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颖
摘 要:古诗词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古诗词文化采取浸入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诗词中的文化意蕴和思想品格,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基于此,本文从文化浸入式教学的基本含义出发,结合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策略,并给出教学建议,即立足课内古诗词教学指导,引导学生理解文化意蕴;组织课外古诗词文化活动,培养塑造学生文化品格。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文化浸入式教学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6.013
古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最具教育意义。古诗词的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意蕴深刻,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目前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采用记诵式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完成古诗词的背诵和记忆,但是却难以让学生体会到深层的诗词文化和文学品质,影响了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对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围绕古诗词特点采取文化浸入式教学方式,利用文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启发学生挖掘凝练优美的诗句背后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体会诗词作者的文化性格和精神追求,并在文化的熏陶中、在与作者的共鸣中,不断提升文化品位、提升思想品格。
一、文化浸入式教学概述
文化浸入式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与相关文化素材和文化环境相结合,通过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渗透文化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领略教学内容的文学意味和文化品质,实现个体文化品位提升的过程。
古诗词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古诗词,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了解诗人,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可以通过某一部作品来领会古代诗人的人文情怀以及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基于古诗词的特点以及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诗词学习提出的要求,文化浸入式教学方式有着重要教学应用价值。首先,有利于学生从古诗词的文字中实现超越,了解古诗词的内涵,参透古诗词的言外之意、味外之味,穿透诗作,与诗人实现情感共鸣,感知诗词中的文化意蕴。其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通过古诗词的文字构建画面,领略诗词的意境,形成强烈的审美体验,提升对古诗词的审美能力。再次,有利于學生与诗人展开对话,感知诗人在文字中传递出的思想情感、人生哲学,并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与诗人产生共鸣,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最后,有利于学生从古诗词中感受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生生不息,并通过诗词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体会诗词中包含的文化意蕴,构建文化情感,提升文化自信。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文化浸入式教学策略
1.立足课内古诗词教学指导,引导学生理解文化意蕴
课堂是古诗词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实现文化浸入式教学的主要场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加强教材内容分析,准确捕捉古诗词中的文化元素,营造健康开放的文化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并理解文化意象,进而逐渐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具体来讲,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展开文化浸入式教学:
第一,把握诗眼,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情感。所谓“诗眼”,即一首诗中的点睛传神之笔,是诗篇的情感主旨所在,通常意蕴深远、引人深思。古人写诗在于推敲,一句话、一个字都会不断咀嚼,直至找到最佳的表达方式。正是这种匠人般的精神,让我国古代的经典诗词极具意蕴,饱含情感。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诗眼,构建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浸入式体验其中的情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例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为诗眼,也是学生体会诗词情感的关键。基于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理解了诗词含义后,设计问题:“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能不能把它换成“吹”“拂”“碧”“到”“满”等字?为什么?为了让学生浸入式体验“绿”字营造出的意境,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江南美景,并启发学生借助美景体会诗眼的妙处。通过画面引导触发了学生的丰富想象,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表达的机会,让学生抒发对诗词的感悟。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春风为江南披上了绿装,诗人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江南美景图。可是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可诗人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通过这样的情感引导,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诗词主旨,并与诗人形成情感共鸣。
第二,分析典故,理解诗词中包含的文化元素。用典是我国古诗词创作的一种修辞手法。这些典故通常是与历史中的人、地、事、物相关,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由于古诗词年代久远,许多典故学生并不熟知,因此,在理解诗意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障碍。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中的典故,为学生构建文化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诗词对典故进行浸入式学习,然后从典故中跳出来,重新品味诗词含义,深化对诗词的理解。例如,王昌龄《出塞》这首诗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就引用了汉代名将“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学生如果对这一典故不熟悉,那么自然也就难以体会作者斩将杀敌、抵御外辱、报效祖国的决心。基于此,教师在讲解《出塞》的过程中,利用课件补充李广资料,让学生从李广的事迹中感知其英勇善战,了解“飞将军”这个称号的来历;然后,教师根据古诗词提问:诗人这里思念几百年前的李将军的文字背后,你又读出了什么思考或言外之意呢?学生在问题中思考、交流,理解诗词中流露出报国之志,同时也感知作者对当时边塞无休止的战争的一种无奈,教师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度解读诗词。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准确把握诗词的修辞技巧,理解诗词含义,更能够积累历史典故,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第三,重视诗词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补白。我国古诗词讲究的是含蓄之美,强调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文学创作思路下,诗词中言而未尽的情境不胜枚举,而这也为后世的读者留下了欣赏品读的空间。在文化浸入式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中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对呈现的画面、表达的情感进行补充。例如,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作者通过写江南夜景中的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来表达自己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忧愁。这样多元的画面,这样复杂的情感,作者仅仅用了28个字就表现了出来,而其中的留白自然引出了后人的无限联想。基于此,教师在阅读指导中为学生提供自主表达的机会,用自己的想象来填补一下诗词中的留白。有的学生说:“‘月落乌啼霜满天读起来让人觉得寒冷,这恐怕也是作者当时独在异乡、秋夜羁旅船上时真实地感受吧。”有的学生说:“在‘江枫渔火对愁眠中,我仿佛看到了经霜后鲜红似火的枫叶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相互对应,朦朦胧胧,看起来很美,对着这样的美景,诗人又为什么会发愁呢?”有的学生说:“‘姑苏城外寒山寺这一句应该是作者的想象,在秋天深夜里无法入眠,想象着远处的姑苏城和城外的寒山寺。”有的学生说:“‘夜半钟声到客船里,秋天深夜,万籁俱寂,只有一声声的敲钟声,让人觉得黑夜更加寂静了,这时候诗人依然没有睡去,他的心情一定是非常感伤的。”对于学生的感悟和想象,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结合诗词的情感基调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通过这样的补白,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古诗词无限的意境,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和简洁之美,进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第四,赏析文化意象,升华诗词的文化情感。文化意象是文化情感的载体。在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独特意蕴的文化意象,例如明月、白云、清风、梅花、柳树、竹子、青鸟、杜鹃等等,这些意象在文化的渗透下意境突破了客观的含义,融入了人的主观情感。在古诗词的学习与鉴赏中,学生如果无法把握文化意象中的情感价值,自然也难以体会诗词中的文化意蕴。基于此,在古诗词文化浸入式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文化意象,引导学生进行理解、鉴赏,并利用其搭建与传统文化沟通的桥梁,提升文化品位,升华诗词的文化情感。例如,在学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水墨画为学生展现诗词呈现的种种文化意象,并引导学生通过画面理解意象中包含的文化情感。
2.组织课外古诗词文化活动,培养塑造学生文化品格
文化浸入式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展开,也可以延伸到学生的课后生活之中,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课外活动越来越丰富,而围绕古诗词展开的系列文化活动也成为吸引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丰富精神生活、提升文化品格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立足课内的古诗词学习,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精心设计古诗词文化活动,并采用文化浸入式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使学生在活跃、开放的环境中品味古诗词的文学意味、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
例如,某学校为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经典诵读水平,开展了“品经典诗词,悟中华之美”古诗词大会活动,各年级的语文教师根据主题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并采用文化浸入式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品读、鉴赏古诗词,感知理解其中的文化意蕴。以小学五年级展开的课外实践活动为例,其中包括:第一,“古诗词大闯关”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收录课外古诗词15首,分发至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利用晨讀时间进行背诵、打卡,并定期展开比赛,评出最佳诵读者。在晨读的琅琅书声中,学生沉浸在浓郁的古诗词文化氛围中,不仅产生了诵读的兴趣,也丰富了对古诗词文化的理解和积累。第二,“诗配乐”诵读活动。在完成古诗词背诵闯关任务后,教师组织古诗词配乐诵读比赛活动。在比赛前,教师指导学生精选诵读篇目,反复背诵,认真准备;在比赛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伴随着悦耳动听的古风音乐,或声情并茂或慷慨激昂地演绎着古诗词,展现着经典诗篇的魅力。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可以在音乐氛围中品读古诗词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也能够通过诵读陶冶情操,汲取丰富的传统文化营养。第三,“古诗词分享”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组织每一个学生走上讲台,诵读自己喜欢的诗篇,并品读其中的文化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在活动中有的学生分享了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并谈道:“这阕词是苏轼贬谪黄州两年后的佳作,亦是他人生重大转折时期的代表作。通过在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样一件小事,于平凡中见伟大,表现出他洒脱豁达的胸襟和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千百年来劝慰着世人:成功和失败,都不要执着,泰然处之,宠辱不惊。”有的学生分享了王昌龄的《从军行》,并说道:“整首诗描绘了一幅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边塞图景,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守边将士们艰苦的战斗生活和决心打败入侵之敌的英雄气概。其中‘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千古名句,短短的七个字把将士们矢志不渝、誓死杀敌卫国的崇高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崇高精神穿越千年依然在今天的中国军人身上可以看见,我想这就是文化传承的力量。”有的学生分享了李白的经典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说道:“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学生的分享十分精彩,教师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在这一活动中,文化浸入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分享营造了开放的文化氛围,表达了自己对古诗词文化意蕴的理解,并在与诗人、与同学、与教师的思想碰撞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古诗词文化的深厚和广博,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第四,“诗配画”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充分诵读古诗词后,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进行绘画,画出心中的诗景诗境。所谓“诗画同源”,借景抒情是古人作诗的常用手法,因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成了古人诗词的至高境界。在学生诵读中,鼓励他们将自己喜欢的古诗词配上生动的画面,表达自己对古诗词个性化的理解,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可以让学生在诗画中受到美的熏陶,受到文化的浸润。第五,古诗词知识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根据课内外的古诗词设计各种题型,如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根据情景填写诗句等等,引导学生通过题目思考古诗词的含义,思考古诗词中的色彩、动植物、名胜古迹、风俗文化、文化典故等等,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古诗词,感知诗词的魅力。
通过一系列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跳出课堂,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浸入古诗词文化,理解文化意象,提升文化品格。
总之,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体会文化魅力的载体和途径。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采用文化浸入式教学方式能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中养成乐于读诗的好习惯,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格。
参考文献:
[1] 李敏《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分析》,《新课程》2022年第21期。
[2] 王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年第5期。
[3] 高慧兰《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词教学一探》,《新课程》2022年第17期。
[4] 张厚莲《小学古诗词文化浸入式教学》,《语文建设》2022年第4期。