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长”范仲淹

2023-04-23 04:27刘月新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23年2期
关键词:山高水长范仲淹百姓

刘月新

金秋时节,与几位文友登上滨州城南的黄河楼。从顶层俯瞰大地,收入眼底的是大片美丽湿地,黄河下游特有的地形地貌一览无余。眺望远方,洁净的蓝天白云下,一条土黄色绸带隐约蜿蜒在那里,蜿蜒到历史深处。那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她从源头走来,一路汇小溪成大河,大山阻挡她,高原挽留她,峡谷挤压她,黄土浸染她,沙漠五次三番试图隐匿她,她都初心不改,一边哺育着万物生灵,一边百折不回地高歌向前。这么想着,与脚下这片土地有着密切关联的一个人倏地闪现在眼前。

那是十几年前,在邹平拜谒范公祠,一下子颠覆了之前脑海中范仲淹的单薄形象。那个来自课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良知文人”,以鲜活的姿态、多维的视角“立”在面前。我“见到”一个“全新”的范仲淹。这种新鲜感带来的好奇,把我一点一点引向历史纵深。

范仲淹乳名说(同“悦”)儿,4岁时随母亲改嫁到长山河南村朱家,即今邹平长山镇河南村。继父视朱说如己出,到了上学年龄就把他送到私塾读书。聪明好学的朱说,在学校读完《百家姓》《千家诗》《四书五经》等,学问大进。老师把这个才志可嘉的得意门生又推荐给醴泉寺主持慧通。慧通问小朱说有何志向,朱说答:“先生教诲,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学生但愿读书学经之略以济苍生。”慧通听后大喜,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佛慈悲,但愿长山出宰相,解民水火于倒悬。”

醴泉寺处在群山之中,古木参天,泉水环绕,远离村舍,且有学问高僧,是安心读书的好地方。慧通大师对朱说格外喜欢,教授他《左传》《战国策》《史记》及诗词歌赋。朱说的知识一天天增长,人也越发勤奋懂事,这引起一些小和尚的妒忌,或吵吵嚷嚷使朱说不得安静,或抢光斋饭使他饿肚子,他便躲到寺南一僻静山洞去读书。

诗书里不仅有光华,还有强大的魔力,以至于范仲淹读起书来不顾一切。少年范仲淹的生活是艰苦的。他用小米煮饭,待饭凉后分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用野菜下饭。当时谏议大夫姜遵的公子也常来向慧通请教,回家跟父亲谈起朱说,姜遵便让儿子带些酒肉送给他,可他连动也不动。面对同学的不解,朱说是这样解释的:我食小米野菜已习惯,恐改食鱼肉后将吃不得粗食。欧阳修称他“少有大志”,在此得以充分体现。后来他又到应天府拜戚同文为师继续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苦难使范仲淹彻底领悟,只有从诗书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才能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继而实现“效国爱民”的理想。他考中進士后从黄河岸边踏上仕途,半生宦海沉浮,却始终坚持在朝以“至诚许国”,受贬则“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他是一个真正为理想奋斗一生的人。

在泰州西溪监管盐税期间,范仲淹发现这一带海堤多年失修,每到秋季海潮泛滥,沿海人畜、房屋被淹,大片土地盐碱荒芜,百姓无以为生,纷纷外逃。他这个小官本可以不理会这些,但早已将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作为己任的他心急如焚,寝食难安。频频走基层问计于百姓,研究治理办法,在江淮发运副使张纶的支持下,决定修捍海堰治海安民。当时有人认为修堰可以挡住海潮,却不利于排除内涝。成竹在胸的范仲淹力排众议:“涛之患十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亡少,岂不可乎?”长达150多里的捍海堰竣工后,沿海数十万人民重返家园,安居乐业,生产恢复,国家盐赋和田税也大量增加。民众感恩范仲淹,将捍海堰称为“范公堤”。

范仲淹回京任右司谏不久,京东、江淮一带遭遇大旱,后又相继遭受了严重蝗灾,民众苦不堪言。范仲淹上书皇帝,请求火速派人到灾区赈济灾民。皇帝开始不予理会,范仲淹急了,质问道:“宫掖中半日不食,当如何?”皇帝终于被感动,派他前往灾区安抚灾民。范仲淹每到一处首先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他把灾情惨状上书朝廷,请求免去重灾区的折役茶和盐税。又将百姓用来充饥的又苦又涩的乌昧草带回京城,请皇帝在朝廷和后宫传看,以提醒他们体谅民间疾苦,力戒奢侈之心。他还上书罢修长芦寺,以减轻人民负担。范仲淹如此犯颜直谏,他那颗不计个人得失和体恤灾民的心可昭日月。

心里装着百姓的人眼睛始终是向下的。饶州人习种茶。范仲淹被贬饶州时,一天,他长途跋涉来到饶州东北部一个村子访问故友。他问起当地农民生活状况,故友告诉他,这里茶税过重,百姓不堪重负,有人已背井离乡。范仲淹听后心情沉重,坐立不安。他不顾刚被贬谪的处境和会再次被贬的风险,写了份减免当地百姓茶税的奏章,令人快马加鞭送往朝廷。饶州百姓从此无茶税。

范仲淹在仕途上跌跌撞撞,起伏不定,他那颗为民的心却始终坚如磐石。在知青州兼京东东路安抚使时已62岁。体弱多病的他仍“触事为忧,所重在太平之业”。当时青州的田赋公粮要运到千里之外的博州缴纳,他了解到博州粮价偏低,便决定让百姓卖粮缴钱,再由官府在博州买粮交赋,还令人把购粮剩余的钱款退还给百姓。当时青州流行“红眼病”,范仲淹带医生上街熬药,亲自为百姓洗眼洗手,防治眼疾。青州春旱无雨,范仲淹便带领百姓劈泉抗旱,当年秋粮喜获丰收,百姓感恩他,称此泉为“范公泉”。在百姓眼里,范仲淹是可亲可爱的父母官,就像那甘甜清澈、长流不息的泉水。

范仲淹为官铁骨忠心,至诚许国,“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他多次上书陈事,直指吏制与贪官,当时在士大夫阶层成为榜样。范仲淹为母守丧期间本可不问世事,但面对国家忧患、官吏腐败和人民的苦难,还是忧心忡忡写了份奏章,提出有名的十八字方针,重点是对州县官的选择。他认为官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幸福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其主张得到宰相王曾的大大称赞。

范仲淹任吏部员外郎代理开封知府期间,其治理才能和为民情怀得以尽情展现,几个月时间就把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京城“肃然称治”。他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同时又总能找出解决的办法,是真正的“忧国忧民”和“出将入相”。他发现一些地方官吏把严刑拷打视为审案法宝,对此很不赞成。他认为屈打成招必然造成冤案。为证实自己的看法,他做了个试验。让厨房做了100个馒头交由一使女保管,趁使女不注意拿走一个,然后叫其点数。点来点去当然是少一个,范仲淹怒吼“拿家法来”,吓得使女连忙承认自己偷吃了。范仲淹反复将这一事例讲给同僚、下属和孩子们听,严肃告诫他们办案须慎重,多做调研,要重证据轻口供,绝不可滥用刑罚、严刑逼供。

基于这样的办案思想,范仲淹在开封府审理了很多案子,也纠正了很多错案,民众这样称赞他:“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仲淹的字)。”

有段时期,吕夷简把持朝政,极力培养自己的势力,范仲淹很气愤,他希望朝廷能明确官员升迁制度,又向宗仁献《百官图》,揭露吕夷简结党营私、企图把持朝政的图谋。吕夷简怀恨在心,处处与范仲淹作对。在论建都之事时,范仲淹认为洛阳山河稳固,可以建都,“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吕夷简反讥他“此迂阔之论也”。谁知90年后,无险可守的汴京终于陷落于金。范仲淹秉公直言、光明磊落的品格,遭到一些官僚的排斥甚至陷害,屡遭贬谪但痴心不改,“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迎来仕途的巅峰期,奉诏回京任参知政事。此次升迁,为范仲淹实现自己改革朝政、富民强国的梦想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这年九月,仁宗在天章阁召见范仲淹,询问国家兴革之事。范仲淹对当时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认真总结其从政二十多年的改革思想,提出《答手诏条陈十事》。主旨是通过廉政达到精兵简政,卸下朝廷沉重的包袱,进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宋仁宗对其所提十项措施非常赞赏,当即颁布全国,付诸实施。

依据新政,范仲淹亲自审查各路监司名册,将那些不称职和贪腐之辈从名册上一笔勾掉,准备奏请撤职。一旁同僚见了不免有些担心,说:“你勾掉一下很容易,可这一笔下去会使一家人哭哇!”范仲淹义正词严:“一家哭总比一路(北宋行政区划设15路,又改为23路)哭好吧?”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其《遗表》也是独一无二的。按宋朝规定,大臣临终前要留《遗表》。范仲淹的《遗表》只字不提个人和家庭之事,尽表自己的忧患意识和拳拳爱国之心。他请求皇帝要“上承天心,下徇人欲。明慎刑赏而使之必当,精审号令而期于必行。尊崇贤良,裁抑侥幸。制治于未乱,纳民于大中”。这些救世良言及其表达的胸襟抱负,早已成为历代文人士子安身立命的精神动力。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地的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一副肃杀之象。范仲淹从南方任上调往遥远的陕北,当时的延州正处在战火之中,东西四百里藩篱尽失,处境十分危急。真乃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读着这阕词,我脑海里弥漫起一种刻骨的孤独与沉重。透过无边的荒凉与寂寥,又分明体味到范仲淹那强烈的使命与担当精神。掩卷而思,能感受到他的脉搏律动,仿佛看到他那孤独而又坚毅的身躯在苍茫浑厚的大西北迎风而立。

范仲淹的才能同样体现在军事上。他到了延州,一边加强军事训练,一边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同时建立营田制以解决军需,和睦边民以孤立来犯之敌。这样一来,军民团结一心,宋军气势大振。骄横狂妄的李元昊几次率部进犯,都损兵折将,大败而归。范仲淹找准战机,突袭制胜,很快收复了灵州、夏州等重要边城。李元昊不得不向宋朝求和,又到汴京称臣。从此大宋西北边境硝烟消散,与邻和平相处了几十年。

范仲淹有远见卓识,十分重视教育和人才。他认为“国之患莫大于人才缺乏”。在任参知政事时,三番五次向皇帝建议创办学校,强调教育和人才的重要性。仁宗专门召集近臣范仲淹、宋祁、欧阳修等人进行了一次大讨论,以皇帝名义颁布兴学诏书,在全国兴起办学热潮。

纵观范仲淹30多年仕途轨迹,所到之处几乎都有他亲手创办和热心扶持的学堂。他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时,看到当地人不重视教育,便聘请了三位饱学之士办起学堂,并亲自动员青少年读书,使广德出了很多人才。晏殊在应天府办了处学堂,聘请范仲淹去主持,他欣然应允。范仲淹对学生管理非常严格,并处处以身作则,使府学学生进步很快。他在知饶州一年多时间里,亲手迁建了一处郡学,后来这所郡学出了不少进士,还出了一名状元彭汝砺。即使在出征西夏、军务繁忙的情况下,范仲淹也不忘教育事业,他知延州时所建的嘉岭书院,至今仍是延安的一大景点。

范仲淹46岁那年,由睦州调知苏州。半生奔波没有个属于自己的家,现在回到原籍,便在苏州南园买了块地准备建处住宅。有人说这是风水宝地,房主必世代显贵。范公一听改变了主意:一家贵何如千家贵?如果建一处学校,让学子都显贵岂不更好?他毅然把那块地献出来,并出资建了处学校。

范仲淹一生求贤若渴,他曾写过《得地千里不如一贤赋》。他向皇帝进言:得人则治,失人则乱。他在主持应天府府学时,某日来了位衣衫褴褛、面带饥色的秀才孙复,范仲淹见他是求学上进之士,当即拿出俸钱,在学校给他安排职务,并教授他学习《春秋》。10年后,孙复成了专门研究《春秋》的大师。

狄青勇猛善战又豁达开朗,在范仲淹的指导帮助下,读了很多兵书和史书,后来成了一名有勇有谋、屡建战功的名将。

范仲淹在給同科状元蔡齐写的祭文中赞颂:“以进贤为乐,以天下为忧。见佞色则嫉,闻善言必谢。”祭文中所折射出的也正是范仲淹本人的思想光辉。

写到此我恍然明白,范仲淹出生、成长、为官、征战过的地方,纷纷建祠堂、立石碑来纪念他,就实属正常了。

这个“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的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孔子之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概不一二见。”范仲淹为官,不仅是北宋百姓的福气,也是后来人的标杆榜样,令历代仕民心悦诚服。他的“先忧后乐”思想,更是其高尚品格的写照。《宋史》记载:“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这些就都不难理解了。

在邹平范公祠,再次凝视 “山高水长”四个大字,感觉意味深长。范仲淹在颂扬严子陵先生时写过“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他自己寒窗苦读,只为当官替民谋福利,即便是官小势微,也不改初心,直言进谏。即便是被一贬再贬,也泰然自若,一心造福百姓。后人借他之言赞扬他的高风亮节是相当妥帖的。

范仲淹就像一本大书,其思想精髓都浓缩在了《岳阳楼记》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在黄河楼上远眺黄河,遥想着这位黄河之子,顿觉脚下这块土地越发厚重起来。

猜你喜欢
山高水长范仲淹百姓
名家
山高水长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范仲淹词的传播与接受
百姓看家“风”
范仲淹苦读轶事
关于范仲淹的称谓
范仲淹教子俭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