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素菡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基于现实和国情的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网:http://www.12371.cn/2017/10/27/ARTI1509103656574313.shtml。。我国是一个拥有56 个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好民族问题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关键。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又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而文化认同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沉淀,历久弥新。2023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和文化,我们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②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第5页。。因此,要想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基础。
继《文明的冲突》后,亨廷顿出版了另一本著作《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表明亨廷顿所关注的“文明冲突”理论视角开始由国际转向国内。他指出:“美国要想避免分化和衰落,必须大力捍卫和发扬‘盎格鲁—新教文化’这一根本特性”,基于美国国家安全考虑的“文化认同危机”问题③[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1页。。文化认同问题以及它蕴含的国家安全意识、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问题再次成为学界研究热点。
“认同(Identity)”意为“身份”,其来源可追溯至拉丁文idem,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认同,是个体的自我认知和情感归属。一般认为认同是自我(self)与他人(other)之间的一种关系的认定,是共同体成员对自身生存价值归属的自我确定①余潇枫:《“认同危机”与国家安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第44-54页。。认同主要包括“自我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集团认同”和“国家认同”等,所有和认同相关联的“事实”,都可以归结到文化认同的序列。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基础,是指一个民族或共同体拥有共同的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交融和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心理反映与归属,最终消除民族偏见与隔阂,为其感情、思想、行为找到共同体的心理归属,也是各个民族对社会和历史规律认知的进步与升华,对本民族或民族共同体基本价值的认同,是一个“自然民族”的自我认同,即个人或群体的“归属感”。文化认同教育属于化育范畴。也就是说,个体在接受外来教育和教化后,经过长期的过程才能形成共同体心理、共同体思维、共同体价值及共同体行为②习近平:《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6月,第301页。。文化认同反映了民族共同体中各民族所具有的一种共同体心理意识,是民族共同体存在的文化基础。
一般来说,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在多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各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反映,其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历史、心理、文化等几种意识。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与基础。
我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在交往、冲突与交流中共同合力创造的,各民族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优秀的中华文化。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加强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民族大学生能够成为民族稳定和社会和谐的主要力量。2015 年8 月24 日,为加强民族团结,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座谈会上提出了五个认同,即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我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五个认同”理论,它是实现民族交流团结的有效心理机制,也是国家统一和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和价值走向。要想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根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拥有互相认可的文化价值观非常重要。只有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着力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才能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我们要以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持续不断地推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增强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般来说,“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认同最鲜明的特点。在近代史上,梁启超较早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现代国家各民族一体观念,“中华民族”的内涵经历了从“汉族”到“多元混合的汉族”再到“多数民族混合共同体”演变过程③黄兴涛:《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香港:《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年2月,第36页。。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是由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他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实体,是在百年屈辱历史中与西方列强不断斗争中产生的,经过多次接触、融合、分裂和消亡,最终形成了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④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26页。这一理论对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有重大意义。“多元”,是指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56 个民族中的各个民族均具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一体”,是指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在保持各民族文化形态丰富性的基础上,几千年来薪火相传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源泉,是我们历经多次磨难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二者的关系是“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①金炳镐:《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中华民族”思想初探》,《中国民族报》,2017年2月17日。。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统一于中华文化这一共有价值观,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从而在文化上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群体杰出人才和重要力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塑造时期,因此,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尤为关键。
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文化认同的发展方向。与世界上的其他古老文明不同,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形态,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从未中断。56 个民族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占其主流的中华文化一直传承至今,不断交流与传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层面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58页。,这个“发展方向”的目标,就是我们当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元一体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巨大优势,也是我们丰厚的文化遗产。培养各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多民族合一体的大家庭,就是要探索涵养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文化认同不是短期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文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周围的环境势必会影响到个体的文化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其价值观、世界观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文化和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很容易陷入诸如文化分化、文化失范等危机,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是存在其独特问题。
全球化时代是以新媒体为主要媒介的时代,借助5G 等最新科技,各种新媒介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互动性电视媒体、移动电视等迅速发展并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方式。特别是微信、微博等广泛使用,催生出不同以往的“微时代”现象且在生活中已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下,“单一的文化因时间的流动而划分为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因空间的展开序列而形成不同的亚文化、都市文化、乡村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政治文化、企业文化、学院文化、大众文化”等等③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第26页。。当前,我们处在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时代,诸如“文化自觉”“文化自决”“文化转型”等各种文化理念接踵而来,前后交织,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固有的、既定的文化阈限、文化秩序很容易被打破,少数大学生习以为常的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规范遭到破坏,多元文化载体波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心,文化生态平衡岌岌可危,他们在机制评价和行为模式上变得无所适从,从而产生了文化认同危机。同时,许多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危机,高校教育者一定要重视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普及,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西方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尊重彼此文化的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对于早期西方国家缓解民族、种族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到了21 世纪,一贯奉行多元主义的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因种族问题处理不当引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抗议和骚乱,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多元文化主义的正确性。因为倡导多元文化主义势必会冲击主流文化或本土文化,削弱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
多元文化主义也是我们处理民族问题时面临的危机。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在西方文化、多元文化等的强势渗透下,某些西方国家分裂势力别有用心地挑拨下,开始变得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而对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出淡薄冷漠甚至疏离,这些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带来极大挑战。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内地高校求学,不可避免会接触外来异质文化,多数同学并非全盘接收,而是理性分辨是非。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容易受外来文化影响迷失自我,理想信念模糊,甚至丢弃基本的价值理念,最终出现文化认同危机。因此,在多元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冲击下,如何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看待多元文化主义,坚守本民族优秀文化,坚信自信自强的中华文化,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内地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日益增多。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宗教文化、社会习俗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认识、价值理念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认知存在严重的偏差。
作为民族地区的优秀人才,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生活在环境相对封闭、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偏远地区,家庭收入偏低。进入内地高校求学以后,他们不得不远离原来的生活环境,生活开支和各项消费水平均较以往有所增长。加上大多数学业基础相对薄弱,他们在经济压力、生活习惯、宗教风俗等各方面出现不适应,由此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了不小心理影响,严重时可能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若不及时加以疏导解决,容易引起心理失衡,难以融入高校生活,在与其他民族学生交往中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冲突。受历史以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文化心理差异显著,历史文化认同教育则相对较为薄弱,更难达到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的。有调查显示,文化特质和价值观念不同,往往会造成大学生的理解偏差以及对事物、事件的解读差异。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一种价值观念的输入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相互冲突碰撞容易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不稳定,使其产生混乱消极情绪。再加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有自己特定的语言文化,在与汉族学生交流和沟通时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同时,由于高校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保障,他们的交流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文化认同教育,可以不断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筑牢民族共同体中各民族精神家园新局面。
大学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时期,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在此期间塑造成型,甚至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很大影响。如何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之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得到充分的重视,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好高校校园民族团结交流教育工作,无疑成为大学教育者,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是因为56 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传了几千年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内涵,对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具有强大的塑造作用。传统文化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以人为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忍让共赢、把握分寸尺度的中庸思想;“人之初,性本善”、入世出世、立德立言立功的修身克己思想,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教育素材。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唯一一个传承五千年而不曾中断灭失的独特体系,在思想内容、价值判断、表现形式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特质差异,完全自成体系。
当然,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大学生除了学习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学习本民族优秀文化。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创新和发展,是不断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的重要一环。作为民族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该学科的内容,我们也要求大学生撰写相关论文等书面作业。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则要求他们撰写与本民族历史文化相关的课程论文。在此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但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也弘扬了他们自己本民族有特色的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价值观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对构建我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就是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明璀璨浩瀚,文化认同是所有认同中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才能实现”①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的讲话(2022年7月12—25日)》,《人民日报》,2022年7月26日。。56 个民族创造了丰富各异的历史文化,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多元性”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都拥有自己的语言、生活习惯和信仰风俗,当他们背井离乡、远离故土进入内地高校后,发现身边大多数同学和自己的行为模式相悖,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民族意识来抵御文化入侵。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当经济一体化建立在共同文化基础上时,它就走得更快更远。在未来的国家关系中,文明与文化将替代国家和意识形态,成为国家关系的主要行为者”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1月,第22页.。中国各民族文化同属于中华文化,因此,如何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当前高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拥有各具特色的文化,所以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民族团结和谐共处一向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中紧密联系程度前所未有。国家顺应这种形势,出台了管理少数民族社会结构的政策和体制,完善了少数民族管理服务体系,不断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我国有56 个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性,也是各民族对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我们要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介绍本民族的特色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正确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文化多样性,增强各个民族大学生的交往与合作,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不断创造新的文化生命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也要善于学习汉族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汉族学生也要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养成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生活习惯,构筑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心理认同基础。
高校校园是教书育人的神圣场所,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根据客观形势需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树立明确的民族工作意识,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56 个民族“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③郝时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民族工作》,《民族研究》,2017年第6期,第1-12页.。
高校是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环境,由全体师生共同营造。学校应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有关文化教育讲座等形式,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营造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尊重包容关爱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中开展“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理念教育,着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谐的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极大地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高校也是一个汇聚了多元文化的地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与其他同学差异较大,他们在校园中的生活学习和课外活动等方面都表现出特殊性,与其他学生相处时容易导致文化冲突。
充分发掘多民族融合的校园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喜欢小团体集聚,即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跟本民族的学生聚在一起,交流也用本民族的语言,在行为模式上与其他民族的同学很难融合。“和谐的校园文化建立有利于消除因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情,培养各民族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观念”①张学敏,石泽婷:《民族教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内生逻辑》,《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第5-18页。。校园文化是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交往的重要载体,可以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还要注意寻找与各民族文化的契合点,继承和发展各民族文化。同时高校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在校园文化中植入中华文化认同。比如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通过历史文化、名人名言、建造传统文化长廊等载体,通过开展传统节日庆典、邀请少数民族英雄或民族团结楷模开设各种讲座、座谈等文化活动,并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打造出浓郁的中华文化氛围,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和认知。
利用各高校周边优秀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在高校地区一般都有很多优秀文化资源,高校应充分挖掘这些资源。比如在教学的同时,我们要求大学生一定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或到民族地区抗日纪念地、烈士陵园等地学习、参观,对民族英雄举行缅怀、悼念活动等。利用各少数民族同学自身优势,也可以鼓励他们开展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活动,撰写调查总结报告。这些活动的开展和学习,可以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化情感、加深认识,更深刻地认识到各民族团结的历史,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各民族之间往往存在着丰富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如何容纳族群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一直是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要使多个民族共同团结于一个国家政治共同体内,就必须在多民族意识中培养“共同体意识”,寻求与其他民族成员的对话合作。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民族国家凝聚力的源泉所在,维系着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而民族共同体意味着多种民族多元文化共生共存,要使这种丰富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得到根本上的跨越,形成各民族共同体的合力,就必须建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应的中华文化高度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