[J].伦理与文明,2014(2):247-255.。不可否认,当前生态伦理研究中“分科治学”现象突出,不同学科均按自身逻辑和取向发展,理论方法自成体系。纵观当前学界生态伦理研究范围、视阈、范式的拓展趋势,总体在向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方向纵深发展。

环境与社会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必然要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发生关系,亦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和制约。与此同时,人类为了谋生存、求发展,需要面对各种自然和社会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与之相应的认知和思想知识,生态伦理思想就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认,自人类进入文明伊始,人类与自然就产生了伦理联系,只是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与自然产生的联系在内容、性质、表现形式、影响程度等方面有差别。

生态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反映人与自然这一生命共同体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众多事物和因素之间的关系状态。生态的内涵极具广域性、复杂性、发展性,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人群观念中有不同的语义和使用范畴,如当前我国社会广泛存在用生态表征一种理想状态的现象⑦袁继池.生态文明简明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2.,生态城市、生态乡村、生态廊道、生态湿地、生态校园、生态食品、生态旅游等提法皆如是。从普遍意义出发,可将生态伦理概括为:人类在总结历史上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过程、机制和规律的基础上,人类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形成的以价值关系、价值评判为表征的认知观念、道德意识、审美、行为活动和准则等的总和。

“不同时代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都需要认识和处理各种自然、社会问题,从而形成相应的认知方式和思想知识。”①王利华.历史学家为何关心生态问题——关于中国特色环境史学理论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97.从纵向来看,进入农业时代之前,人类的认知主要基于直观的经验观察和内心体悟,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对事物和现象的认知不断具体化、细化、专业化、数据化。从横向看,人类的认知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和群体性特征,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便是由此衍生的研究领域。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指在总结历史上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过程、机制和规律的基础上,以族性分类的某一个群体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形成的以价值关系、价值评判为表征的认知观念、道德意识、审美、行为活动和准则等总和。中华各民族是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和其他人类群体一道经历、见证了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协同演化的历史;正积极致力于遏止生态恶化,化解生态危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人类与自然协同演化的历史和走向,从不同侧面映射了人类适应特定环境的能力和成果,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传统的历史积淀,挖掘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典籍,加强对其的时代阐释和活化利用是唤醒民众的自然情感、塑造生态品格、培育生态理念、倡导绿色生活的内生动力。

二、纳西东巴典籍中的生态伦理叙事及族群建构

纳西族是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据相关学者研究,纳西族与远古时期分布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带的古羌人有渊源关系,据《后汉书·西羌传》《华阳国志》《蜀中广记》等推断,纳西族先民自河湟地带“向南迁徙至岷江上游,又西南至雅砻江流域,又西迁至金沙江上游东西地带”②方国瑜,和志武.纳西族的渊源、迁徙和分布[J].民族研究,1979(1):33-41.,唐初已广泛分布于今滇藏川毗连区的广大区域。唐代初期以前,纳西族分布区以今四川盐源一带为中心。唐初到元初,纳西族分布中心区从盐源拓展至今天的丽江诸地。元明以来,以丽江诸地为中心的纳西族地区社会经济有了极大发展。清初的改土归流进一步促进了区域民族融合,纳西族融于其他民族,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亦有融入纳西族者。据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截至2020 年11月1 日零时纳西族现有人口323 767 人③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生态环境是各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地理空间,也是其生态伦理观念萌发的场域。历史上纳西族集中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横断山脉川滇纵谷区,处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下降到低海拔的华中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由北向南海拔逐渐下降,从4 000-4 500 米的偏北部高原面,至偏南部的高原面海拔降至3 000 米左右,与山地、高原相间的湖盆面海拔约在2 000 米,河谷区域海拔较低④杨勤业,郑度.横断山区综合自然区域纲要[J].山地研究,1989(1):56-64.。纳西族分布区高山纵谷相间,分布着梅里雪山、玉龙雪山、哈巴雪山、仙乃日、夏诺多吉、央迈勇等数座海拔逾5 000 米的山峰,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无量河、雅砻江、大渡河等江河自山谷间奔流而下,其间零星分布着大小中甸坝、丽江坝、七河坝、九河坝、拉市坝、巨甸坝、永胜坝、永宁坝、盐源坝、西昌坝等大小不一的高原平地和邛海、泸沽湖、拉市海、程海等高原湖泊。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山间盆地、森林草甸、高原湖泊等共同构成复合地貌特征。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特殊的自然环境,处于滇藏川毗连区的纳西族分布区是拥有丰富水能、珍稀矿产、稀有动物、珍贵植物等自然资源禀赋的地理单元,保障了族群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这里也是灾害频发的生态脆弱区。如何在脆弱的自然环境中谋生存、求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纳西族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故而,纳西族传统的生态伦理是围绕着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展开的,是纳西族适应横断山区特殊自然环境的关于宇宙、自然、人生的基本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整套价值观念与生产生活方式。

纳西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等是纳西族传统生态伦理观念的思想基础和原初形态,也是其传统生态伦理观念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崇敬自然、尊重生命和万物一体是纳西族传统生态伦理的基本特征,突出表现为“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之兄弟”的观念。依据东巴教创世史诗《崇般图》和《董术战争》的记述,在其宇宙观念中,人和大自然的生命物我同一、同出一源,皆源出于蛋卵。《董术战争》说,“最初,在上面出现了原始的声音,从下面出现了原始的气体;原声和原气作变化,出现了一滴白露珠。白露珠作变化,出现了木、火、铁、水、土五行。五行作变化,出现了五股白云和白风。白云和白风作变化,出现了白蛋、绿蛋、黑蛋、黄蛋、红蛋”①禳垛鬼仪式·董术战争[M]//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第25 卷.和士成,释读.和力民,翻译.和发源,校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62-164.,然后五色蛋起变化,生成日月星辰、树木花草、虫鱼鸟兽、人类和万事万物。纳西族神话传说记载,纳西人是先祖崇仁利恩与天地之女衬恒褒白结婚所生儿子的后裔,纳西人把天奉为祖父,把柏奉为衬恒褒白的舅舅。《祭天·远祖回归记》说:“福泽和吉祥、富强和强盛、胜利和美好、能干和敏捷、长寿又延年,都要靠大地来保佑赐予……人的舅舅是天,天的舅舅是柏。”②祭天·远祖回归记[M]//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第1 卷.和开祥,释读.李例芬,翻译.和发源,校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8.可见,在纳西族的宇宙观中,人类和自然是有着生命血缘关系的物质实体,从物我起源伊始,人类和自然万物就是休戚相关的同源生命体,并通过原始宗教信仰体系、族群记忆构建一整套与之相关的生态伦理关系,以此稳固、维系人与自然同源生命体,并集中反映在纳西东巴古籍中。

其二,通过自然崇拜和禁忌,尊重和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与权利。汤因比认为:“宇宙全体,还有其中的万物都有尊严性,它是这种意义上的存在。”③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429.即是说,自然界中大地、空气、水、石头、河流、山泉、大海等等一切有机物、无机物都有尊严性,人类侵犯了他们的尊严性,也就等于侵犯了人类自身的尊严性。纳西族认为在人与自然共同体中,人是主体,自然界也是主体。大自然有其生物生命特征和精神生命特征,有自身的生命权利和生存功能,作为有能动性的人类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生存规律,突出表现为通过崇拜自然神灵和禁忌表达对自然的崇敬。纳西族传统观念中,将人类同父异母的兄弟精灵化为掌管自然界山川河湖、树木草甸、鸟兽虫鱼等万物的自然神——署神。“署”神颜俊美,善于变化,喜欢洁净,不食荤腥。起初,人类和自然各司其职、和谐共处。可是后来,人类在“署”家的泉水边杀生、剥皮;牵狗去打猎,不让山上的鹿和野牛聚集在一起;制作犁架、耙子,杀了“署”家的蛇斑白鹿、绿鬃公野牛、野黄猪、红老虎;捕了湖里的鱼,淘了江里的金,烧了九山的火,堵了七壑的水,违背了兄弟间的最初约定,触犯了“署”,“署”才施放了雷电、地震、洪水、冰雹、瘟疫等灾害来惩戒人类。人们于是向东巴什罗求助,东巴什罗派出修曲神鸟来调和二者的关系,达成共识人们定期每年举行祭署仪式向署神赔礼道歉,借此禳灾祈福、福泽延绵④祭署·神鹏与署争斗的故事[M]//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第6 卷.和士成,释读.李静生,翻译.王世英,校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316.。通过自然神崇拜塑造自然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的主体地位,并利用一系列宗教的祭礼、祭仪,维护自然的尊严和权利。长期以来,纳西族对所处生境中的各种经验现象进行酝酿、感受、实践和内省后形成族群特有的生态认知,并凝练而形成一套人与自然共生的地方性知识,以此来规范族群内个体的日常行为,如:不得在水源地杀牲宰兽,不得在水源地大小便,避免污血秽水、排泄物污染水源;不得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不得将死禽死兽随意丢弃于山林、河流、野地里;不得随意挖土采石;不得在水井边清洗衣物;立夏后是野生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民众不得私自上山砍树、狩猎;等等。

其三,主张人与自然共同体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追求万物的平等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纳西族先民认为“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之兄弟”,人类要对大自然持有敬畏之心,维持一定的结构平衡。人类为了自身生存消耗自然界中的物质,如伐木、割草、打猎、捕鱼、淘金、取水等,是欠了自然万物的债,就要举行仪式偿还欠债。《祭署·请署》详细记载作祭之家请东巴举行祭署仪式,东巴准备“白牦牛”“枣红马”①“白牦牛”“枣红马”,在祭署仪式中用爆米花作仪式象征物。、白木牌、高木牌,竹子、白杨树等各类祭品,“给署送去财物,署赐予了福泽子嗣、年岁寿岁,所以要给署与龙偿还财物。偿还给署允许开天辟地、允许建村建寨、允许在山林找柴薪、允许在箐沟取水、允许在高原放牧、允许在山巅和坡中间放牧的酬物”②祭署·请署[M]//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第5 卷.和即贵,释读.李静生,翻译.王世英,校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204.。祭品是实体的“还债”物品,木牌、卷轴画等则是承载人类情感、用来娱神的象征性“还债”物品,人类通过举行仪式、念诵经文、制作并烧供祭品等来偿还欠债,重塑自然的地位和权利,维系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和谐。

三、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典籍抢救保护及阐释研究

少数民族古籍指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文献典籍和碑刻铭文及口头传承资料等,内容广博,素有“少数民族社会百科全书”之称,是各民族人民在特定环境劳作、繁衍、生息过程中积累的文明成果,是各民族人民与自然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因而,少数民族古籍中必然有一定数量的,映射各民族生态观念、道德意识、审美、行为活动和社会准则等生态文化信息的典籍,即生态伦理典籍。生态伦理本身是一个偏重于哲学层面的概念,赋有形于人们的行为活动、社会准则、文本书写等,意识层面的生态观念、道德意识、审美情趣等却是无形的,故而生态伦理典籍也是宽泛的,需在生态伦理视阈下阐释、探究相关典籍,提炼出积极、合理形态的生态伦理思想,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共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纳西族古籍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包括用纳西族文字及汉文书写的、反映纳西族历史文化的手稿、经卷、典籍、文献、谱牒、楹联、铭刻、文书,以及神话传说、长诗歌谣、民间故事等口传古籍,其中用纳西族文字创作、传世的古籍最具特点。纳西族历史上创制过东巴文(含阮可文、玛丽玛莎文)和哥巴文两种文字系统,其中用东巴文撰写的存世古籍有1 000 多种3 万余册,亦有少量用哥巴文书写的古籍。东巴文和哥巴文主要由东巴教祭司东巴传承,用于书写宗教经典,也有部分东巴或掌握东巴文的群众用以书写医书、谱牒、契约、书信、账目、文书等,传世纳西东巴古籍中,东巴教经籍占绝对比重,应用性文献储量不多。按其内容可将纳西东巴古籍分为五大类别:(1)祈福延寿类典籍,即祭天、祭署、祭祖、祭家神、祭谷神等祈福类典籍。(2)禳鬼消灾类,即蕴含抵御灾害、化解矛盾、除秽、驱除疫疾等典籍。(3)丧葬超度类,即丧葬仪式、超度亡灵等的典籍。(4)占卜类,包括石卜、星卜、梦卜、贝卜、巴格卜等,内容涉及婚丧嫁娶、起房盖屋、生老病死、天象变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5)杂类,内容广博,涉及农桑、工艺、医药、艺术等。东巴古籍是纳西先民集体智慧和哲学思考之集大成者,涉及社会历史、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政治哲学、天文历法、医药等诸多方面。纳西族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也蕴藏、涵载于这些烟渍斑斑的古籍之中,代代传承,记录并反映着纳西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进程、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如《祭署·开坛经·署神的来历》《大鹏鸟与署争斗》《祭署·高勒趣招魂》《还树债》等仪式的典籍,系统阐述了纳西族传统自然观和生态观,大自然和人类物我同一、同出一源,皆源出于蛋卵,有着生命血缘关系。人类和自然要各司其职、规范行为活动,和谐共处。若人类违背了人与自然最初缔结的和谐关系,烧毁山林、开采石头、毁坏草地、污染水源等触犯自然,便会招来灾祸。人类便要举行还树债等相应的仪式,通过偿还“欠债”重建物我和谐,通过有形的仪式、民俗活动、禁忌等警醒族群个体敬畏自然、感恩自然、规范自身行为。

全面传承保护、搜集整理、研究少数民族古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既是建设新时代文化、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资借鉴的宝贵历史遗产,也是增进各民族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性工程”①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傈僳族卷、普米族卷、怒族卷、独龙族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9:1.。抢救保护民族古籍,“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②《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22〕19 号)。,挖掘各民族古籍的时代价值,是新时代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关键环节、价值导向。当前,全国人民正戮力同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伟大行动,“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好”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0.。广泛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智慧的时代价值,探索、确立并遵循一套积极、合理的生态伦理价值观、道德准则和社会行为规范是培育生态伦理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生态伦理既可以促进人们世界观、价值认知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又可以促进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④余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2):29.。梳理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态伦理典籍,挖掘蕴含其中的生态智慧和生态伦理意蕴,呼吁当代人重新审视、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促进观念转型,培育生态伦理意识,为建设生态文明、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丰富的思想源泉。

可以说,开展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典籍的翻译整理、阐释研究,“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生态伦理的实践上,培育更多的具有良好生态伦理行为的道德主体,使生态道德成为民众的内在素养,在社会实践中体现生态伦理建设的成效”⑤周兰珍.走向现实的生态伦理实践[N].光明日报,2007-12-19:09.,是一项紧扣时代脉搏,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工作。

猜你喜欢
东巴纳西族古籍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白地吴树湾村汝卡东巴经《内内抒》片段译释
我是古籍修复师
纳西族民间乐器
——纳西琵琶
新生代纳西族音乐人的传统痕迹和自我构建
纳西族情歌“时本授”探析
探寻东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