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毕业设计形成性评价机制

2023-04-23 03:38罗磊程伟伟康怀彬刘丽莉肖枫陈俊亮
食品工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开题课程目标毕业设计

罗磊,程伟伟,康怀彬,刘丽莉,肖枫,陈俊亮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洛阳 47102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推动高等院校进行工程教育改革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也是我国大学与国际接轨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成果导向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在认识层面已有广泛共识。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2022版)明确要求,接受认证专业采用面向产出的教学评价方式,核心是基于学生学习产出的课程质量评价机制。

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更多的是围绕传统的教学评教展开,即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学生学习效果而进行的评价,这就无法实时、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不能达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产出评价和持续改进。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融会贯通专业知识技能、解决现实中复杂问题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检查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学习过程。原有的评价方式主要通过对最终论文和答辩的评价给出结论,有必要全程跟踪学生的设计(论文)进展,记录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并有针对性指导学生,实现面向产出的评价和持续改进。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年、2019年连续2次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该专业在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等制度基础上,开展面向产出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和持续改进研究与实践,所有论文类的毕业设计(论文)均采用大论文小设计的形式进行,及在论文研究的基础上,增加相关工厂设计或机械设计实践。

为达成这一目的,河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工程教育认证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涵盖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审阅、评阅和毕业答辩的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评价,丰富评价内容,明确评价结果对课程目标支撑的对应关系,构建了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机制。

1 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机制改革与实践

1.1 现状与存在问题

河南科技大学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运行和质量控制机制(见图1)。教务处负责全校毕业设计(论文)的宏观组织管理工作;学院负责学院学生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审核指导教师资格、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等;基层教学组织(系)负责本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该机制规范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促进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

图1 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组织过程

但面对产出导向的OBE理念,现有毕业设计(论文)所采用的基于论文和答辩的终结性评价,与基于学生能力达成质量评价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一方面,现有的终结性评价是根据论文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给出的审阅成绩(30%)、评阅教师的评阅成绩(20%)和答辩小组给出的答辩成绩(50%)综合评价的结果,此时即使发现存在的问题,也无法进行针对性的纠正或帮扶。另一方面,由表1可以看到,最终基于论文评价的成绩占到总成绩的63%,答辩过程占到25%,而整个论文指导过程仅占总成绩的12%,过程评价所占比例明显偏低。

表1 调整前后毕业设计(论文)评价项目及比例

1.2 改革与实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理念是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全程跟踪与进程式评价,从而“获得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掌握尚未掌握的内容”,需要建立起“对学生的表现给出反馈以提高和促进后续学习的一种评价模式”。为实现这一目的,完善学生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制度,对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体系进行调整(见表1),强化指导过程中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部分的评价。

1.2.1 完善制度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参与度和知识能力目标自我实现的意识,及时了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纠正帮扶,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在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多元化、激励性、可行性的原则下,建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制度》。

该制度要求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程指导和评价,涵盖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审阅、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环节,跟踪和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通过形成性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改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1.2.2 开题报告

课题调研是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进行的第一个步骤,其任务是对设计目标及实现目标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分析需求的性质与特点,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提出对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得到给定条件下的最佳解决方案,形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主要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的,原有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体系对该部分没有评价,是一个很大的缺失,因此将指导教师最终给出审阅成绩的20%,也就是总分的6分分配给开题报告,以反映学生在课题调研阶段的工作情况,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是否科学合理,开题报告是否达到要求。

1.2.3 中期检查

实施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强化过程监控,汇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应的导师和学生。但由于原有的中期检查没有评分,且由基层教学组织实施,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流于形式。

针对这种情况,将中期检查任务分配给答辩小组负责完成,同时将最终答辩成绩的20%,也就是答辩评分表中的10分分配给中期检查,从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或从事有关调研、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和工作态度3个方面进行评价(见表2)。同时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指导力度进行检查,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

表2 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评分表

1.2.4 实践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体系中(见表1),论文指导过程占总成绩的比例从12%提高到28%,整个过程评价的比例从37%提高到53%,而论文质量评分所占比例从63%降低到47%。实现涵盖开题、中期检查、审阅、评阅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整个过程跟踪和评价的形成性评价机制。

该机制的实施保障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能够实时观察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帮扶,保证学生达成课程目标,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持续改进,提高学习效果。

2 形成性评价机制对学生能力达成的支撑

2.1 毕业设计(论文)课程目标制定

毕业设计(论文)全面检查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学习过程,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工程认证标准及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制定课程目标如下。

目标1:结合课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食品工程问题,建立合理可行的方案。

目标2:结合课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相关研究和设计,以图纸、毕业设计(论文)等成果形式体现创新意识。

目标3: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或工程设计,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可靠结论。

目标4:引导学生利用中国知网等中外文数据库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掌握本课题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

目标5:结合课题,引导学生利用CAD等制图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利用SPSS等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明研究结果与实际工程的差异。

目标6:要求学生提交书面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口头陈述和答辩,对质疑的问题要能够正确理解并做出清晰的解答。

目标7: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对研究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掌握食品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目标8: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引导学生建立解决因社会发展产生不断产生新问题的正确方法,养成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习惯,实现终身学习。

2.2 毕业设计(论文)对课程目标支撑

为保障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能力达成的有效支撑,在调整评价项目及比例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审阅、评阅和答辩评分表,从2个方面进行重新设计(见表3~表5)。一是原审阅、评阅和答辩评分表占总分比例分别为30%,20%和50%,但每张表仍按百分制计分。修改后,在审阅、评阅和答辩评分表中,总分直接记为30,20和50分。二是原表中评价结果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未明确,计算时等比例分配,其结论模糊,可靠性差。因此按照实际评价的内容,重新进行分类设计,明确评价结果对对应课程目标的支撑,构建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形成性评价机制。

表3 调整前后毕业设计(论文)审阅表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表5 调整前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表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表5

表4 调整前后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2.3 形成性评价机制对学生能力达成的支撑效果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届毕业生王*冉为例,其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为《牡丹花蕊油凝胶研究及工厂设计》,最终审阅、评阅和答辩评分三表的成绩分别为90,95和80分,按照30%,20%和50%计算总分为86分,评价良好。原有评价方法只能反映该学生论文完成较好(审阅和评阅成绩优秀),而答辩小组评价为良好,未能准确反映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能力的达成情况。

该学生性格内向,表达和接受能力较弱,工作进展较慢,论文提交较晚。但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在听取老师意见后反复修改,最终论文质量较高。通过修改后的形成性评价机制进行评价(见图2),从可以看到课程目标1~8分别对应的学生能力达成情况得到清晰反映,与该生的实际情况相符。

图2 学生能力达成评价

从图3可以看到,整个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得到有效监控,选题质量符合要求,但由于学生表达和接受能力较弱,工作进展较慢,因此开题和中检评分不高,但随着指导教师根据反馈的对应性指导,最终论文评分较高。学生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因此过程评价成绩较好,但表达能力最终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答辩评分最低。

图3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评价

3 结语

研究完善涵盖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指导教师审阅、评阅教师评阅和毕业答辩全过程的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体系。论文指导过程评价所占比例从12%提高到28%,整个过程评价的比例从37%提高到53%,从而确保指导教师能够实时观察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帮扶,提高学习效果。

对评价内容进行重构,明确评价结果对课程目标支撑的对应关系,构建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机制,实现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时、全过程和多次数的评价,不但及时反馈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升和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也能准确、清晰地反映学生能力的达成程度,反映了整个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的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开题课程目标毕业设计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的历史建构与实践研究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研究开题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七十年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