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杨威,韩昱,郑丽丽,赵博伟,王珏,何团拥,徐彤
(1.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北保定 071000;2.河北省畜牧站,河北石家庄 050031;3.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小鹅瘟是一种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30 日龄以内的雏鹅或雏番鸭。 禽沙门菌病是由肠杆菌科沙门菌属沙门菌引起的的疾病总称,临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 沙门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可感染鸡鸭、鹅、鹌鹑、牛等多种动物及人, 是临床中重要的人畜共患的条件致病菌。2023 年8 月中旬,河北省衡水市某肉鹅场17 日龄雏鹅发生急性死亡,疑似小鹅瘟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小鹅瘟与沙门菌病混合感染。
衡水饶阳市某肉鹅养殖场采用圈养与果园放养结合的方式, 饲养肉鹅1600 只,2023 年8月中旬,该鹅场约有12 只雏鹅相继出现突然死亡或拉稀、仰头观星、瘫痪等症状,且每天都有2~3 只病鹅死亡。 经流行病学调查,该鹅场周边3 个养殖场近期也发生了同样症状的病例,发病率达30%。 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初步诊断为小鹅瘟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
鹅群整齐度不均匀, 约有10%的鹅体型较小。 有3 只鹅没有征兆突然死亡,其他急性期病鹅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瘫痪或跛行,粪便呈黄绿色,扭颈,仰头观星。 未死亡感染鹅转为亚急性,表现食欲不振,进行性消瘦,跛行,脸肿,生长缓慢。
剖检尸体消瘦,皮下有出血点;心脏肿大;肝脏肿大、质脆;脾脏肿大;肾脏肿大,呈暗红色,质脆易碎;气囊炎以及肺部实变;十二指肠黏膜肿胀充血,有时可见出血。 其他组织未见明显病变。
无菌采取病死鹅的心脏、肝脏、脾脏、小肠、肺组织, 用组织研磨仪研磨, 反复冻融3 次,10000 转/分钟离心5 分钟,提取上清液,用DNA提取试剂盒 (购自北京聚合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取组织总DNA。以提取的总DNA 为模板,采用PCR 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小鹅瘟病毒, 结果禽流感病毒、 新城疫病毒呈阴性,肝脏、脾脏、肺脏、小肠样品中小鹅瘟病毒呈阳性。
取组织研磨液接种于营养肉汤中, 37℃摇床进行预增菌,18~24 小时后再将菌液接种至TTB 培养基和SC 培养基中,分别于42℃和37℃培养18~24 小时。 用接种环蘸取菌液接种于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上,37℃培养24 小时。挑取紫色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 在光学显微镜油镜下进行观察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然后用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到的细菌为沙门菌。
通过以上流行病学调查、 现场诊断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确诊为被检病死鹅小鹅瘟病毒和沙门菌混合感染。
在早晨气温较低时进行放牧, 以减少鹅对高温的应激,保证鹅自由采食到新鲜的足够的牧草。 在鹅舍内安装通风设备,注意降温防暑。 彻底清扫鹅场,并用聚维酮碘带鹅消毒,用火碱消毒场内其他用具设施,能用火枪消毒的用火枪消毒,保持鹅舍清洁、干燥。
每天及时更换洁净的饮水, 保证饮用水卫生。 全群饮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饲料中添加白头翁颗粒、板蓝根颗粒。
隔离发病雏鹅, 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2毫升和多黏菌素。
对未发病鹅群, 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1毫升进行预防。
经过上述措施,病鹅一周后临床症状消失,发病的慢性病例死亡2 只, 其他精神状态良好,恢复正常。2 周后回访,鹅群整齐度均匀,精神状态良好,生长指标达到正常水平。
小鹅瘟和沙门菌病均可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 养殖场应加强种蛋和孵化器的的消毒,以切断传播途径。 引进种鹅时, 应作隔离检疫,尽量不从疫区引进,必须从无小鹅瘟感染和沙门菌种鹅场引进。 应做好种鹅的定期疫苗接种工作,并监测鹅的整体抗体水平。 种蛋在孵化前用温高锰酸钾水进行表面消毒,接触种蛋用具等应全方位消毒。 种鹅场的从业人员要做好消毒工作,禁止外来人员入场。
目前对小鹅瘟病毒没有特效药, 除做好小鹅瘟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外, 也要做好禽流感、新城疫、副粘病毒病、鹅细小病毒等的疫苗免疫工作,保证鹅群的抗体水平。 在母鹅产蛋前接种小鹅瘟弱毒活疫苗,以灭菌生理盐水按1∶100 倍稀释,每只鹅注射1 毫升;对未接种疫苗的母鹅孵出的雏鹅, 应在出壳后48 小时内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或者用抗小鹅瘟高免血清对刚孵出的雏鹅紧急预防注射,每只0.5 毫升。
抗小鹅瘟高免血清对小鹅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已经发病的雏鹅群,应及早用药。 临床上常视雏鹅发病日龄每只注射1~2 毫升抗小鹅瘟高免血清,可以及时地控制本病的流行。
雏鹅感染小鹅瘟病毒后, 有些急性病例临床症状不明显, 很快死亡。 一旦发现病死雏鹅,应立即对病例进行病原检测, 采取消毒措施,以免提高死亡率和淘汰率。 有些慢性病例临床症状与禽流感和新城疫有相似之处, 容易混淆,在诊断时,应综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测诊断结果作出确诊,及时治疗,减少养殖殖户的经济损失。
沙门菌为条件致病菌,当营养不良,环境条件突然发生改变,鹅群有病毒感染,雏鹅机体抵抗力差时,常诱发沙门菌感染。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雏鹅机体抵抗力,降低本病的发病率。 应每日打扫圈舍、清理粪便,保证环境卫生。潮湿的环境又是滋生沙门菌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做好养殖场环境温湿度管理, 定期给圈舍做好通风工作。每天清理食槽, 并控制每个圈舍中的雏鹅数量,保证每只雏鹅都能正常采食饲料。
一些微生态制剂如促菌生、调痢生、乳酸菌等可改善雏鹅肠道微生态环境,可用于沙门菌预防。 在用这类药物的同时以及前后4~5 天要禁用抗菌药物。 在使用时应从小群试验开始,按照规定的剂量、方法进行,取得经验后再运用到生产中去。
鹅场发现腹泻等病例时, 应立即对病原进行分离鉴定。 因沙门菌极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敏感抗生素,立即全群给药。如果没有条件做药敏试验,可添加恩诺沙星、氯霉素、新霉素等药物,先投服5 天后间隔2~3 天再投喂5 天,切忌一种药用,2 天无效就改换其他药物。 如果治疗无效,要及时对病鹅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沙门菌污染整个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