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刘 洋,杨秋玲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思政部, 河南 郑州 450048)
媒介技术的升级推动了数字媒体建设,各类社交平台、数字媒体的发展颠覆了民众信息交流的方式,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在此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加深,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加凸显,外来思想对国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冲击。在文化交流、思想碰撞的背景下要更加坚定国人的理想信念,需要依靠思政教育。国家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大思政”教育理念,即思政教育要渗透教育系统的方方面面,贯穿教育始终,营造系统的思政育人环境。
近年来,数字媒体在学习、社交、娱乐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思政教育为主体的数字媒体平台,如“学习强国”、思政微课等,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学习强国”平台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自2019年初上线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高校作为思政教育的主体,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应当借助“学习强国”等数字媒体平台的优势,积极应对思政教育新挑战,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
数字媒体是在数字传媒技术、信息化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媒体形态。数字媒体蕴含的知识体系广泛,技术技能包罗万象。“大思政”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显然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陷入瓶颈期。数字媒体的出现为正处于思政教育改革十字路口的高校提供了新思路、新平台、新内容和新方法,数字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尤为突出。
高校基于国家对在校学生思政教育的要求及学生培养目标的指引,多年来十分重视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思政课堂的创新。但是,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限制,部分高校思政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传统的一对多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而且阻断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路径,不符合现代思政教学的要求,导致高校思政课堂氛围不够活跃,教学效果一般。数字媒体的交互性极强,依托强大的交互技术,数字媒体平台的用户能够实现自主交流、多向互动,传受双方原本的固化定位有所改变。这一改变能够打破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思政课堂的有效补充,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效果[1]。例如,“学习强国”平台有大量的思政教育内容,这些内容与当前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乃至国际环境联系紧密。依托该平台,高校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课堂和课本,而是可以借助数字媒体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高校思政教育的局限性源于思政教学内容的局限性。高校思政教学的常规内容,主要围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枯燥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思想领悟力得不到提升。数字媒体在智能化设备、大数据技术及传播技术的支撑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不同的主体可以同时在线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维度上传内容,高校能够获得海量的思政教学内容。“学习强国”平台内容丰富,围绕新时代的思政体系设置了“时政要闻”“思想”“实播中国”“青春中国”“法治中国”等多个板块,还设置了“我要答题”“我要留言”等竞技性、互动性很强的模块内容,这些兼具理论性和时代感的内容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2]。
高校思政教育在内容上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思政教育内容本身较为枯燥,二是呈现思政教育内容载体的选用存在问题。多年来,高校主要以书为媒介展开思政教学活动,思政内容主要依靠文字进行传播。随着教学设备的更新,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借助Word或PPT开展教学活动。但Word或PPT呈现的思政内容与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如出一辙,思政内容的呈现形式过于单一。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的形式获取、记录、处理、传播及反馈信息的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数字媒体为思政内容呈现形式的丰富提供了新思路,思政教学内容能够以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很多枯燥的思政内容变得灵动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3]。“学习强国”在思政内容的呈现上就很好地发挥了数字媒体的优势。例如,“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每日金句以“音频+文字”的形式呈现,每篇每日金句的阅读量都突破千万;“学习强国”平台的很多内容以短视频方式呈现,以丰富有趣的形式传播主流思想,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过去,高校思政教育一直处于闭环式教学状态,学生获取思政知识的渠道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方式、知识储量影响着课堂与外界联系的紧密程度。数字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发生了颠覆性变革,不仅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具备各类信息技术的特点、规律和使用技巧,为思政教育体系的变革奠定了技术基础,而且联通了信息传播的各类渠道,使得信息对称与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实现了交互式的信息传播[4]。例如,“学习强国”平台涵盖了主要央媒、行业媒体、地方媒体与高校等多个传播主体,这些传播主体多围绕思政领域积极进行内容的创作和输出,使得思政内容的传播处于开放的环境中,有助于思想的传播和交流,也有利于文化的进步和提升。
在数字媒体发展时代下,“学习强国”平台以丰富的内容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引起了高校的关注,高校将其融入思政教育中,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颖的教学资源。从传播特色上来看,“学习强国”十分特殊,是其他软件平台无法轻易模仿的传播渠道,其中组织传播的特色性较强。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成员、内部机构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信息交流过程,包括组织内和组织外传播两种。“学习强国”平台建立初期便以党员组织为基础,在党员内部进行传播,然后党员再影响群众,开展组织外传播。但是如今,组织外传播的发展倾向愈加明显,许多非党员群众也可下载“学习强国”APP,开展内容学习,这为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教育传播的资源载体。在资源传播中,受众角色主要是信息接收者和信息传播者,通过组织传播这一形式对“学习强国”中的内容进行分享交流,既能保证核心用户群体的稳定,使该平台的思政教育功能具有稳定的传播对象,更能使大学生党员群体紧跟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来开展各项学习活动。
大众传播指的是借助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等传统媒介以及一些新媒体平台,向不确定的大众发布信息的一种方式。“学习强国”平台之前是对定向群体开展传播工作的,经过调整之后,平台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不定向对大众开展信息传播。高校将思政教育与“学习强国”平台相结合,开展舆论教育和思想引导,当学生对该平台有一定了解之后,便能挖掘其中的思政学习功能,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人际传播是人类最原始的互动方式。人们可以在共同生活中分享经验、交流思想和情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际传播的形式也得到了拓展,除了面对面交流之外,还可通过数字媒介的形式间接传播。人际传播如今已成为大众生活中常见的传播方式,人们会将在“学习强国”中看到听到的内容分享和转发到微信群、朋友圈、QQ空间等社交媒体,其他用户便可看到这一信息,然后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思想互动。高校将“学习强国”平台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借助人际传播的形式,要求学生挑选出较好的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中,这样不仅可以完成学习积分累积的任务,同时还能让好友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态,增强人际传播效果。
数字媒体时代下,高校引进“学习强国”平台赋能思政教育工作,除了要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建立学习体系。在“学习强国”平台建立初期,高校会要求全体党员尽快注册并使用“学习强国”APP,并且在班级内建立党员学习队伍,每月对学习积分的积累数量有明确要求和考核机制。这一要求下,学生党员群体能真正在平台中开展思政学习,而且学习组织内部成员也可互相监督,深化思政教育的成效。
对于多数软件平台来说,符合用户需求才能提高用户黏性,因此在“学习强国”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实践活动中,需要对学生这一用户群体的需求有一个精准定位。多年来,“学习强国”在满足用户需求这一方向上作出了较大努力,在“学习”这一板块中,会根据用户定位,自动设置所在省份的频道,用户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想要学习的频道,如此充分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而言,“学习强国”在内容和功能上的不断完善,能更加与思政教育目标、教育取向相贴合,继而将平台中的思政功能发挥出来,增强学生用户群体的黏性。
数字媒体时代下,市场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学习强国”上线之后,最引人注目的除了其丰富的教育内容,还有学习积分制度,其与“今日头条”等平台有所不同,“学习强国”的开发者侧重理论知识教育,鼓励用户通过学习知识获取更多积分,其中包括“每日答题”“每日登录”“挑战答题”“运动步数”等,每一种活动都需要用户学习来获取。这种积分形式与高校教育激励机制十分相似,学生能在学习积分的比拼竞争中实现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提升。
数字媒体的特点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过程中面临的痛点高度契合,因而能够转化为高校思政教育建设发展的优势。尽管数字媒体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高效便利的教学工具、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等,但是部分高校数字媒体的应用存在漏洞和不足,导致数字媒体与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结合不够紧密,针对性不强。“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应当结合思政教学特点,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开展有益探索,突出数字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优势,通过加强数字媒体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拓展数字媒体平台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丰富数字媒体平台内容的传播形式与健全数字媒体平台的传播机制等方式,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成效。
高校完善思政教育,不仅需要将新思想纳入思政教育体系中,而且需要将新技术、新平台贯穿其中。然而,部分高校受到资金不足和数字媒体技术引进困难等问题的影响,高校自建的思政平台功能单一,思政类数字媒体平台形同虚设,不能很好地与传统思政课堂形成互补。此外,部分高校对成熟的思政类数字媒体平台的应用不足。单就“学习强国”平台而言,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近3000所高校中,仅有240余所注册了“学习强国”号,大部分高校对于“学习强国”平台的利用率较低,且入驻的这部分高校在“学习强国”平台的活跃度不高,上传内容多以单一的图文呈现,阅读量不甚理想。这就需要高校加强思政数字媒体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提供平台保障。
高校应当积极完善本校的思政教育平台建设。高校自有平台建设能够确保思政教育平台与自身的思政教育理念、思政教学体系相一致,有助于高校切实提升思政教育水平。高校自建思政平台,需要丰富思政平台的功能,将思政教育与服务学生相结合,在设立线上思政课堂的同时,完善学生与教师的线上互动机制,增设同校学生交流互动渠道,提高思政类数字媒体平台的利用率[5]。针对“学习强国”等思政类数字媒体平台,高校应当积极参与数字媒体建设,引导和鼓励学生关注本校的账号,打造思政类学习社群,营造思政学习的浓厚氛围。高校在参与“学习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了解其他高校的思政教育理念,学习各大高校的思政教育方式,不断汲取“学习强国”平台的数字媒体创新经验,为高校自建思政类教育平台提供借鉴。
数字媒体发展过程中,碎片化信息的大量涌入限制了深度内容的传播和发展。受数字媒体这一特点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量碎片化的思政内容上传到平台,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影响了学生深度学习的开展。此外,部分高校在思政类数字媒体建设的过程中形成思维定势,认为内容始终是为高校教育和思政课堂服务的,许多内容与教材相似,导致平台内容广度不足。“学习强国”的内容之所以广而精,原因之一在于“学习强国”既有专业的平台内容生产和创作团队,又以开放的形式容纳了大量不同领域优秀的内容生产者。因此,高校应当借鉴“学习强国”平台的内容生产和供给模式,不断拓展高校思政数字媒体平台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首先,高校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思政内容创作团队。高校可以将数字媒体平台的内容创作团队与高校思政教研小组进行充分融合,这样既能够为高校数字媒体平台提供专业的学习内容,确保高校思政类数字媒体平台内容的深度,又能够确保高校思政教育的统一性,防止出现传统课堂教育与数字化教育各行其道的现象。其次,高校可以和一些与高校思政教育理念相契合的期刊、杂志及媒体合作。这些主体提供的内容不只从校园教育的角度出发,而是从社会生活、职业教育的层面进行补充,拓展了高校思政类数字媒体平台的广度。最后,高校思政类数字媒体平台可以与本校的“学习强国”账号联动,充分挖掘“学习强国”与时俱进的思政理论,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促使二者形成稳定的内容供给体系,进一步拓展高校思政类数字媒体平台的深度和广度,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6]。
数字媒体时代下,受传者个性化特征凸显,受众对于移动化、社交化、沉浸式的内容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育人的过程必须是严肃的,也不意味着育人的形式一定是统一的。适当地以多元化、个性化的模式来丰富高校思政类平台的传播形式,反而能够凸显新时代高校教育的青春活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高校大学生大都是“00后”,他们从小就受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影响,思维活跃、个性十足。高校应当借助数字媒体技术,洞悉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思政内容传播形式与学生的适配性。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升级进程的不断推进,短视频、动漫、H5、Vlog与直播等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传播形式。尽管这些传播形式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传播媒介上屡见不鲜,但是将这些形式创新性地应用于思政教学中还是少数。高校要想丰富数字媒体平台内容的传播形式,需要引进一批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高,且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7]。高校可以借助复合型人才帮助高校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丰富思政内容的传播形式,促使传播形式向智能化方向转变,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提升高校思政类数字媒体平台的传播效率。
数字媒体发展过程中,媒介环境中的信息过载,每天有不计其数的信息涌入流量池。如若没有健全高效的传播机制,许多商业化、娱乐化的信息将干扰高校思政类数字媒体平台的正常运营,甚至一些不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的思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高校应当在确保学生、教师能够在平台中自由学习交流的前提下,增强对思政类数字媒体的把关,对进入思政平台流量池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一方面,审核思政内容的正确性,避免内容错误对学生造成误导;另一方面,审查思政内容的思想性,警惕由于高校思想政治导向失误引起的舆论和负面影响。
数字平台传播机制的健全一方面要依靠数字媒体,另一方面要强化教师、学生的媒介素养。不论是高校自建的思政类数字传媒平台还是注册账号加入“学习强国”等现有的思政传播平台,高校师生都将面对一个更为开放的公共传播空间。数字媒体拥有很强的记录功能和实时传播功能,学生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到互联网环境中,甚至可能被无限放大。只有将思政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融为一体,才更有助于高校各个主体掌握数字媒体时代传播机制的规律,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人本性和时代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思政课对于在校学生的重要性。“学习强国”平台也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着手建设,为数字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又提供了改革的平台。高校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的发展期,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对于个人、社会、民族与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高校作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要积极创新思政教育体制,结合数字
媒体的优势,发挥自建数字媒体平台及“学习强国”等平台的强大传播功能,为民族进步、国家振兴培养更多思想正、能力强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